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全域旅游推動文明城市建設
2022-11-02
來源:浙江日報
深秋的溫州,美不勝收。遠山如黛,碧水生霧,一股文明之風拂面而來。
駐足街頭,車流、人流井然有序;踏入社區,志愿服務活動隨處可見;漫步歷史文化街區,青磚黛瓦間,游客嬉戲游玩、秩序井然……“千年商港、幸福溫州”,一派斑斕厚重的文明底色映入眼簾。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風骨。尤其今年,正逢全國文明城市連創的關鍵期。4月起,溫州市委、市政府相繼召開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系列工作會議,向全市人民發出了動員令。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要求之嚴前所未有、發動之廣前所未有?!睖刂菔形拿鬓k負責人用三個“前所未有”形容這場整治行動。
一座城一條心一起拼,溫州上下立足常態、聚焦全域、全民參與?!案?、細、全、廣”,讓我們通過這4個關鍵字,一窺溫州這場“城市變形記”。
“文明城市創建是溫州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硬仗,必須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以更高標準、更強責任、更實作風,立足當前抓攻堅,著眼長遠建機制,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p>
今年4月起,溫州發布“全面攻堅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的總動員令。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整改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市四套班子主要負責人包片聯系制度,以上率下、直插一線抓提升。
溫州創新工作機制,系統推進“六個一”機制:“一天一會商”促指揮調度、“一天一督辦”促效率提升、“一周一例會”促集中攻堅、“一周一比拼”促典型引領、“一周一約談”促后進履職、“一周一洗樓”促實效排查,重點分析研判整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實現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確保創建工作“日清日結日進”,全力以赴打好文明城市整改提升攻堅戰。
溫州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頭上“一線”,各級“一把手”親力親為勇挑重擔,黨員干部俯下身子埋頭苦干,廣大市民群眾齊心協力積極參與,全市上下步調一致,讓文明創建之風迅速吹遍全城。
今年9月,為鞏固攻堅成果,溫州召開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常態化工作推進會,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在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的良性軌道上行穩致遠,持之以恒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細。溫州要求,文明攻堅要朝著每個角落都能經得起“細評”“細看”“細查”發力,從細節點位入手,努力構建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的城市精細化管理體系。
用“繡花功夫”推動文明創建。針對群眾反映強烈、久拖未決的痛點難點堵點,溫州開展了12項專項整治行動和10項具體舉措,掛圖作戰,壓茬推進,確保全覆蓋、無死角,根治了不少積存多年的城市頑疾。
讓空中線纜“遁形無蹤”。溫州住建、執法、通信發展辦公室聯合成立攻堅小組整治空中纜線亂象,各區成立相應架構,實行“一日一報、一周一通報”,按照“橫平豎直、全面清廢、拔剪捆扎”的原則,全域開展空中纜線的治理。
針對“兩無小區”(即無物業、無業主委員會)失管難題,溫州文明辦、住建局等部門制定《溫州市無物業小區整治工作方案》,將393個無物業小區作為重點整治對象,落實整街包聯、執法配合的長效機制。
攻堅交通秩序。公安、執法部門實行全警、全員上路,累計新增、修復、完善隔離護欄2.3萬余米,施劃停車泊位2.15萬個,在220多條道路設置電子圍欄2.15萬余個,共享單車定點還車率從78%提升到93%。
攻堅市容市貌。市、區聯動開展“集中大整治日”行動,每周開展“洗樓”“洗街”行動,城區2平方米以上連片的垃圾基本實現清零。
