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拼命加碼五一,游客們在想啥?
2020-04-16
來源:邁點網
清明節的余波散去不久,不到半個月,“五一”小長假也要上線了。今年“五一”連休5天,是近年來首次出現加長,早在去年就已經被游客和旅游業盯上了,如今碰上疫情,更是被寄予了厚望。
誰也沒想到,旅游業到現在還難以完全放開,拼命宣傳與加碼五一的背后,是旅游業必經的復蘇之路,但問題是,游客們都在想啥?他們真的想出門嗎?
五一來臨前的暗流涌動
為了在五一小長假好好“回血”一波,酒店、民宿、OTA、景區之間的客流爭奪戰早已提前開鑼。
比如四川公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經濟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意見》,提出培育汽車影院、線上旅游、鄉村民宿、網上博物館等新興文旅消費熱點。鼓勵帶薪休假與“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長假連休,打造新的黃金周。
還有趕著直播預售熱潮開始種草帶貨的。雖然目前國內跨省旅游尚未解封,但不少地方文旅部門、景區、旅游企業已經摩拳擦掌提前準備“五一”小長假的產品供給了。據飛豬相關負責人介紹,自4月14日起,在為期一周的時間內,桂林、三亞、杭州等地文旅局長將親自上線“直播帶貨”。其中,杭州市內桐廬、臨安、余杭、建德四區的文旅局局長將通過直播鏡頭“安利”當地特色旅游資源,多項配套旅游產品以打折、優惠形式促銷、刺激游客預訂購買。
就景區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全國景區開放數量將創新高。截至4月9日,恢復開園并可在攜程預約的景區數量超過3500家,包括155家5A景區。攜程旅游已聯合100多家景區推出爆款產品,優惠可達50%以上。
年前火熱的“夜間經濟”也被重新提上了議程,被用于分散日間游客、加速拉動本地旅游復蘇,截至目前,除了南京外,河南、山東、廈門等多地的旅游主管部門、旅游景區也都規劃或推出了夜間旅游項目,其中洛陽龍門石窟日前“上線”的夜間定制游產品還一度登上熱搜,成為了當地的“網紅”旅游項目。
住宿行業之間的預售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高檔酒店、中檔酒店、經濟型酒店、民宿統統投身其中,打折力度大不大先不說,宣傳上就已經做到位了。
旅游業已經做好了迎接五一的準備,游客們也準備好了嗎?
游客們真的想出門嗎
說游客們不想出門,一定是假的。
根據清明小長假的不少景區的“爆滿”情況來看,游客們的確是被憋壞了,而比清明更長的五一假期,將有效刺激更多旅客選擇3天以上多日游、過夜游。2019年“五一”期間,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按今年清明假期的恢復趨勢,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旅游總人次有望接近去年的一半以上。
搜索數據也體現了游客的出行意愿,攜程旅游板塊跟團游、自由行等產品搜索量環比增長超300%,三亞、上海、廈門、安吉、重慶、成都等城市成熱門的旅游目的地,七成以上旅游者將選擇自由行。
但是對于游客來說,現在的出行也并不容易,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標準,不小心就可能隔離14天或不被接待。譬如4月12日起,進京人員入住酒店,應持有7日內經當地核酸檢測呈陰性的健康證明,且全國健康通行碼或北京健康寶認證為“未見異常”狀態。
(來源:旅行雷達)
近期國家也明確表示,跨省旅游不恢復、景區室內場所暫不開放,對于一些有旅游計劃的游客來說,可能會因此取消行程而選擇宅在家里。
根據3月份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游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的《國人疫情后旅游意愿調查報告》顯示,如果疫情得到控制,43%的被調查者有意愿在2020年上半年旅游,其中,選擇5月出游的比例達到16%,位居全年各月之首。
