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全域旅游為旅游項目添彩
2022-10-27
來源:江門新聞網
流水潺潺,古樟成林——得益于綠美古樹鄉村的建設,走入恩平市恩城街道米倉村委朗仔村,仿佛走入了隨處皆可入畫的天然古村畫卷。
今年,恩平市再建成3個綠美古樹鄉村,分別為恩城街道的朗仔村、良西鎮的橫屋村以及那吉鎮的回龍村。三個村的古樹公園各有特色,彰顯恩平豐富的生態資源。
園中有村,村中有園,朗仔村的古樹公園與村莊建設融為一體。據了解,朗仔村有20多棵樟樹,其中最“高齡”的有150歲。朗仔村的參天古樹直徑約1米,陽光透過古樹、竹林射向地面,顯出斑駁的光點,公園內曲徑通幽,涼風習習,石板路更顯古色古香,漫步其中,仿佛與時光傾心交談。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條源于響水龍潭森林公園的小河從村邊流過,與古樹公園交相輝映,更顯韻味。
米倉村黨支部書記馮芳仔說:“恩城有兩條朗仔村,一條位于飛鵝塘社區,一條位于米倉村委會。為區分兩條村,不少群眾將位于河邊的米倉朗仔村稱為‘朗仔海’。”如今,朗仔村因勢利導,加強村內建設,建成古樹公園、臨水公園。行走于依河而建的棧道之上,遠眺大人山,憑欄觀日落,十分悠然自得。朗仔村位于城鄉接合部,村民駕車到市區僅需幾分鐘,所以,不少村民選擇在村中居住,兼享城市的便利與鄉野的美景。
朗仔村97歲的老人馮哲成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便經常和伙伴到樟樹底下玩游戲,“當時,樹已經長得很大了,我們都不知道這些樹是什么時候種下的,但我們知道,種下這些樹主要是為了祈福”。據了解,以前,村中長壽老人罕見,有人建議種樟樹以保佑村民健康,于是,朗仔村的祖先在村中大量種植樟樹,如今,幼小的樹苗已經長成一棵棵參天的古樹。“曾經有人出高價求購村中古樹,但村民拒絕了,這可是村里的寶貝呢。”馮哲成說。
值得一提的是,朗仔村離恩平簕菜文化創意園僅約300米,離響水龍潭森林公園直線距離不足一公里,馮芳仔表示,如能完善基礎設施,打通朗仔村與簕菜文化創意園、響水龍潭森林公園之間的道路,將幾個景點穿點成線,發展鄉村旅游大有可為。
朗仔村村落是離響水龍潭森林公園,稻香四溢,古風猶存。良西鎮“四好農村路”旁,有一個藏于深閨的古村——橫屋村。據悉,橫屋村始于清道光年間,因立村時地理形態像雁落沙坪而取名“雁坪里”,后改名“橫屋村”并沿用至今。在橫屋村村口,最為顯眼的是一座碉樓——鎮安樓,村子外圍是古圍墻,“古堡 古圍墻”,曾是橫屋村防御賊匪的利器。
如今,橫屋村整合古圍墻、古碉樓等元素,建成古樹公園。公園里,有兩棵百年老榕樹,樹齡均為110年,它們就像兩位老者,守護著橫屋村村民。據了解,老榕樹所在的地方原來是一個水坑,橫屋村結合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將水坑填了,在樹下增添石桌石凳,公園中還有燈光籃球場,成為村民休憩、運動的好去處。
關于橫屋村的古圍墻,還有一段故事。“當年為了修建古圍墻,村中多次尋求海外僑胞援助,但書信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一名讀書人見狀,書寫一篇文章寄到加拿大,文章刊登在海外雜志,引起反響,僑胞們遂陸續捐款回國,才建成這段圍墻。”村中61歲的徐達平告訴記者。
“我爸爸還小的時候,這兩棵樹已經很大了,他們經常在這里游戲玩樂,這里承載了幾代人的共同回憶。”徐達平說。
橫屋村位于良西鎮鄉村振興示范帶上,與溫泉景區相距僅數公里。村中還有數間書屋,是舊時家族子弟讀書的私塾。古書屋、古圍墻、公園、稻田等景點成為橫屋村的“新八景”。特別是古樹公園的建成,有望進一步推動鄉村游的興旺發展。
金稻圍村,綠木成林,作為森林小鎮,那吉鎮綠水青山,生態環境優美,令人向往。經過多年發展,這里已成為戶外運動愛好者、攝影者的喜愛之地。
那吉鎮黃角村委回龍村后的小山上,有著多棵古樹,如今,在恩平市林業局的規劃建設下,小山變成了一個古樹公園。公園內建有一條沿山小徑,游客可以沿著小徑觀賞古樹。其中,有一棵150年樹齡的烏欖樹,它蒼老的樹干、茂密的枝葉,成為山坡上的一處獨特風景。秋天來臨,成熟的烏欖果掛在枝頭,外皮呈黑色,這是當地人的寶。當地村民將收獲的烏欖果腌制,“喝粥時加幾粒,蒸魚時放幾顆,是十分美味的配料。”村民李先生告訴記者。
回龍村村前是百畝稻田,秋收將至,從空中俯瞰,金色稻田呈塊狀,猶如自然界的拼圖,令人贊嘆。稻田周邊有寺廟、圩集,還有廣東七星坑自然保護區,十分適合自駕游。
目前,恩平市已經建成古樹公園共9個,分別位于大田鎮塘背村,沙湖鎮土嶺村、龍門福音村,橫陂鎮藍田村、大龍盤村,圣堂鎮凹口村,恩城街道米倉村委朗仔村,良西鎮橫屋村,那吉鎮回龍村,包括榕樹、樟樹、荔枝樹、箭毒木等樹種。一個個古樹公園成為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新引擎,為恩平全域旅游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