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重塑杭州文旅圖景
2025-07-11
來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7月,杭州文化廣電旅游局正式推出“杭州科技旅游十景”。這十個景點覆蓋龍頭名企、特色小鎮、智慧街區,包含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低空經濟、航天技術、機器人等前沿領域。十景包括阿里巴巴全球總部、文三數字生活街區、西子廊橋“文藝賦美”盲盒音樂會、人工智能小鎮、云棲智慧城市等科技與文旅融合的標桿地標。
在文三數字生活街區,游客可以體驗機器人展臺、AI大模型、云深處機器狗等科技項目,還能在“西湖遇見敦煌VR”空間中,實現時空穿越的視覺盛宴。
西子廊橋的“文藝賦美”盲盒音樂會已成為杭州文旅爆款新業態。它融合昆曲、越劇等傳統藝術與現代元素,《牡丹亭》融入現代演繹,《金蛇狂舞》混搭電子音效,讓傳統IP煥發新生。
科技十景的推出,標志著杭州科文旅融合進入系統化、品牌化發展的新階段。
7月8日,“相無古今——石窟藝術超感沉浸體驗”在杭州開幕。展覽選取七個石窟藝術案例,利用PICO頭顯通過“實物+數字沉浸體驗”呈現石窟藝術東漸演變過程。在展廳里,游客戴上VR設備,伸手“抓取”克孜爾石窟的菱格畫,近距離觀摩龜茲藝術之美。基于原有石窟空間和造像、壁畫的特點,進行了數字藝術再創作,讓觀眾能夠更直觀地了解石窟藝術中國化的脈絡。
VR觀展已成中國文博領域標配。這種技術突破物理時空限制,實現文物展示的多維延展,推動觀展模式從“單向觀看”向“多維參與”轉變。
夏日炎炎,西溪濕地解鎖水陸空“濕地walk”新玩法。清晨,搖櫓船從龍舌嘴入口離岸,游客在1.5公里水路上感受45分鐘的濕地畫卷。60畝搖櫓荷花塘成為今夏杭城親水游玩亮點。夜幕降臨,國內首部新古典園林沉浸式演出《西溪·水滸》點亮夜色。觀眾戴108將卡通面具入場成為“梁山好漢”,在108分鐘內穿梭林沖、宋江、武松三條故事線。
2025年4月,在武林廣場舉辦的“味美浙江”食在杭州餐飲消費歡樂市集,首次以京杭大運河為主線,融合宋代韻味文化。
活動現場,智能糖畫機器人、3D打印巧克力和全自動咖啡機吸引年輕人駐足。餓了么“寶藏小店”市集中“機器狗”的加盟,以前沿科技重塑美食體驗方式。
運河邊,上城杭州酒家的南方迷蹤大包每日銷量超千份;拱墅區957運河家宴的油墩兒單個攤位營業額破四萬元;西湖黃龍飯店的伏特加小龍蝦日銷千只;余杭徑山的抹茶冰淇淋成為年輕人時尚標志。
這場為期五天的市集吸引超過35萬人次參與,12個區縣現場交易額近150萬元,高峰時段單日銷售額高達40萬元。
7月11日,杭州AI機器人酷玩樂園在武林之星博覽中心開放。7000多平方米空間內,上百個機器人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人工智能的“十八般武藝”。
央視、亞運會同款鋼琴機器人、國內首個仿人臂彈琴“機械肖邦”、云深處、宇樹機器狗、意念控狗黑科技等科技天團與游客近距離互動。在申昊科技新質生產力科普館,全開放式機器人試驗場進行動態演示。參觀者近距離見證機器人執行巡檢任務,從復雜環境下的精準導航到高效的數據采集分析,每個操作細節清晰展現。
應用VR、MR等數字技術,能讓歷史遺跡、文化瑰寶重獲“新生”,但也要平衡生動性與嚴謹性,實現技術與文化的良性互動。
浙江省近日發布《“數據要素×文化旅游”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計劃打造更多“數智+”體驗場景。方案中的一大亮點是“非遺活態化傳承DIY智能一體機”。在機器上掃碼購置剪紙材料,屏幕上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數字分身”將清晰展示每一步制作畫面。通過深度應用AI技術,在這臺“迷你非遺智能工坊”內,完整錄入了精湛的非遺技藝教程。在浙江發布的“數據要素×文化旅游”藍圖里,非遺傳承人的數字分身將在智能一體機中手把手教授剪紙技藝,實時捕捉學習者動作,最后贈送一段記錄制作全過程的個性化短視頻。
浙江還上線了“嗨游”(Zhejiang Travel),這是全國首個基于旅游行業AI大模型開發的入境旅游一站式智慧服務平臺。游客只需選擇出行時間、同行人數等基本信息,即可獲得個性化行程。平臺支持5種語言實時對話翻譯,提供AI旅拍、電子錢包、打車租車、博物館講解等特色服務。
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讓每個人從看客變成主角的橋梁。當西溪濕地的觀眾戴上108將面具參與水滸故事,當石窟藝術愛好者伸手觸摸VR壁畫上的千年肌理,杭州的山水與人文,正在數字世界里獲得永恒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