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縣全域旅游煥發新面貌
2022-07-25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這里是避暑仙境養生天堂,這里有土豆花海水碧山藍,這里是面塑之鄉如夢如幻,這里有高原廣袤天上云間……”一首《春和景明新嵐縣》,唱出了美麗幸福嵐縣的新風貌。
嵐縣,這座久負盛名的革命老區、清新秀美的旅游勝地,在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過程中,吸引著八方游客慕名而來,逐漸成為人氣飆升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自2016年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第二批創建縣后,嵐縣把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作為統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的重中之重,全縣上下牢固樹立大旅游發展理念,全力推進縣域旅游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今年6月28日,該縣通過省級初審驗收,正式成為省級國家全域旅游創建示范縣。
據悉,將旅游產業作為轉型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來抓,該縣編制《嵐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印發出臺《嵐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嵐縣全域旅游發展重點建設計劃(2019-2021年)》,全面構建“一環聯動,兩帶集聚,一心為核,五區并行”旅游發展格局。同時,整合住建、交通、林業、鄉村振興等部門資金,采取校地合作、專家把脈、公開招聘、專業培訓等方式,全方位挖掘旅游人才,打造獨具地域特色的全域旅游品牌。
與此同時,該縣以游客需求為導向,加大全域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完善旅游標識導覽系統,在國道干線、城區道路、景區沿線設置旅游導引標識。開展“廁所革命”,對土豆花、白龍山等核心景區提升改造旅游廁所38座。搭建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實現景區Wi-Fi全覆蓋,在嵐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嵐縣旅游大數據指揮中心,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全域旅游的落腳點,最終還是體現在老百姓真真切切的獲得感上。嵐縣緊緊圍繞“融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戰略目標,不斷挖掘特色自然景觀、厚重人文歷史、紅色革命遺跡和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整合土豆花海、飲馬池、白龍山、面塑民俗、特色美食和八路軍120師部等旅游資源,集中打造“中國土豆花風景名勝區”全域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條“互聯網 觀光農業 扶貧產業 傳統文化 生態旅游”的創新融合發展之路。
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加快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打造“賞土豆花、品土豆宴、住土豆村、買土豆醋,逛面塑街、賞面塑技藝、體驗面塑制作,游紅色革命遺址,學紅色革命精神”的多樣化旅游體驗。以旅游業引領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旅游 ”融合發展戰略,促進“農業 旅游”“非遺 旅游”“教育 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發展示范村,成為全縣旅游富民的新亮點。
“只有把面塑這一特色產業做精了、文化沉淀做深了,才能真正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睄箍h面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袁建華如是說。該縣充分利用面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創就業促增收,借助“面塑文化藝術節”進行大力推廣和傳承,建成面塑一條街,以產業化和市場化為導向,實現非遺保護、文化傳承、就業增收的多贏,用小小面團鼓了百姓“錢袋子”。
中國·嵐縣第八屆“土豆花開了”旅游文化月于7月20日盛裝啟幕,當天推出了游嵐陽八景、品土豆美食、住民俗客棧、展特優產品、覽非遺風采、觀地方小戲、享激情盛夏七大活動,供游客盡情暢游玩賞……
作為全域旅游典型示范,嵐縣延伸土豆產業鏈,緊緊抓住國家馬鈴薯主糧化重大戰略機遇,連續在王家村舉辦中國·嵐縣“土豆花開了”旅游文化月,開發土豆花旅游項目,打開了嵐縣旅游業的新局面,形成了賞、游、吃、住、購一條龍旅游服務的模式。嵐縣逐步把土豆花開打造成了旅游品牌,進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通過深加工,將土豆制成土豆粉、土豆粉絲、土豆醋等旅游產品,并形成獨有的土豆文化。借土豆花開旅游項目之機,從觀賞土豆花到品嘗土豆宴,從游覽山川美景到餐飲、酒店,再到婚紗攝影、影視劇拍攝,繪就出土豆富民的新藍圖。
如今,通過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嵐縣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產業融合更深入了。“下一步,我們將始終圍繞“一二三”戰略目標,乘勢而上,搶抓機遇,進一步加快全域旅游建設步伐,打造生態建設與全域振興的嵐縣樣板?!痹摽h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