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免费独特视频特点-麻豆免费观看-麻豆精品国产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文旅康養融合的“金手杖”

2019-09-11

來源:今日中國

鄭各莊,原本是京郊北部的一個小村莊。如今,因其文旅康養融合的“溫都水城”而為外界所認識。 

2019年7月9日,由今日中國雜志社主辦的《今日中國》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報告會暨北京宏福商學院揭牌儀式上,北京昌平鄭各莊村黨支部書記、北京宏福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福水接受記者專訪,他暢談了鄭各莊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從讓村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到創立“金手杖”品牌,將文旅康養融合,造福更多老人方面所做的努力,展現了一幅新時代新農村的生動畫卷。 

中國村官登上哈佛講臺

當地時間2012年4月24日上午,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一間教室里,擠滿了對中國農村充滿興趣的年輕人。 

這是哈佛大學艾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主任托尼·賽奇的案例課堂,而走上講臺的是北京市昌平區鄭各莊村村委會主任黃福水。 

中國村官登上世界名校哈佛大學講臺的故事,要從1984年說起。這一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國的改革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當時年僅20歲的黃福水擔任村大隊長。其間,他發現家庭分散經營難以形成規模,村民種地積極性不高,覺得成年累月在莊稼地里折騰,不知道何時才能富裕起來。 

窮則思變!當時北京正在籌備第十一屆亞運會,鄭各莊村離亞運村不過10公里。1986年,黃福水向親戚借款5萬元買了二手挖掘機和推土機,拉上同村的十幾位小青年組建了一個土方施工隊,從此拉開了鄭各莊村脫貧致富的序幕。 

如今,在宏福大廈19層黃福水的辦公室里,一張拍攝于1986年的老照片十分搶眼。照片上,年輕的黃福水意氣風發,駕駛著挖掘機,笑容燦爛。“那是因為我選擇組建施工隊這條路走對了,我們十幾個人憑著一股干勁兒,當年就掙了50多萬元。”黃福水回憶道,那時北京市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僅100多元,市中心的房價每平方米也才不到2000元。 

但是沒過多久,這支農民施工隊就遭遇了發展的瓶頸,只能接手一些小工程項目,扮演“別人吃肉我喝湯”的配角,勉強維持生計。“我們沒有大型運輸車,只能租,眼睜睜看著別人參與大項目,賺更多的錢。”至于為何不加大投資購置車輛,黃福水坦言:“農民窮怕了,膽子小。” 

就這樣,黃福水的隊伍一直謹慎地保持著十幾個人的規模。直到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給他打了一針興奮劑,“小平同志告訴我們,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時機,把改革的步子邁大一些。”黃福水決定買大車,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錢,又從親戚朋友那里借來了144萬元,購置了4臺大型運輸車,成立了北京宏遠機械施工公司。1996年公司更名為北京宏福集團。 

鄭各莊北面的溫榆河,是大運河的上游,發源于北京市昌平區軍都山麓。溫榆河的開發利用始于漢代,它的名稱最早正式見于《漢書·地理志》與漢代桑欽編撰的《水經》。古人以溫榆河為無數泉水匯流而成,謂之“百泉水”,又稱“湡水”,歷史比鄭各莊還早。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開始建造各類場館以及奧運村。這一次,奧運村離鄭各莊更近了。2003年,黃福水一邊率建筑隊參與奧運場館的建設,一邊帶著村民利用村里的地熱資源發展旅游。2006年,位于鄭各莊村的溫都水城正式營業。 

“溫都水城的‘溫’,就是把溫榆河的文化融合進來了。同時,借助溫泉,打造溫泉產業、溫泉文化。”黃福水說。 

鄭各莊人在黃福水的帶領下,不等不靠,主動作為。沒有路自己修,為改善本地的道路交通環境,先后墊資3000多萬元對東起立湯路口、西至二排干的4公里七北路段進行了拓寬改造,新修了南與北清路、北與定泗路銜接的上承路。沒有學校自己建,投資重建了平西府中學和鄭各莊村小學,并且以優惠的條件為中學的教職員工解決了住房。沒有大學自己引進,2000年引進民族大學,2007年引進戲劇學院。同時,引進科研成果,引進科技人才,提升了鄭各莊的文化科技水平。 

