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影院|国产麻豆免费精品视频分享-麻豆破解版-麻豆传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四川文創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2022-08-02

來源:雅安日報

去年12月,四川省第六屆群眾廣場舞半決賽落戶雅安,全省共36支隊伍,近2000名展演人員在雅共聚一堂,載歌載舞。

對此,我市圍繞賽事舉辦地為核心開展了文旅行業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為我市文化旅游“冬季不冷、淡季不淡”增加了人氣,也帶動了周邊文化消費和短途旅游。據不完全統計,此次比賽后,有近千余名參賽者留在雨城、名山等地持續“慢游”,該活動也受到了省文旅廳通報表揚。

2022年6月22日,四川省第六屆群眾廣場舞總決賽在廣元市蒼溪縣舉辦,雅安市代表隊原創作品《古道新歌》在全省15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全省一等獎。

“雅安市代表隊原創作品《古道新歌》在全省15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全省一等獎。”2022年6月22日,這則好消息在我市文化圈中沸騰。

回顧這場比賽,我市文旅人至今依舊記憶猶新。2021年12月,四川省第六屆廣場舞半決賽由我市承辦,并在雅安市體育中心舉行,最終我市代表隊憑借原創作品《古道新歌》順利進入總決賽。

當時,在半決賽結束后,我市立即成立工作協調小組,為我市代表隊沖擊全省總決賽護航。“我市沒有專業的藝術團隊,為打造一支展現雅安風采的精銳隊伍,我們先后赴石棉縣、天全縣等地的相關企業和文藝組織中,挑選拔尖演員參與展演。年輕演員通過以演代訓的方式,不僅增強了自身舞臺實戰經驗,也為現有隊伍注入了一股強有力的新鮮血液。”雅安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主創團隊還邀請省級專家來雅深入采風,重走茶馬古道、探訪背夫故事,從而延伸大家的創作思路。

廣場舞比賽不是一個人的舞臺,考驗的是大家的默契配合,從而實現最佳舞臺效果。對此,《古道新歌》表演人員采取集中管理排練方式,并在總決賽前開啟為期一個月的封閉式訓練。

回想起這段艱辛的訓練,雅安市文化館副館長陳敏說:“舞蹈演員、幕后工作者都很辛苦,訓練沒有捷徑可走。此外,比賽和表演不一樣,比賽面向的是專業評委,我們必須精益求精。”

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創作。《古道新歌》的背后,也體現著我市在文化創作上堅持深挖本土文旅資源、不斷創新發展的舉措。

在歷史上,茶馬古道在漢藏等民族的溝通聯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深化雅安文化旅游強市發展戰略,實現文旅雙核互動,廣場舞作品《古道新歌》無論是主旋律音樂,還是服裝設計、化妝、道具與布景等方面都全部堅持原創,其創作靈感皆來源于我市深厚的茶馬古道文化。

在《古道新歌》的音樂中,“家在白云間,古道繞山巔,欸乃一聲山水綠,古道新村笑開顏”的歌詞,不僅唱出了雅安人民邁著時代發展步伐昂揚前進的面貌,也展現了雅安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有力探索,整部作品生動鮮活,引人入勝。

此外,在廣場舞作品《古道新歌》的人員選角、舞蹈動作設計上,我市文旅部門也堅持深挖內涵,另辟新徑。《古道新歌》的舞蹈動作設計突破傳統,創新選擇女性演員來飾演背夫角色。演出現場,30位女演員手持拐子,揮灑汗水,將力量與柔美完美結合,昔日茶馬古道上的背夫形象得以生動呈現,在場觀眾和評委也被獨具匠心的立意、新穎精巧的構思、生動細膩的表演所征服。

“在現場表演中,30位女演員全部上場,舞臺效果很震撼,也受到了領導和專家的喜愛。今后,《古道新歌》還有機會在更多賽事中出現,我們也將對這部作品繼續打磨提升。”陳敏說。

同時,以參與本次全省展演活動為契機,我市還選派了一批優秀基層文化工作者參與賽前技能培訓。四川省第六屆群眾廣場舞總決賽開場舞《hello熊貓》,就由天全縣基層文化專干編排,現場近百名演員共同演繹,通過網絡平臺向全國人民傳遞四川文旅情懷和熱情好客的態度,并充分激發了我市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

近年來,我市堅持借助各類全省性展演比賽的平臺,重視發現和培養扎根基層的民間文化傳承人、鄉土文旅能人,架好人才隊伍建設“連心橋”,做到精準引才育才,持續深化“文旅菁英”在文旅建設中的“智力引擎”作用,助力雅安特色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化,釋放文化旅游相結合的“紅利”。

廣場舞作品《古道新歌》以深挖本土文化內涵為根基,服裝、道具、音樂皆體現了我市文化工作者的獨具匠心之處。《古道新歌》不僅塑造了全省群眾廣場舞的典范,也展現了我市高度的文化自信與魅力。在此,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借助省、市級宣傳平臺,多維度、多廣度對此次活動進行宣傳報道,據不完全統計,該活動網絡點擊率達30萬人次,點贊轉發量創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為叫響“茶馬古道”文化名片,打響這一世界級IP,我市文旅工作者精心策劃了“1 N”茶馬古道系列品牌項目,以創排《茶馬古道》舞臺藝術精品為源,孵化出廣場舞《古道新歌》、音樂《茶馬古道組歌》等精品,并成功申報國家、省藝術基金項目,獲國家、省財政扶持經費1000余萬元,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開展全國巡演30余場,線上、線下觀演者達百萬人次。

此外,以“茶馬古道”為主題設計的周邊文創產品持續熱銷,重走“茶馬古道”旅游精品線路咨詢量大幅增加,文化產業與旅游業有機融合,實現優勢互補、雙核互動,持續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助推文旅產業提振復蘇。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