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峰打造全域旅游“一鄉一品”縮影
2022-08-10
來源:大江網
時光荏苒,歲月如詩。方志敏同志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在苦難中展望著未來。87年后的今天,一幅紅色文化濃厚、綠色生態秀美、特色產業興旺、群眾生活富足的老區新畫卷在上饒橫峰鋪展開來。
橫峰是革命老區,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所在地就在橫峰縣葛源村。走過一段青石板路,轉角便看見一堵厚實的圍墻、一扇沉重的木門、一間栽種著芭蕉樹的小院,這里便是當年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先烈們浴血奮斗的地方。
說起紅色故事,老區群眾家喻戶曉,仿佛刻在了骨子里。在橫峰,有名有姓的烈士將近6000人,革命舊址近百處,紅色遺址遺跡都得到有效保護,每個鄉鎮都建有革命烈士紀念塔,全縣紅色文化氛圍濃厚。而將紅色故事講好、賡續紅色文化是橫峰發展堅定不移的方向。
近年來,橫峰立足打造“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的秀美鄉村,以鄉村綠化美化為基礎,秀美鄉村建設已覆蓋全縣,將“全域旅游”與“紅色文化”融合發展,推出了數條紅色農旅精品線路,在追尋革命先輩足跡的同時,也讓游客們對橫峰紅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讓革命老區煥發出新的生機。
“嗚……”一聲悠長的火車笛聲響起,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的綠皮火車在橫峰縣司鋪鄉劉家村重獲新生。
“別看司鋪鄉地方不大,但我們鄉在1935年就建了火車站,如今大家都坐高鐵動車,這條軌道就棄用了。”司鋪鄉劉家村黨支部書記童星說。
2016年,司鋪鄉以秀美鄉村建設為契機,依托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和深厚的鐵路文化傳承,以原浙贛線鐵路路基為元素,傾力打造了3A級旅游景區“火車小鎮”。經過數年完善與發展,該項目最高峰一天接待超過了3000人,全年旅游收入達200余萬元。劉家村也從一個“負債村”轉型到村集體經濟每年達50萬元的富裕村。
“司鋪鄉火車小鎮”是橫峰縣全域旅游“一鄉一品”的縮影。
近年來,橫峰縣按照“全域規劃、城鄉一體”理念,做好“旅游 產業”和“點線面”文章,形成“全縣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在煙雨縹緲中放眼望去,遠處的靈山秀美如畫,黛瓦白墻的徽派村落掩映在蓊蓊郁郁的樹林環抱中。
走在龍門畈鄉錢家村的重石李家瀝青路上,呼吸著鄉間清新空氣,遠離城市喧囂,為快節奏地生活按下“暫停鍵”。在綠水青山的3A級鄉村旅游點李家村,處處可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火熱實踐。
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橫峰注重破解農村“千篇一律,如出一轍”的問題,保存鄉村傳統文化符號,打造出好客王家、耕讀傳家蘇家塘、高山梯田崇山頭、下密坑紅色記憶、重石李家等特色新村。去年新增2家江西省3A鄉村旅游點,全縣3A以上鄉村旅游點達到30個,總數居上饒市前列。
又是一年披綠時,橫峰縣著力挖掘本土特色資源,充分彰顯縣域文脈和秀美鄉村特色,將文旅產業打造成引領橫峰高質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