經過20年的不斷發展,黃福水帶領鄭各莊實現了由“村”到“城”的巨大跨越,形成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科技產業、旅游休閑產業四個功能板塊。完成了農民上樓工程,村民住房面積由23平方米提高到70平方米,人均純收入達到人均6.7萬元。 

“中國企業入選哈佛案例的不少,可是在村莊治理方面,鄭各莊還是第一個。”與托尼·賽奇教授有過密切合作,并積極促成此行的時任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院長胡必亮教授說。 

經過實地探訪了解鄭各莊的發展概況后,胡必亮認為,這確實是一個城鎮化轉型較為成功的特色村莊,可以作為研究中國城鎮化的一個微觀案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以案例教學而著名,很多很深刻的研究不是純粹理論到理論,而是以案例來說明。之所以把鄭各莊列為案例,是想通過鄭各莊解剖中國新的城鎮化模式以及一系列問題,如人口城鎮化、工業化、集體福利等。 

托尼·賽奇也同樣認可鄭各莊的研究價值。他認為,地處城鄉結合部的鄭各莊不僅是大都市的郊區而且靠近首都政治中心,如果深入分析這個村子的發展經驗和現實困境,能透視出很多中國發展的狀況,能看到工業化、城市化的活生生實踐、企業家精神、政府的治理行為和鄉村的民主與自治。 

“同學們普遍認為中國農民貧窮、素質低,都想離開農村去城里打工。”當黃福水告訴哈佛學子們在鄭各莊村,村民們不用出去打工,不用到城里去擠公交車,到2015年人均收入可以達到1萬美元時,他們表示出震驚與贊賞。 

課堂交流氣氛異常熱烈,這次課后來被同學們認為是“近年來最好的案例課”。課后仍有很多學子追出課堂提問。 

在胡必亮看來,鄭各莊之所以能入選哈佛案例,是因為它成功實現了城鎮化轉型。“成功首先體現在村莊集體經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福利改善,民主化程度提高。其次,鄭各莊通過產業轉型,完成了工業化,進而改變人口聚居方式,代表了城鎮化發展的方向。鄭各莊的一些創新性探索,實際上是突破了現行的制度和體系,但從長遠來看代表了未來制度變遷的方向。” 

黃福水自豪地說,“現在鄭各莊人的福利是雙重保障,一是享受鄭各莊村的福利、發展成果,同時作為集團的員工還有社會保障。對于宏福集團有奮斗史的老員工,還有一份‘宏遠基金’,最高的可拿到8000元,加上股份、社保的,每月能拿到一萬五六千元。75歲以上的村民免費進‘金手杖’,吃住都由集團負擔;百歲老人送10萬元尊老金,現在已經有了3位,這些都是過去不敢想的。這都跟宏福集團的發展有關系,這就是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打造康養之路

在哈佛大學的講臺上,黃福水談了他對幸福指數的看法。他說:“農村都有個現象,就是大家攀比蓋房,房子越蓋越高,但周邊環境仍然非常惡劣,和污水、豬圈等生活在一起能幸福嗎?” 

因此,他認為幸福指數應該是一個綜合指數,既包括收入水平,更要包括居住環境、生活環境的改善。 

哈佛大學所在的波士頓是美國東北部高等教育和醫療保健中心。黃福水在參觀學習中,聽說波士頓的養老業很不錯,就一連參觀了3家。他認為,中國已步入老年社會,養老將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宏福集團要為今后10年、20年打基礎,養老產業是一個大方向,而且可以整合宏福集團的休閑娛樂設施、酒店旅游資源。于是,他下定決心投資10億元,建設養老設施,搞養老產業。但當他回到村里把這一想法說出來時,大家被嚇著了,都說現在溫都水城的效益還在逐年下降,再弄養老產業恐怕不行。還有的人說養老院不賺錢,這應該是政府辦的事。然而,內心堅定的黃福水力排眾議,費盡周折終于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隨后立即上馬養老產業。 

