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見證鄉村旅游美麗蝶變
2023-02-07
來源:上游新聞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過,河岸兩旁,綠樹環繞,沉寂的山坡隧道兩端,疾馳的高鐵穿山而過,動靜和諧。遠遠望去,一棟棟富有古風氣息的民宿和農舍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古樸自然、錯落有致。這里,就是豐都三建鄉綠春壩村保家樓古村落。
春節剛過,走進保家樓古村落,見證昔日窮山溝的美麗蝶變。
走進村里,見青磚黛瓦、白墻紅花、拱橋流水、青山環繞。真不敢相信5年前這里還是一個極其落后的窮山溝。
三建鄉一度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綠春壩地處龍河峽谷“三山夾兩河”之間,自然條件惡劣,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其中綠春壩的保家樓村民大量外出務工,土地幾近撂荒,房屋閑置,且破舊不堪,屬于典型“貧困中的貧困”。
從2018年開始,三建鄉開始實施農村“三變”改革,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方式,以“黨支部 企業 基地 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盤活1.2萬畝閑置土地、林地等資源,大力發展雷竹筍、脆李、檸檬、冷水魚等特色生態產業。
同時,村里瞄準當地優越的生態資源,決定發展鄉村旅游?!按迕竦姆孔与m然破舊,但大多歷史久遠,且建筑結構獨特,加上這里自然環境優美,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三建鄉黨委宣傳委員陶小龍談到數年前的規劃時眼里放光。
陶小龍說,村里利用“一事一議”政策爭取資金,建設竹筍廣場、整治村居環境,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民營企業投入近2000萬元幫助修繕老舊民房,并在此基礎上打造古風文化,修建亭臺樓閣、池館水榭、花壇盆景、藤蘿翠竹,帶動當地村民發展民宿和農家樂。
到2020年底,綠春壩村已建成花卉苗木基地500余畝,建成民宿和星級農家樂20多家,有效帶動當地100余村民就近就業。一個頗具獨特魅力的鄉村自然景區初具規模,前來休閑旅游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當年綠春壩村成功入選了“2020年度中國最美十大鄉村”。
“謝二妹農家樂”的老板謝華玲說,以前,她家是綠春壩村一組的貧困戶,2018年三建鄉開始實施農村“三變”改革,發展鄉村旅游后,她利用自家房屋開辦農家樂,經過三年多的經營,如今已是小有名氣。
“10年前,我們這里家家戶戶有勞動力的大多出去打工,我和丈夫也在杭州那邊做零工,可真正掙回來的錢不多?!?/p>
談到以前的經歷,謝華玲直搖頭。直到三年前綠春壩村開始啟動美麗鄉村發展后,在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夫妻倆把自家房前屋后重新進行了修整,還搭建起40多平方米的小閣樓,利用當地土特產品,開辦起了“謝二妹農家樂”。
今年春節,村里的鄉村旅游明顯好轉,每天游人如織,這讓謝華玲對農家樂發展信心倍增。“我準備把院壩和房間進一步提檔升級,讓來的每一位游客都能賓至如歸。”謝華玲說。
保家樓的鄉村旅游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村民正紛紛選擇回來加入到開辦農家樂的隊伍中。
穿過幾棵黃葛樹包圍的石板路,記者在一家叫“花澗·里”的生態民宿停留下來。這里從民宿設計到花卉修枝造型、物件擺設都格外別致,處處體現著一種精致的生活哲學和文化氛圍。
彭紅娟便是這家民宿的經營主。2019年,當綠春壩村剛剛啟動新村建設,長期在外地經營民宿的彭紅娟便和丈夫一道來到這里考察選址時就一見傾心。彭紅娟和丈夫租下了當地農戶一棟2層樓、5間屋子的老民房,著手打造特色民宿。
2020年五一假期,升級改造后的保家樓古村落正式對外開放,彭紅娟的民宿一期項目也開始正式營業,當月營業額便達到10多萬元。初嘗甜頭的彭紅娟又租下了沿河邊的21間農房來拓寬民宿的服務范圍,提升民宿的旅居體驗。
在彭紅娟看來,鄉村民宿就是一件藝術品,寄托著民宿經營者的價值觀和文化修養,因此每一處細節都不能忽視。從布置屋里的擺件、修建庭院里的綠植,到為客人準備的每一道菜品,彭紅娟都把本土文化和自己的創新相結合,并極力營造歸屬感的親切氛圍。
豐都縣文旅委旅游宣傳營銷中心主任冉澤炳告訴記者,綠春壩村保家樓的鄉村旅游如火如荼,其中彭紅娟經營的以打造民俗文化、農事文化,甚至書香文化、休閑文化等為主題的民宿產業模式開啟了一個成功模式,值得多點推廣。
同時,豐都縣也將以保家樓創建國家3A景區為引領,在全縣精心布局、打造三條鄉村旅游線路。一是沿長江的鄉村文化觀光旅游,二是沿龍河的鄉村運動休閑游,三是高山戶外徒步游。
目前,縣文旅委正在加緊調研,進一步助力推進鄉村文旅產業升級發展,比如在完善三條鄉村旅游線路設施建設基礎上,集中發展多點特色文化鄉村游,修建一些賞花、采摘、民宿、農事體驗等旅游點,打造若干有文化符號的主題村、美食村。
未來,豐都縣將圍繞“春賞花、夏避暑、秋采果、冬玩雪”主題,積極培育打造豐富多彩的鄉村文旅節會,力爭全年鄉村旅游不冷場、無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