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全域旅游繪就“詩和遠方”美好畫卷
2022-11-15
來源:南充新聞網
奔流不息的嘉陵江,在蓬安留下89公里最柔美的身段,造就了蓬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孕育了蓬安厚重悠久的歷史文化,形成了山、水、城相融一體的獨特美景。
近年來,蓬安縣始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發展思路,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著力推動文化旅游全領域、全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不斷探索文旅發展新路徑,繪就“詩和遠方”的美好畫卷。
“秋風至,涼意生,落葉知秋,微風徐來,所有美好不期而至,紅豆村我們下次再見!”近日,結束完紅豆村之旅,市民陳娟在朋友圈這樣感言。
每逢節假日,她總會帶著家人四處旅游,近兩年因疫情的原因,她只好選擇就近旅游,這是她們今年第三次來到紅豆村游玩。
因千年紅豆樹而得名的正源鎮紅豆村,深挖月老祠等愛情文化元素,建成紅豆村愛情主題景區。短短幾年時間,紅豆村已成為城里人近郊游的“新寵”:景區內的紅豆山、愛情谷、愛情湖、愛情廣場、月老祠、月老崖、愛情天梯等景點每天都有游客游玩;有南充首座高空5D玻璃吊橋,5D特效效果逼真;摩天輪、過山車、滑索、懸崖秋千等30余項激情體驗項目,吸引周邊游客紛紛打卡留念。
在蓬安的旅游版圖上,紅豆村只是一泓小小的漣漪。沿著嘉陵江次第拾遺,全域旅游“浪花”多多:春到中壩社區賞油菜花海,邂逅鄉野樂趣;徜徉相如湖國家濕地公園,感受美景與寧靜,享大自然風情;漫步櫻花大道,一側是波瀾壯闊的江景,一側是爛漫的櫻花。清風徐來,在微風和櫻花的清香中享受馨雅與寧靜;在相如故城,穿越1500多年浩瀚歲月,感受千年人文底蘊;做客周子古鎮,踏訪嘉陵江上最后的碼頭古鎮,品味獨具嘉陵江農耕文明特色的人間煙火;游嘉陵江第一桑梓,感受嘉陵江流域最經典的詩畫田園。夏訪嘉陵江放牛節,到嘉陵江邊圓一個田園夢,感受農耕文明,邂逅鄉愁;到大深南海,游“川東北最美小三峽”,領略半島連綿、碧水幽幽……
從早到晚,從春到冬,從城市游到鄉村游。蓬安在全域旅游版圖上描摹出文旅融合發展新畫卷。
近年來,在推進全域旅游發展過程中,蓬安立足當前、面向長遠,積極抓好頂層設計,繪好規劃藍圖,科學合理編制《文旅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蓬安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等專項規劃,對城市旅游形象、結構布局、產品開發、要素集聚、市場拓展及支撐保障等作出全面清晰的安排,以科學完善的規劃體系引領文旅產業健康發展,全力下好文旅融合“全域棋”。
近日,音樂電影《南充之戀》在CCTV-6《美麗中國音樂電影欣賞》播出,瞬間刷爆蓬安市民朋友圈,蓬安百牛渡江、相如故城等景點亮相其中。
“百牛渡江”生態奇觀是蓬安縣一張靚麗的名片。今年4月,2022年嘉陵江放牛季“云上觀牛”活動再次拉開帷幕,“云上觀牛”全程直播“百牛渡江”奇觀,讓觀眾足不出戶盡享蓬安自然之美、生態之美。連續13年舉辦,嘉陵江放牛季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中外游客。
8月3日—5日,以“浪漫七夕愛城蓬安”為主題的“蓬安七夕夜”系列活動開啟,活動的“主角”———66對情侶,還有游客沿著青石板路,緩緩越過文明門步入城內,開始一場穿越歷史、見證千古愛情的文化之旅,共同感受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那段被傳為千古佳話的愛情故事。活動搶抓“浪漫經濟”新機遇,聚力營造“蓬安七夕夜”新場景、營銷“蓬安七夕夜”文旅新IP。
“旅游的意義不僅是游山玩水、開闊視野、放松心情,更是文化碰撞、體驗和分享的重要形式。”蓬安縣相關負責人說,蓬安是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故里,生態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厚重。蓬安通過文旅融合,讓相如文化這樣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與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活態形式得到關注,得以保護、傳承和創新。
近年來,蓬安縣把文化旅游作為最大特色、最大優勢、最響亮的名片來打造,把保護歷史文化、發展旅游產業作為重大責任,以文促旅,全力把文旅產業打造成為三產龍頭,努力綻放獨特的自然生態之美、多彩人文之韻,讓蓬安走上一條文旅融合發展、優先發展、跨越發展的快車道,成為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2018年以來,蓬安深入貫徹省委、市委文旅融合發展決策部署,把相如故城作為文旅發展“一號工程”,精心保護1.3萬平方米古建筑群,匠心打磨相如故宅、長卿祠堂等20多處文物古跡。2021年4月30日,歷時3年多修復與重建的相如故城,在司馬相如誕辰2200周年之際正式開城,再現西漢風采、展現時代光彩。
走在故城內,兩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和相如故宅、長卿祠堂、玉環書院等主要景點次第呈現,讓人既可領略“鳳求凰”的傳奇愛情,又可體驗全國最大漢賦博覽園,切身感受千年人文底蘊。相如故城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入選四川十大詩歌之旅線路、嘉陵江十大旅游地理坐標。
司馬相如是蓬安的圣賢,相如文化是蓬安的文化品牌,相如故城是蓬安的文化地標。坐擁司馬相如這個文化IP,怎樣延伸發展,做好文旅融合這篇文章?
