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logo影院|免费解锁更多功能-糖心vlog在线观看-心糖vlog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徐州賈汪:全域創建 轉型有方

2019-12-31

來源:中國旅游報 作者:雷琛燁

“全域旅游,賈汪真旺”。京滬高鐵徐州東站下車后,驅車前往江蘇賈汪的途中,滿眼盡是全域旅游發展的“號角”。這座曾被列為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的地方,在走上生態綠色發展之路后,把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作為推動資源枯竭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從“一城煤土半城灰”變身“一城青山半城湖”,被習近平總書記夸贊賈汪是“真旺”了。

痛定思痛 轉型發展

百年采煤史成就了賈汪的原始積累,但也給這座城留下了道路斷裂、村莊淹沒、農田沉降的爛攤子。2001年賈汪開始思考轉型發展,隨后進入“工業興區、大項目帶動”時期。

2011年,賈汪人把視線從傳統一產二產轉移到了三產,區委、區政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建設“全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示范區”這一中心,進一步明確生態立區、產業強區、旅游旺區、文明興區四個發展定位,關閉整治“散亂污”企業436家,耗資上百億元實施系列修復工程,打造出潘安湖等一批綠色標桿項目。

全程參與潘安湖整治的楊師傅說,當年面對滿目瘡痍的家鄉,整宿睡不著覺,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試點挖土造田,從哪開始清理塌陷后轉做的魚塘,在哪個位置增加植被、修路建島。“如今,天藍了,水清了,好多外地人來這旅游,徐州城里人都要來我們賈汪買房子。”

這種變化正是賈汪區委、區政府踐行“兩山理論”帶來的。賈汪區委書記張克表示,賈汪要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主動,就必須以解放思想為“先手棋”,擺脫傳統路徑依賴和習慣思維,圍繞轉型升級主線,以發展和歷史的眼光來把握轉型發展中階段性問題,既要算經濟賬,又要算生態賬、民生賬;既要算當前賬,更要算長遠賬、子孫賬。環境好了,適宜生活生產,人氣財氣自然來。

一招好棋 滿盤皆活

潘安湖是典范,更是序曲。2018年9月,徐州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支持賈汪區全域旅游發展,賈汪區委、區政府先后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空間布局全覆蓋研究規劃》,形成“一張藍圖抓全域”的多規合一旅游發展格局。如今,賈汪已擁有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鳳鳴海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臥龍泉1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以及市級以上鄉村旅游示范點和農家樂83家。

在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引領下,賈汪堅持產業圍繞旅游調,城市圍繞旅游建,先后投入1.59億元建成50公里慢行系統、36.3公里景區景觀道路,開通旅游巴士;建成全域旅游服務中心、旅游醫院、旅游用品統一配送中心,旅游標識、生態停車場、旅游廁所全面優化提升。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數據中心在江蘇省形成示范,有效緩解了資源枯竭導致城市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形成了以潘安湖、大洞山為核心的“一山一湖”兩大龍頭板塊,構建起核心景區引領、次級景區配套、中心城鎮支撐、村落廊道聯結的全域旅游空間格局。

綠色賈汪 幸福家園

在賈汪潘安湖景區內的“王秀英”香包店鋪總是人頭攢動。80多歲的王秀英說,近些年游客多了,游客離開景區前都要買些香包帶回家,供不應求。沒想到過去用來補貼家用的女活成為一條產業鏈。“訂購香包的來自世界各地,有些老外一買就是好幾千塊,一年收入有20多萬元。”

馬莊村支部書記孟國棟說,在環境治理的基礎上,馬莊堅持“文化立村,旅游興村”,一方面成立農民樂團,用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帶動鄉風文明;另一方面從農家樂起步,發展集餐飲、垂釣、住宿、戶外拓展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區,并借助習近平總書記“捧捧場”香包,成立香包合作社10家,建成香包大院、香包文創綜合體、香包文化產業園,努力把“小香包”做成 “大產業”。

“現在,我們的香包大院已經建起來了,好多原本就會縫香包的,送完孩子上學,或者是農閑的時候,都會來香包大院里縫香包,還吸引了不少外鄉人來學手藝,既能打發時間,還能給家里貼補家用,大家經常交流互動,鄰里、婆媳關系都變好了。”馬莊香包文化大院負責人厲慧卿說。據不完全統計,從制作到加工,從線下銷售到在線客服,香包就帶動了近300位村民共同致富。

留守的人們安居樂業,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在外打拼的村民返鄉。84歲的王大媽笑著說,過去挖煤時候,天空都是灰色的,孩子們有點出息都想著走出去,現在生態好了,又搞旅游,柏油路鋪到了家門口,我的孫輩好多又回來了,大家一起團圓,這是過去想都沒想的好日子。

在南京念大學的村民王雅婷告訴筆者,即便是到大城市上學去了,也仍然無法割舍對家鄉的情意,現在逢年過節都會回來,就在景區、鄉村旅游點當志愿者,為鄉親們、游客們服務。

據賈汪區旅游發展促進中心主任趙震威透露,通過采煤塌陷地復墾置換、閑置土地盤活等措施,賈汪新增旅游用地5000畝,正在打造月亮湖旅游度假區,計劃“三年再造一個潘安湖”。正如同馬莊村農民樂團所唱的那樣,“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