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打造“康養”南門
2022-12-16
來源:開州日報
南門鎮地處開州區西南部,境內溪河縱橫、平疇萬傾,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近年來,南門鎮按照“壩下紅糖白酒香萬里,中山蜜桃脆李掛滿枝,高山康養文旅樂逍遙”的產業布局思路,探索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8月10日晚,一場絢麗的燈光音樂秀活動在南門鎮東陽村得樂森林小鎮舉行。本次活動以“山谷回音”音樂藝術節為主題,融入消夏避暑、靜心康養、休憩觀光等元素,游客不僅可以在山谷回音中放松心情、在田園密林中放慢節奏,還可以在湖光山色中放飛心靈。
自活動開展以后,南門鎮東陽村成為區內區外游客首選的避暑、露營地,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游客絡繹不絕。
“我鎮東陽村、月城村、陽寨村位于鐵峰山脈,自然條件優越,海拔在1100米以上土地達14000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0%,負氧離子含量高。區域內自然水系水質在Ⅱ級以上,無大氣、水體、土壤、噪聲等污染源,是得天獨厚的森林氧吧。”南門鎮黨委書記王興華說。
近年來,南門鎮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大力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培育文明鄉風,打造康養項目,成為周邊不可多得的“夏可納涼避暑,冬可林海踏雪”之地。
巨大的白色薄膜在大棚頂架鋪展開來,晨光透過薄膜,傾灑在南門鎮蓮池村的蔬菜基地上。不遠處,裝載砂石的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一大早便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連日來,魯渝協作(壽光)蔬菜現代產業園南門基地正在進行改造升級。改造完成后,來自山東濰坊的高端蔬菜品種將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示范引領全區蔬菜產業提質高效發展。
“因年久失修,原來的蔬菜大棚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溫室磚墻存在蓄熱能力差、種植空間小等設計缺陷,連棟玻璃溫室骨架經過常年露天腐蝕存在諸多隱患。”南門鎮蓮池村支部書記趙昌奎說。
記者了解到,此次改造升級,將拆除原有連棟育苗溫室,新建豎式通風鋸齒連棟溫室20640平方米。棚型定位為防雨、冬暖、夏涼高效種植新棚型。同時,結合蓮池村實際情況,四周采用輕質保溫被,頂部設置外遮陽裝置,實現全年具備蔬菜種植條件。
據了解,南門鎮境內河流交匯,水源充足,年光照天數300天以上,平壩地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壤PH值在5.5-6.8之間,適宜種植蔬菜。目前,該鎮已在新浦村發展蔬菜基地1000畝,經濟效益良好,實現了企業、群眾、村集體“三贏”的預期目標,群眾分散種植意識正逐步向集中經營轉變。
此外,該鎮還持續做大盤強南門紅糖、南門白酒等特色產業,正逐步將南門建成農旅融合、綠色生態的現代農業示范點。
“轟,轟,轟……”隨著幾聲巨響,又一棟房屋轟然倒塌。9月29日上午,南門鎮卷橋村跳蹬水庫項目征地拆遷區域所涉的12棟房屋全部順利拆除,標志著該項目南門片區征地拆遷正式進入房屋及附屬設施全面拆除階段。
跳蹬水庫工程蓄水量1億立方米,是一座具有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對浦里新區建設乃至開州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南門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抽調業務熟練、敢打硬仗的16名業務骨干組成征地拆遷安置工作隊。同時,鎮主要領導對征地拆遷工作親自部署、親自帶隊、親自推動。
“為了打消老百姓心里的顧慮,我們挨家挨戶上門做了大量宣傳和解釋工作,最后達成一致,簽訂拆遷合同。同時,我們還實行多種工作模式,既把這次征地拆遷工作作為提高干部能力的主戰場,又作為檢驗干部優良作風的試金石。”王興華介紹道。
此外,南門鎮將加大河流、橋梁、庫岸整治力度,持續爭取“水美鄉村”、小江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提升轄區河流的防汛功能和休閑功能,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生態環境,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