清理城市“牛皮癬”。溫州推行市容環衛保潔“一體化”模式,將小廣告清理納入環衛保潔體系,清理小廣告2.77萬處。辦理處罰案件486起,移送公安部門偵辦62起。
如今,溫州老舊小區穿新裝,背街小巷換新顏,交通路口有秩序……曾經的“堵點痛點”成了現在的“幸福支點”,讓老百姓在城市花開蝶變中看到了更多可喜變化、感受“幸福溫州”。
打造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溫州持續向縣域拓展,不斷擴大市域“文明版圖”。眼下,瑞安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樂清、平陽、泰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永嘉、文成、蒼南、龍港爭創提名城市資格。
同赴文明之約,共建文明之城。這片甌越大地,如今城鄉一體,市縣同創,四面開花,亮點頻出,打出了一套精彩組合拳。
在浙江最年輕的城市——龍港市,每周二被確定為“文明創建日”。龍港圍繞無物業小區失管、亂停車輛等突出問題,推出10項整改提升專項行動;依托“大部制、扁平化”的運行模式,龍港在整治行動中重點采用“組團包聯”統籌安排力量,組織發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匯聚先鋒力量共建文明城市”,市直屬部門要與社區組團結對,部門干部全部下沉到社區,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參與社區的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并通過建立先鋒崗、劃分責任區等方式,認領一個樓道、一條小路、一片綠地、一處公共設施等項目,定期對責任崗、責任區開展巡查維護。
樂清柳市鎮是中國電器之都,轄區工業企業1萬多家,外來人口眾多。近年來,柳市將文明建設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統一謀劃,一體推進,形成了公安、執法、交警、環衛、社區、村等專業力量與文明建設志愿者聯動的管理模式,同時塑造十余個“柳”字項目志愿品牌,今年以來共開展文明講座和服務活動1500余場,惠及群眾30萬人次。
城市在華麗轉身,農村也在悄然蝶變。走進平陽縣昆陽鎮鳴山村,一座環境優美、村容整潔、鄉風古樸的旅游風景區展現在眼前。該村建立“微網格”長效管理模式,將衛生管理工作納入考核,保障村容有序整潔;同時弘揚“孝”文化,打造非遺產業化孵化基地,實現了高顏值與文明內涵并重的快速發展。
目前,溫州正以“全民創建、全域創建、全程創建”為目標,努力讓“盆景”變“風景”、讓“風景”變“全景”、讓“評時”延伸到“平時”,力爭加快實現市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滿堂紅”“全覆蓋”。
城市屬于每位市民,創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獨角戲”,而是全體市民的“大合唱”。只有把文明素養浸潤到每一個老百姓心里,讓每位市民都養成持之以恒的自覺自律,文明城市創建才能常態長效、行穩致遠。
倒地的單車被扶起來,地上亂丟的煙頭被撿起、墻面上張貼的小廣告被鏟除、散落的地面垃圾被清理……如今,在溫州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一抹鮮亮的“志愿紅”,持續傳遞著“文明溫州”的溫度。
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廣泛發動下,全市各行業各領域志愿群體力量積極投身到路口秩序、沿街亂象、小區清潔、標語廣告、素質提升五大攻堅行動中。全市各條戰線全面參與,形成了“百村千企萬店”“十萬志愿者”“百萬職工”社會各界出力的良好氛圍。
480家市直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1.7萬名區直單位干部下沉實行“一周一洗樓”,每周三次以上參與文明創建,與鎮街干部、志愿者等開展集中“洗樓”活動。全市媒體開展電視問政、曝光督查,各條戰線,包括黨員、兩代表一委員、企業、個體戶和商戶、一老一小、志愿者和慈善組織等全面發動、全面參與。
溫州還精心打造“浙江有禮·甌越先行”品牌,廣泛開展“文明新風溫州十禮”好習慣規范行動,并通過“1 2 N轉動文明呼啦圈”行動、中小學生“小手拉大手”文明實踐行等活動,“呼吁”家人、親朋好友“手拉手”,攜手共建美好家園。把家門口的鞋柜搬進門,給自行車、花盆“挪個窩”,隨手撿垃圾……每位市民在舉手投足間,聚沙成塔,凝聚起一股巨大的文明力量。
此外,溫州啟動“城市啄木鳥·文明隨手拍”活動,請廣大市民成為文明“宣傳員”“監督員”,隨時隨地為全市文明建設工作“挑刺”“找茬”,進一步提升管理實效,讓文明建設24小時不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