為打造養老品牌,黃福水從設計開始就堅持高標準。為此,他專門聘請澳大利亞設計師團隊進行設計,首先要求所有房間全是陽面,因為老人喜歡陽光,有了陽光老人心情舒暢。然后要求層高要比一般公寓高,一般的樓房層高都是2.8米,“金手杖”的層高則超過3米。這也是黃福水埋下的一個伏筆:如果養老公寓不成功,就開青年公寓,放雙層床,一間可住8個人,也能成功。結果超出他的預想,2013年“金手杖”落成啟用。在連續賠了5年之后,2018年開始盈利,目前投資成本已經完全收回。 

對于“金手杖”的成功,黃福水總結道,“這主要是資源整合得好,在城市依托社區醫療和便利的交通。同時,集團開發了候鳥養老,把黑龍江五大連池、海南博鰲的酒店資產都盤活起來,并開發名為‘九萬九千八全國安個家’的旅居養生卡,憑此卡老人們可享受在北京、五大連池、博鰲以及溫都水城旗下的全系旅游產品。不僅如此,該卡還可授權,可轉讓,無期限,可呼朋喚友一同度假,樂享候鳥擇宜而棲的浪漫生活。過去七八月份去五大連池,現在5月份天一熱就去了,而且去了就不想走。因為那里環境、氣候好、負氧離子高,交通也非常便利,非常適合老年人夏天度假。500多人在那兒住,房間全住滿了。冬天去海南,博鰲的酒店也都爆滿。 

黃福水進一步說,現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塞浦路斯,每天都有大批中國游客,其中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是身體健康、素質較高、具有消費能力的財富老人。“如果老年人退休之后,真正做到想走到哪兒,哪兒都是家,該多好。這就是游住養生,旅居養老。”他希望中國的老人能在當地住上中國人開發建設的酒店,“我們會為‘金手杖’會員提供服務。” 

實際上,“金手杖”在衣食住行醫等基礎層面遵循了以老年人為本的思想,每一處細節均體現其用心。走進“金手杖”寬敞的大廳,隨處可見供老人們休閑、聊天的沙發,老人閱讀的報刊每日都會更新;書畫室、形體室、老年大學、放映室等興趣活動室里不斷傳來歡聲笑語;健身房里有滿面紅光的跑步阿姨和肌肉緊實的舉重爺爺;康復室里大病初愈的會員們在家人和護理員的攙扶下,努力做著復健運動。 

在這里,通道兩旁有供老人扶的欄桿相伴,電梯里語音播報樓層和安全指引讓人感到十分貼心。房間里床體高度、床墊軟硬程度全部根據老年人需要來設置,衛生間內防滑地墊、安全扶手、體熱感應系統時時監測老人身體活動指征,稍有異常立刻有專人問詢。公寓床邊設有SOS呼叫系統,伸手按下SOS按鈕,前臺醫護人員分秒必達。擁有10年膳食營養搭配經驗的團隊按照老年人年齡、健康程度不同,搭配出豐富可口的菜肴。設在公寓一層的社區醫院方便老年人監管日常疾病,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昌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全科)等大型醫療機構近在咫尺。公寓周圍商場、超市、銀行、公交站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老年人不必東奔西走,生活購物一站解決。舒適的環境和方便周到的服務,無怪乎許多會員老人說金手杖是一個來了就不舍得走的地方。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群如同寶藏一般的高知老人,他們曾是清華、北大、人大等高等學府的教授、學者,知識淵博又多才多藝,他們積極組織起各類興趣小組和藝術團體。為此,“金手杖”給予了大力支持,在公寓二層空中花園開辟占地1400平米的花園劇場,可同時容納500名會員開展文藝活動。“金手杖”的老年秧歌隊、老年合唱團、老年藝術團曾多次參加各類大型比賽,屢屢獲得獎項。 

