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數字經濟打造智慧旅游商圈發展
2022-11-22
來源:揚州日報
發展數字經濟是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11月16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式發布《2022中國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通過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產業、數字化治理及數據價值化四大維度進行分析評判,揚州從去年排名第51位上升至第40位,前移11位并躋身“二線”。
11月22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江蘇省委網信辦與揚州市政府承辦的亞太經合組織數字能力建設研討會將在瘦西湖畔拉開帷幕。APEC經濟體、APEC賓客機構、APEC觀察員,以及行業組織、企業、智庫代表等200多名專家學者將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聚焦數字經濟,展望發展大勢。
喜訊的背后,是揚州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省戰略部署,積極搶抓數字技術變革發展機遇,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結出的碩果。放眼未來,市委書記張寶娟說:要把數字經濟作為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作為區域競爭的主賽道,作為產業科創名城的主引擎,搶占先機、敢為人先、勇立潮頭,全力把握發展機遇,共同擁抱數字時代。
2022年5月31日,荷蘭烏特勒支,VICTAM全球飼料及糧食加工展覽會在這里拉開帷幕。
國際行業盛會舉世矚目,最耀眼的卻是一家揚州企業。經過全球行業資深評委的多輪審評,來自揚州高新區的江蘇豐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近20家全球頂級供應商中脫穎而出,同時斬獲“卓越創新大獎”和“水產飼料創新大獎”,成為展會唯一獲得兩項全球行業創新大獎的企業。
能戴上行業發展的“皇冠”,源于企業多年來將科技研發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豐尚公司董事長范天銘介紹,發展中,豐尚把脈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聚焦智能主機開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行業云平臺打造,以生產自動化、產品環保智能化、信息流和物資流合一為抓手,拉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化工廠、數字化管理轉型升級,滿足未來市場更快速、更個性化的需求,創成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
豐尚的發展,是近年來揚州企業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生動注腳。一組數據見證了揚州在產業數字化轉型道路上的步履鏗鏘,截至2021年——
智能制造水平顯著提升。全市累計建成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8家、智能示范車間81個,培育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8家、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13家和星級上云企業721家;成功獲評2021年度全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地區。
服務業數字化穩中提質。全市電子商務、在線消費、智慧物流加速發展,27家企業(園區)獲評省級“兩業”深度融合發展試點。
農業數字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獲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7個,建成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近90個,建成投用益農信息社951個,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到66%。
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加快的同時,數字產業化的規模也在不斷壯大。2021年,全市數字經濟領域規模以上企業達1000多家,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集聚規模以上企業508家,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無線射頻標簽、新型顯示等領域制造水平國內領先;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加速集聚,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儀征大數據產業園、揚州經開區“揚州智谷”、揚州高新區等重點園區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占比超過80%;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數字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建成中國揚州云計算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務數據中心,培育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國家級重點項目10項。
企業發力,更需政策助力。今年2月26日,農歷新年剛過,揚州就給企業送上一份“大禮包”: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科技創新暨“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推進大會,發布實施《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產業科創名城科技支撐的政策措施》《關于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意見》等重磅政策,并設立100億元規模的市級科創基金,鼓勵企業加快擁抱數字時代。
干貨滿滿的政策、 真金白銀的助力,揚州大地掀起一股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今年1-10月,全市累計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1205項;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亞普汽車和豐尚智能分別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新增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家、省工業互聯網重點平臺2家、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6家;126家企業通過省星級上云企業認定,通過數較去年同期增長53.8%。
“這邊交通信號燈出現故障,不及時修理有可能引發交通事故。”前不久,生態科技新城杭集鎮龍王村網格員吳靜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通洲路和龍王路交叉口的交通信號燈出現故障,她立即拍照通過全要素網格通APP上傳信息,隨后,杭集鎮建設與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接單受理,這處交通信號燈很快恢復正常。確認修復后,吳靜在APP上進行了結案。