蓬安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蓬安堅持“旅游 生態 文化”多輪驅動發展路子,持續擦亮相如故里金字招牌。以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文旅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項目建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蓬安的文化資源植入產品業態,推動蓬安文旅產業提檔升級、有機更新。
近年來,蓬安深入實施文旅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提檔升級“百牛渡江”景區和周子古鎮的軟硬實力,積極爭創相如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全力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大力發展古城古鎮游、鄉村鄉土游、文學研學游,豐富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十二要素,包裝推出“舟游嘉陵江夜游蓬安城”旅游線路,努力讓“拳頭景區”“靚麗名片”再放異彩,讓蓬安全域旅游快步走向全國。
眼下雖然已經過了觀看“百牛渡江”生態奇觀的季節,但來油房溝社區游玩的游客依舊不少。
近年來,依托“百牛渡江”品牌,油房溝社區完成了多輪環境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曾經貧困的小漁村迎來了高光時刻: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
油房溝的蝶變只是蓬安縣促進文旅融合、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初冬時節,走在新園鄉寬敞溝村的道路上,一棵棵綠樹將村莊掩映其中,一條條柏油路、水泥路格外整潔,桃李果品交易長廊內,老人們正在鍛煉、閑聊……
寬敞溝村是萬畝桃李園的核心區,近年來,該村依托桃李園大力發展果樹產業,新建桃李果品交易長廊、桃李初加工基地綜合體、垂釣園、農商旅體驗園等,著力打造省級現代農業星級示范園。
“這個時節來游玩的客人相對較少,不過春夏時節,前來賞桃花李花、品農家菜肴、游田園風光、購綠色食品的游客絡繹不絕。”寬敞溝村黨支部書記鄭中華說,僅觀光旅游這一項,就讓全村老百姓年戶均增收數千元。
寬敞溝村堅持農旅融合,充分發揮鄉村振興示范帶緊鄰旅游外環線的獨特優勢,按照農旅互融、農旅互補、農旅互促、農旅互動的思路,走出了一條“農產品變旅游商品、以游促農、以農興游”的鄉村振興之路。如今的寬敞溝村,已是一個村莊美、產業興、村民富、底蘊厚的美麗鄉村。
利溪鎮花房子村成功引進“花好月圓”公司,堅持農旅、文旅融合發展,建起了動物園。如今,村民成為股民、產業工人,走上了致富奔康路;相如街道塔子山社區,發揮離縣城近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百牛渡江”旅游外環線建設,建起萬畝晚熟柑橘產業園,成為蓬安縣脫貧奔康示范園、農旅融合示范園、鄉村振興示范園“三園同創”的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園區,實現園區變景區、家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
近年來,蓬安把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借助古老故事、獨特文化以及優美的自然景觀打造鄉村旅游品牌,走出一條具有蓬安特色的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下一步,蓬安將深入推進文旅和農業互補互融,深度挖掘鄉土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農事節慶文化等,打造一批田園綜合體、生態農業莊園和星級產業園區,培育一批五星級鄉村酒店、星級農家樂和特色民宿,巧妙融入“觀光采摘、牧耕垂釣、養生休閑”等元素,大力發展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農村療養等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