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打造全域旅游高質量樣本
2020-02-07
來源:團結報 作者:麻正規
近年來,鳳凰堅持走“一業帶三化”縣域經濟特色路子(旅游主導產業帶動新型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接待游客2034萬人次,旅游收入196億,一般公共預算和基金收入過25億元。
全域規劃
按照全域生態、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養的要求,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為核心,以“多規合一”為引導,編制了《鳳凰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修編(2015-2025)》《鳳凰苗鄉旅游轉型升級發展戰略規劃》《鳳凰縣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行動規則》等專項規劃,堅持以古城為核心,沿沱江上下游延伸、向南華山拓展、向鄉村游擴展的思路,構建古城文化觀光游、度假區休閑體驗游、南方長城兵戰文化游、鄉村游生態民宿深度游大旅游產品體系,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發展規劃體系,以全域規劃指導全域旅游的發展和建設。
全域建設
重點建設四大景區,打造四大旅游產品。
建設古城核心景區,打造鳳凰古城文化觀光游核心產品。新建了鳳凰記憶景區、20個專題博物館,打造了《邊城》演藝節目,恢復了南華禪寺等一批重要文化設施,推進古城景區擴容提質。
建設苗鄉文化景區,打造苗山圣寨游產品。以山江和竹山為中心,保護和開發一批傳統苗寨,新建苗族文化博物館,開發《苗寨故事》《竹山鄉居》,啟動建設蚩尤文化館、蚩尤炯,把鳳凰建成苗族文化高地,打造苗族文化和民宿深度游產品。
建設南方長城景區,打造南方長城兵戰文化游產品。鞏固提升南方長城永興景區,拓展提升拉毫古城堡景區,保護和開發黃絲橋古城堡景區和舒家塘古城堡景區,新建中國屯田文化展覽館、南方長城文化館、明清千里苗疆戰史館等一批專題博物館,打造南方長城文化游產品。
建設鳳凰國際旅游度假區,打造鳳凰休閑度假游產品。新建了“鳳凰之窗”,加快推進鳳凰熊貓樂園、中青寶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建成,啟動建設廖家橋生態文化小鎮。通過快進慢游系統將四個景區連接,實現全域建設、全域發展。整個鳳凰四大景區為重點的鳳凰旅游建設總投資100億元。
目前,鳳凰共有國家4A級景區3家,國家3A級旅游景區5家,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水利風景區1個,旅游主題功能區2個,特色文化街區5個,休閑游憩區5個,城市公園3個。
全域管理
開展常態化的旅游秩序整治,強化景區(點)安全監管、巡查,抓好景區(點)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利劍行動”“百日會戰”等旅游市場集中整治行動,旅游市場秩序明顯規范。
建立快速高效的游客投訴處理體系,基本建立旅游市場秩序監管等旅游開發、管理、服務工作機制,實現涉旅投訴及時受理辦理、涉旅行業誠信守信、涉游案件“一站式”處理。縣政府建立500萬元游客投訴快速處理基金,由政府先代為賠償。
完善商會和行業協會自我管理機制,組建旅游商會和行業協會,健全行業自律制度,引導涉旅商家企業文明、誠信經營。
全域服務
建設快進慢游的交通服務體系,吉懷高速、鳳大高速及銅仁鳳凰機場、G209繞城線等旅游交通設施建成投用,加快建設鳳凰旅游觀光磁浮建設、張吉懷高鐵、銅吉高鐵等項目,高速、高鐵、航空、磁浮“立體旅游交通服務網絡”逐步形成,110公里旅游快進慢游服務體系加快建設。
建立以游客服務中心為重點的綜合服務體系,投資8億元建設了城北游客服務中心及大型停車場,建設了古城景區及各個景區的小型游客服務中心。
建立統一的接駁服務體系。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對游客進出古城和各鄉村游景點實行統一接駁。
建立完善的賓館客棧接待服務體系,已建三家四星級酒店,正在建設兩家五星級酒店,建設了一批高端的民宿,全縣客棧床位突破4萬張。
推進“廁所革命”。全縣新(改)建旅游廁所74座。
完善旅游標識標牌服務體系,完善高速公路出口、景區景點等重要區域設置交通系統標志及符合國家標準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建設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全面啟動一部手機游鳳凰項目,旅游智能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建立古城旅游志愿者服務體系,“十一”和春節黃金周旅游志愿者隊伍千人以上,平時旅游志愿者隊伍保持在100人左右,主動為游客提供服務。
全域營銷
創新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營銷模式,共同營銷鳳凰旅游產品。鳳凰古城這個核心旅游產品由政府主導營銷,其他旅游產品由政府和企業共同營銷。
創新全域旅游發展獎勵政策。出臺《關于文化旅游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優惠政策的意見》;政府和企業分別對旅行社和導游進行營銷獎勵,全縣統一政策。
完善節會營銷模式。辦好“南方長城中韓圍棋巔峰對決賽”“中國·鳳凰苗族銀飾服飾文化節”“鳳凰美術展和美術獎”“中國鳳凰國際攝影雙年展”“苗族四月八”等節會活動。
積極運用新媒體營銷。鳳凰進入2018年抖音最火縣城第一名。2019年端午節“鳳凰賽龍舟、搶鴨子”抖音,3小時點擊量超1800萬,進入全國抖音熱搜前三。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暨苗族銀飾服飾節連續5天全國刷屏,萬人空巷。2019年榮獲全國網民最喜歡的十大古村鎮,中國首屆“小鎮美學榜樣”、新浪旅游、微博熱門旅游目的地。
進入中小學課本營銷。《小城鳳凰》走進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課本。
全域保障
創新領導體制機制,建立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職能部門協同參與、涉旅行業企業積極配合的全域旅游管理和服務體制機制,成立了縣全域旅游發展領導小組、縣旅工委、縣城區景區執法局、縣全域旅游發展中心,建立全域旅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在景區開發模式、投融資模式上進行創新,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共建共享,祥源集團、中青寶集團、華夏集團、東方園林集團、山東華冠集團等一批集團參與鳳凰全域旅游建設。瞄準上市目標,整合資源,建成鳳凰旅發集團,破解發展融資“瓶頸”。縣銘城公司發債8億元。
創新旅游用地模式,落實國家和省里支持全域旅游發展的用地優惠政策,確保全縣土地儲備穩定1萬畝左右,保證全域旅游用地入規、項目落地。
全域帶動
大力實施“旅游+農業”“旅游+工業”“旅游+城鎮”“旅游+扶貧”戰略,實現全域旅游帶動全域脫貧和全域發展,主要取得了四個方面成效:
帶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年全縣經濟總量達到84.4億元,以文化旅游產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占縣域經濟總量的70%。
帶動財政收入快速增長,財政一般公共預算和基金收入過25億元,以文化旅游產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和旅游地產提供的財政收入占縣財政總收入的70%。
帶動了城鄉就業較快增長,文化旅游產業直接帶動就業3萬余人,間接帶動涉旅從業人員10萬余人,文化旅游直接間接就業人數達到全縣就業總量的70%。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70元、11194元。
帶動了一批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一批旅游資源豐富的貧困村發展旅游產業脫貧,全縣輻射帶動近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