山東非遺技藝引領旅游文創產業發展
2023-03-02
來源:大眾網
這是一場春天的盛會。
乍暖還寒時節,一場別開生面的“山東手造·優選日照”精品展亮相莒國古城。
2月21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閉幕式·二月二舞龍大會暨日照市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莒國古城舉辦。現場人頭攢動,逛非遺集市、看民俗展演、享傳統文化……精彩活動不斷,“山東手造·優選日照”手造精品展也成為活動中的一大亮點。
從“黑如漆、明如鏡”的黑陶到慧心巧思的雕版印刷,從老幼皆知的莒縣過門箋到充滿生活氣息的農民畫,從口感栗香的碧波綠茶到形態各異的五蓮割花……精彩紛呈的非遺產品涌現在人們眼前。
“這個書簽看起來很有意思。”家住附近的居民王女士被眼前的物件吸引了目光。隨著她的視線看去,在桌面上擺著的不僅僅有書簽,還有信封和伴手禮。而這些物件最有意思的便是都融入了一個特殊的元素———過門箋。
“傳統的過門箋早已被人們熟知,為了讓現代元素體現得更為生動,我們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讓非遺產品融入現代生活,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展位前,國家級非遺項目莒縣過門箋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于紅向記者介紹,怎么樣讓非遺“活”起來,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文化,是如今他們設計的重點。
古老的技藝應當保留,時代的印記也需要融入。往前看,一個個色彩豐富、造型奇特的手創作品闖入了記者的視線。走進細瞧,桌前懸掛著一針一線編織出的盤扣,桌面上還擺放著造型奇特的衍生產品,這是劉氏盤扣的展位。
“我們現在的產品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比如這個產品我們融入了當代年輕人喜歡的漢服元素,且加入了青花瓷的色彩,而且一物多用,既可以當成一個抽紙盒,也可以用來放其他小物件,可以說是顏值和實用性兼備。”五蓮劉氏盤扣非遺傳承人劉冬梅拿起一件手造產品,向記者仔細介紹起來。
展位上陳列的產品除了融入漢服元素,還與旗袍、孔夫子等元素進行有機結合,且不同的產品也會選擇符合其本身定位的材質。“用心、用功、用情,是我們做設計一直遵守的理念。”劉冬梅的話語間滿是堅定:“把非遺傳統文化傳播出去,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我市承辦的第二十五屆省運會上,劉冬梅還根據盤扣元素設計制作了頒獎禮服、文創產品等,讓日照非遺進入更為廣闊的視野。
創新賦予了手造作品鮮活的生命力,眼下,越來越多的日照手藝人以切身經歷實踐著這句話的時代內涵。
精品展上,不同風格、各具特色的手造精品聚集大量人氣,“山東手造·優選日照”的“一攬子”精美產品吸引眾人“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
“曾經以為非遺離我們很遠。但如今看來,它已經慢慢浸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了。”來自湖南長沙、旅居日照的文女士告訴記者,她一大早便從市區驅車趕來,展會上生動有趣的非遺產品激發了她的“購買欲”,逛完展會時,她手里已經提滿了農民畫繡、莒縣書畫、竹籃、盤扣等各色產品。
因為珍貴,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傳承;因為傳承,方得長久。“山東手造 優選日照”的各色項目,在傳承文化、扮靚生活的同時,實現了從“指尖技藝”到“指尖經濟”的躍升,引領文創產業發展,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讓優秀傳統文化“興”起來。
今年,持續打造“山東手造 優選日照”品牌,讓“傳統手工藝”成為“時代金名片”,依然是日照奮力實現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照的“守藝人”們也將持續發力文化“兩創”,堅守傳統文化之魂,探尋“老手藝”在新時代的嶄新路徑,使得傳承發展有本可立、有源可溯、守正不倚。
在歷史的長河中,非遺文化別具一格、熠熠生輝;在現代的洪流下,也已綻放出清新時代氣息、展現出強大創新活力,成為一顆滿載傳統文化和時代氣息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