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農文旅融合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2023-03-01
來源:豐都縣融媒體中心
平坦的鄉間小徑,整潔的農家庭院,綠樹環繞的村落,獨具特色的文化……走進豐都縣江池鎮,處處見景、處處怡人,一幅農村靚、文化美、鄉風淳的鄉村振興畫卷徐徐鋪開。
近年來,江池鎮圍繞建設豐都邊貿經濟示范鎮、生態康養特色鎮目標定位,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鄉村治理、環境整治、產業發展三大任務,以農文旅融合發展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江池鎮青紅服務中心,志愿者正在為孩子們上書法、繪畫課。老師從基本手型入手,結合漢字結構特點,講授了硬筆書法基礎知識。
在這里,不僅有孩子們的興趣課堂,也為老人們開辦了活動室。“沒有這個活動室的時候,我們通常是在壩子曬太陽,現在,我們就有活動的地方了,大家一起打牌、下棋、拉二胡,都很開心。”江池鎮村民郎遠豐說。
江池鎮青紅服務中心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會與老年家庭關愛互助會相結合,不斷完善關愛保護體系,健全工作機制,豐富了農村留守群體生活。截至目前,江池鎮的青紅服務中心已經有100多個家庭參加相關活動。
“青紅服務中心在去年7月份投入使用,重點關注農村‘一老一小’,組織開展思想教育、素質拓展、身心關愛、文體娛樂等活動,讓留守兒童快樂成長,讓空巢老人老有所依。”江池鎮青紅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馬渝蒲說。
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江池鎮將橫梁村老官壩作為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打造兩公里青紅步道,將紅色革命故事融入其中,步道盡頭,青紅小院整潔有序,繪出一線一院人居旅游新環線。
江池鎮橫梁村村民向學良告訴記者,曾經村里污水亂流、垃圾亂倒,為改變“舊貌”,鎮村兩級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擼起袖子帶領群眾全面清理道路兩旁的露天垃圾、廢棄石料、臨時工棚、殘垣斷壁,以及農村生活垃圾,整治房前屋后、道路亂堆亂放亂搭建等問題,對清理后空間平整、綠化。經過短短幾年的建設改造,如今,橫梁村舊貌換新顏。
“去年7月底我們對橫梁村八組老官壩的青紅小院進行了升級改造,目前已投資5萬多元。”江池鎮橫梁村黨支部書記向小平說,改造后的橫梁不僅提升了形象,也讓老百姓日子更安逸舒適。
近年來,江池鎮統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結合本地實際和市場前景,大力發展種養業。
“我2015年開始發展肉牛養殖,現在一年可以出欄30來頭牛,純收入30來萬元。”在南洋村二組肉牛養殖基地,肉牛養殖戶杜輝義一邊喂牛一邊說。
而在江池鎮的江洋、大安鄒家等村(社區),成片的構樹也進入了生長關鍵期。
江池鎮大力推行“公司 專業合作社 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截至目前,江池鎮存欄生豬6000多頭、肉牛3000多頭,在全鎮發展起了獼猴桃種植300多畝,年產值約90多萬元。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讓江池鎮發展后勁更足。除發展起獼猴桃、構樹產業外,還發展起無公害蔬菜、辣椒、清脆李、車厘子、核桃等特色產業,實現了村民土地流轉有租金、就近務工有薪金、固定分紅有股金,農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3335’發展路徑,緊緊圍繞建設豐都邊貿經濟示范鎮、生態康養特色鎮目標定位,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關愛農村‘一老一小’的青紅服務,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種養業和優質紅心獼猴桃的青紅產業,大力打造綠水青山和紅色文化的青紅旅游,以實干擔當努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江池鎮黨委書記杜小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