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影院|在线麻豆官方视频平台-麻豆官网-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m553麻豆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澉浦鎮打造全域旅游最美全景城鎮

2023-01-04

來源:信息新觀察

“天高云淡,雁過長空。層林盡染,碩果累累。”秋日里,筆者行走在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嗅著淡雅的桂香,輕捻一片泛黃的秋葉,白墻黛瓦一次次掠過眼簾。古城墻、朱家門、南北湖……歷經時間沉淀下來的景色,每一處都美不勝收。

近年來,海鹽縣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始終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方向,依托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南北湖獨特的山水旅游資源,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隨手一指皆是景”的最美全景城鎮。

澉浦是一座有著深厚底蘊的千年古鎮,而古城門更是見證了澉浦的繁華變遷。上個世紀70年代,因長山河工程,古城墻被拆,僅有西側“肅武”門保留了下來。1991年,澉浦熱心人士出資對西城門進行了搶救性修復。不久前,澉浦北城門也完成重建,和護城河畔的西城門遙相呼應,將古鎮恢弘雄偉的面貌重新呈現在游客面前,這也是海鹽第六條美麗鄉村精品線——“金鳳古禪·硒望線”的一個重要點位。

今年年初,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擬定“金鳳古禪·硒望線”美麗鄉村精品線項目總體規劃,規劃總面積約3.1平方公里,投資約1.12億元。如今,各項目均已接近尾聲,一條古村古韻與未來鄉村相碰撞融合的美麗鄉村精品線呼之欲出。

據了解,“金鳳古禪·硒望線” 以澉浦村、茶院村為核心,以澉東村徐匠村、聯新村繆家村為拓展延伸,打造北街憶舊、徐匠訪作、金粟尋硒、肖圩賞新、繆陸樂活五個美麗鄉村點。整條線路除了修建巍峨的古城門,對澉浦古村落進行整體風貌提升——重建了念園、周宅等名人故居外,還呈現了未來鄉村九大場景,打造了富硒農業展示園、現代農場等,是一條既能感受傳統文化熏陶,又能參與現代農耕研學,還能體驗數字賦能未來場景的精品線路。

“通過美麗鄉村精品線的建設,我們希望依托現有山、水、田等自然基底,實現地方文化、古村旅游、富硒農業、未來鄉村的全面聯動,體現‘古村古韻、禪意養心、硒園養生’的三產融合發展主題,有力推動現代社區建設。”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美麗鄉村精品線的打造是一個契機,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將在景觀提升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融合農旅資源,助推鄉村產業發展,讓美麗環境帶動美麗經濟,讓更多村民享受到發展紅利。

小橋流水環伺,白墻黛瓦斑駁……在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浙江省傳統村落六里村東北角的朱家門,至今保存著10幢清代至民國年間的木結構老建筑。這片如今較為罕見的老建筑群落,刻畫著江南庭院的時代印記,置身其中,仿佛可以穿越回舊時光。

2016年,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啟動朱家門歷史文化村落保護項目,打造了美麗鄉村1.0版本。2021年,朱家門作為“古韻畫鄉·山水線”中的核心點位,在實施碧水繞村、祝氏老宅區塊有機更新、朱家門立面改造、糧倉改造及沿路沿線景觀提升等項目后,2.0版本的朱家門成為了文人墨客爭相入駐的人文隱逸桃源、古堰文化名村、文創藝術高地。

文化是發展的軟實力。今年6月,朱家門文化聚落揭牌成立,這是朱家門歷史資源稟賦延續發展的呈現,也是以文化共富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生動實踐。2014年,中國獨立思想學者金綱入駐朱家門78號,成為第一位入駐朱家門的文化名人。他在朱家門潛心寫作,完成了《大宋帝國三百年》第二、三部的創作。“目前寫到南宋的歷史,這里是南宋的發祥地之一,我發現這個地方有唐風宋韻,我喜歡這個地方。”金綱認為,聚落主要看人才,筑下了鳳凰巢,人們慢慢聚集,人越多,這個地方越好。

如今,白地三影、堰上水彩畫院、道茶三味、老卡電影、縣僑藝書畫社等文化工作室和文創企業也相繼入駐,朱家門特色文旅IP愈發生動。今年8月,六里村被評為浙江省首批“藝術鄉建”示范村。“文化藝術家的入駐提升了村民文化藝術生活,激活了文化陣地使用,將有助于打造共同富裕精神家園。”六里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周丹麗表示。“自帶流量”的藝術家是村莊的“名片”,他們的入駐提升了村落的知名度,在旅游業發展上有了區別于其他古鎮村落的差異化優勢。此外,5家文創類企業入駐,預計年稅收可達300余萬元,將進一步拓寬村集體經濟的增收路徑。

文化浸潤讓美麗鄉村從“面子”美到“里子”,為美麗鄉村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每年春節,在紫金山村商玉客棧內,都會舉辦各類民俗體驗活動,打年糕、紅燒羊肉、滾燈制作、嘉興灶頭畫等活動輪番亮相,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紫金山村堅持把非遺體驗點融入鄉村旅游線路,于2019年在商玉客棧入口處打造了凝聚1300年澉浦文化精髓的非遺民俗館,并力推鄉村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將地域文化與鄉村元素相結合,商玉客棧也成為浙江省“最佳非遺主題民宿”。

此外,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還不斷深挖名人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注重保持原生態風貌和對古樹名木、古街古廟、古房古樓的保護,相繼建成了澉浦春秋館、鄉愁館、紅色記憶館等展館,成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

美麗鄉村的提升,除了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要共建共享,把“話筒”交給群眾。

在澉浦古鎮南小街15號有一幢標志性建筑,被稱作“紅洋房”。房子的主人是永樂村村民步東仁,他花了6年時間,將原本破敗不堪的步宅修繕一新,引得不少游客慕名而來,央視地方志欄目更是專程來此取景拍攝。“我不是富翁,能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保護歷史文化中去,為建設美麗澉浦貢獻一點力量,我覺得很有意義。”步東仁說。

在澉浦,有很多像步東仁這樣愿意主動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人。“美麗鄉村建設是涉及村莊長遠發展的系統性工程,也是整治村莊環境、整合村莊旅游資源、培養村民旅游意識的良好契機。”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12年,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啟動美麗鄉村建設,確定澉東村為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澉浦鎮也于當年通過市級美麗鄉村先進鎮驗收。2013年,澉浦鎮投資2000萬元實施35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形成了澉東品戲、南北湖采桔、紫金坐望的鄉村特色品牌,并在縣“南北湖·五味村”美麗鄉村旅游中得到推廣。2016年,澉浦鎮又獲評浙江省第一批美麗鄉村示范鄉鎮。隨著全域美景的不斷打造,澉東村獲評省級美育村,六里村獲評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省級美麗庭院特色村。

2020年,澉浦鎮在海鹽縣率先實現了景區村莊全覆蓋。2021年,推進以荊山里、朱家門為兩核心的美麗鄉村精品線“古韻畫鄉·山水線”打造,獲市級精品線評比最佳人文獎。多年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也讓澉浦成為了戶戶美麗、時時可游、處處成景的“全景澉浦”,成為了國家級生態鎮、省級園林鎮、長三角旅游休閑文化勝地。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