迅速修復流程,得益于生態科技新城“智慧”的網格化管理。“每個網格員手機上都裝有網格通APP,日常采集的居民基礎信息都會上傳系統。”吳靜告訴記者,日常工作有了這個“智慧APP”,不僅打破了信息壁壘,還有利于快速高效解決問題,“當社區插上‘互聯網 ’的翅膀,無論對我們的工作,還是對保障居民生活便捷安全,都非常有益。”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今天的揚州處處彰顯著新技術給生產生活方方面面帶來的便利。時光拉回到11年前,2011年,揚州被國家工信部評為“智慧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從此,“智慧城市”成為推動揚州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老百姓夸獎“遇事不煩了”,企業家點贊“事情好辦了”。
百姓感觸有數據為證:“十三五”期間,揚州數字化治理能力不斷增強——
“云上揚州”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政務、健康、交通、生態、產業、旅游等云應用加速推進。
政務服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基本實現,不見面事項占比達到99.5%,“不打烊”智慧政務大廳獲2020年度數字江蘇建設優秀實踐成果獎。
“我的揚州”APP提供75類數據接口,實現77項便民應用由柜臺辦到掌上辦,成功入選省委網信辦2020年度“文明辦網”創建優秀案例。
“一網統管”加快建設,雪亮技防工程聯網整合視頻監控5萬余臺,建成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體系,在全省率先打響智慧安保、智慧旅游警察、古城網格化社會治理等品牌。
智能交通應用全面提升,城區智能聯網控制率達到80%;全市生態環境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實現重點單位污染源、重點企業污染治理設施在線監測全覆蓋。
數字化治理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十三五”期間,全市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累計建成5G基站6250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列蘇中、蘇北第一;網絡總出口帶寬超15.4T,固定寬帶用戶268.11萬戶,光纖寬帶用戶占固定寬帶比重達99.992%,位列全省第二。政務外網互聯互通,打通業務專網68條,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外網全線貫通,“云上揚州”完成149個信息系統上線安全檢測。存算基礎設施加快推進,中國揚州云計算中心、市政府大數據中心等建成投運,機柜規模超過1.1萬架。騰訊儀征東升云計算數據中心、中國電信江北數據中心(儀征園區)、中國移動長三角(揚州)數據中心、中星北斗衛星遙感產業園數據中心等一批單體投資超百億元的大型數據中心加快建設。
11月8日,以“數聚好地方、賦能新發展”為主題的2022揚州大數據開發應用創新大賽(移動杯)評選結果揭曉。大賽吸引全國各地135支優秀隊伍報名,經過多輪激烈角逐,兩個賽道的17支隊伍沖進決賽獲得獎項。揚州政務辦團隊的“數字賦能、智慧政務”榮獲案例類賽道一等獎,揚州市能源大數據中心的“讓節能更加智慧”榮獲創意類賽道一等獎。
“本次大賽是揚州在數據應用領域的一次‘守正創新’。”省大數據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正慶說,進入數字時代,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價值如同“未來的石油”,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數據成為重要的課題。連續兩屆大賽,讓人感受到揚州對發展數字經濟的渴求。
近年來,揚州始終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尤其是大數據的發展運用,從首批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到省市共建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從“智慧揚州”到“云上揚州”再到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揚州緊跟數字化轉型的整體趨勢和關鍵節點,持續發力、不斷突破,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和大數據開發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實現翻番。構建具有揚州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體系,明確了以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等基礎產業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為主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較2021年實現翻番的目標。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3%以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核心產業特色發展、社會高效治理等目標。
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到2025年,新建70個左右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12個左右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每年培育20個左右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鼓勵中小企業“上云用數”,分級分類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每年新增上云企業200家左右。
實施園區數字化提升行動。支持高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省級園區和重點市級產業園區創建省級智慧園區或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支持儀征大數據產業園、揚州數字經濟產業園(邗江)等專業園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打造數字經濟特色示范園區。到2025年,力爭建成5個左右數字化示范園區。
推進文化旅游、商貿流通、醫療健康、養老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升級。高質量建設瘦西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三灣核心展示園等智慧景區以及文昌商圈、東關街等智慧商圈;推進智慧醫院建設,為居民提供健康檔案管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遠程診療、藥品配送、家庭護理等便捷服務。到2025年,建成5個左右省級智慧旅游景區和5個左右具有揚州特色的智慧商圈。
從產業到民生,古城揚州正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逐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