而根據南方+客戶端正在進行的“五一”調查初步結果則顯示,即使今年“五一”假期天數增加,52.52%的用戶仍選擇不會出游,僅有18.55%的用戶選擇出游。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看待這兩組數據,游客確實有出行意愿,但也受限于種種客觀因素,旅游業界人士期待的“五一”能夠帶來的出游高峰可能并不會出現,但也會是一個小高潮。
做好這4點,才能讓游客走出家門
盡管游客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想法,但只要有想要出行的游客,旅游業就必須做好準備,這是復蘇的機會,更是必經的復蘇之路。
這兩天,眾信旅游、桂林旅游等多家上市旅游企業及華天酒店、山東航空、華夏航空、深圳機場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家旅游企業預計虧損達到上千萬,酒店、航司、機場方面的預計虧損則擴大至上億元。
在這樣巨大的損失面前,或許已經無法再奢望“報復性消費”,但還可以想想“補償性消費”。
如何讓游客能放心走出家門,又健康回到家中,成為旅游業當下甚至是形成常態的重要命題。
① “無預約,不旅游”
清明小長假期間,個別景區因免費造成擁堵、臨時關閉,在網上引起爭論,景區“在線預約制”再次成為社會熱點。
攜程面向全國景區發出六大倡議,包括:景區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分時游覽制”;呼吁旅游者“無預約,不旅游”,形成提前預約、預訂門票、錯峰游覽的習慣。
在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副教授喬光輝看來,景區內的健康及分流管理等問題一直存在,疫情進一步“放大”了這一現象。“游客的旅游意愿逐漸恢復,再疊加假期及優惠活動,很可能會出現客流量‘高峰’。因此,對于景區來說,進一步加強相關管理成為關鍵。”
門票預約,一方面是在方便游客出行前就做好預判,避免跑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景區對游客數量有個初步的統計,提前做好應急措施。
② 性價比足夠高
旅游業集體線上直播預售、做折扣的時候,除非是本就做好行程,或者對品牌有忠誠度,消費者也難免貨比三家,因此,景區+酒店的打包組合,比疫情前優惠較多的產品能夠獲得更多青睞。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景區、酒店等要一味推出低價產品來招徠游客,合適的價格,不打折的服務與體驗,才是真正的性價比所在。
③ 安心是最重要的
從“安心住”到“安心游”,在疫情沒有結束之前,沒有什么比“安心安全”更重要。
目前部分OTA已經在強化疫情期旅游產品的安全保障服務,比如配合景區開通線上門票預訂渠道等,與住宿業一起策劃“安心住”產品等。在攜程平臺上,2000多條帶有“安心游”標簽的跟團線路已上線,并承諾:團隊車輛使用前每日至少消毒1次;司機、導服、所有團隊客人行程開始前需通過體溫檢測;司機、導服行中全程佩戴口罩;隨車配備客用消毒用品及測溫工具;行中團餐實現分餐制,或提供公筷。
更多的游客選擇自駕游,各個平臺的租車用車業務,也需要響應需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預訂預約、現場體驗、在線優惠、售后服務等。
④ 重視鄉村游等短途游
由于跨省出游在當下的環境之下,依然不易,因此周邊游、鄉村游等短途出行成為了游客出行的重點。
數據顯示,如果“五一”出游,46.23%的用戶會選擇城市周邊,20.44%的用戶會選擇省內地市,而只有不到2%的用戶會選擇出國旅游。有業內人士表示,旅游業復工復產雖在有序進行,但是出境游等遠距離旅游,將會受到最大的影響,而近郊、周邊等短途游將迎來回暖契機。
在業內看來,對于“五一”旅游主力的省內游客來說,大多數本地知名旅游景區已不新鮮,只有在此基礎上包裝更多新奇、有特色的且能保證防疫安全的產品、線路,才能在這一輪的客源爭奪戰中搶占先機。
與此同時,度假旅游、自然康養旅游將會有一個大的增長,城市旅游消費會更加活躍,都市周邊的鄉村旅游,憑借著良好環境與新鮮感,能夠吸引較多游客,當地的景區及酒店民宿會有大幅度的增長。
旅游變得像一場拉鋸戰,景區在成本與提升之間拉鋸,想要游客多,又怕游客太多,游客在想出去玩與安全之間拉鋸,游客怎么想,全看旅游業有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