據黃福水介紹,目前“金手杖”已有會員1500多人,再過6年,將發展到15000會員。而對于有著3億多老年人的中國,其發展空間可想而知。在黃福水看來,僅北京就有300多萬老人,再建二三十個“金手杖”也遠遠不能滿足所需。“金手杖”從虧損到盈利,令黃福水開發健康養老產業的信心更足了。他透露,不久南昌“金手杖”將開業,今后還將在每個省會城市開發金手杖連鎖養老公寓,以及海外“金手杖”連鎖養老公寓,力爭在未來幾年內把“金手杖”打造成為國內健康養老行業的標桿企業,為中國老齡事業起到引領與示范效應。 

現代農業為康養注入新活力

“宏福集團還有一個農業板塊,3年前提出時也有人反對。因為有太多做農業的失敗了。但我做了3年越做越有信心,我告訴大家,我掙錢了。我們在500多個超市出售‘宏福柿’,每天都有10多萬現金收入。”黃福水興奮地說。 

從農業到建筑業到工業到服務業再到農業—不過這不是回到原點—鄭各莊已經沒有一分農田—而是一個螺旋式的上升,是宏福集團的現代農業。 

2015年底,根據國家提出的“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的要求,宏福集團引進荷蘭的設備、技術和人才,在北京大興建成了高品質、零污染的高效精準科技農業產業園—一座5萬平方米的全玻璃覆蓋智能溫室車間。 

宏福農業瞄準國際標準和國際先進水平,種植了14個優質番茄品種,根據品種的氣候適應性、產量、品質、口感、外形等篩選出最符合中國市場及消費者喜好的番茄品種,口感偏甜,適合做零食、沙拉的櫻桃番茄;硬度適中,口感酸甜有致,適合各種烹飪菜肴的多用途番茄;質地較硬,耐儲存,可做切片、菜肴牛肉番茄。其產量是傳統種植方式畝產量的6-8倍,高效的土地利用率更是傳統農業所無法比擬。 

歷經兩年的摸索和實踐,宏福人掌握了在中國氣候環境條件下的玻璃溫室蔬菜產業涉及的玻璃溫室設備設施、智能環境控制、農時活動操作、市場化運作及農產品品牌化建設等各標準化運作模式。2017年初,首批櫻桃番茄成熟,每平方米產量達到35千克。宏福人將它命名為“宏福柿”,一上市就以優質、安全、純凈的產品特點迅速在番茄市場獨樹一幟,并以更適合中國人對番茄口感的偏好,皮兒薄、甜度高等口味特點贏得了消費者的一致青睞。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沈陽、大連、香港等各大城市的中高端商超、餐飲、酒店及線上市場試水,消費市場反映良好,市場增長態勢迅猛。 

與此同時,黃福水又結合扶貧行動,到黑龍江大慶市布局,在貧困縣林甸的一片鹽堿地上謀劃建設農業特色小鎮。2016年8月,總投資150億元的大慶宏福現代農業小鎮項目正式落戶林甸縣產業園區。2017年底,一期工程一座12萬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建成,2018年4月開始生產,年產大番茄3.6萬噸,櫻桃番茄1.57萬噸。如今每畝地產出的效益已經超過了50萬元。 

大慶宏褔農業項目的成功實施將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推動中國農業升級轉型提供示范推廣效應。總體項目完成后,將實現大番茄年總產量21.6萬噸,櫻桃番茄總產量9.45萬噸,年產值實現約38億元,實現就業2700人,帶動1500多貧困戶就業。 

而所有這些都參透著黃福水更大的目標—用現代農業特色小鎮帶動健康養老的大發展。 

2019年4月4日,黃福水帶領宏福集團各分管領導及分公司高管,前往大慶宏福現代農業產業園考察調研。與戶外風雪嚴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棚內溫暖如春。大棚中綠色植株及鮮艷果實令人贊嘆不已。聯想到每年冬天,很多東北人候鳥一般千里迢迢去海南過冬,去時機票價格最貴,春天又在機票價格最高的時候回來的狀況,黃福水認為,“智能溫室里四季如春,十幾萬平方米,老人們既可以在里面遛彎,也可以在這里用餐、娛樂,如果能跟康養融合發展,老人冬天就不用去海南了。” 

如今的黃福水正全力打造大慶宏福現代農業小鎮,其設計理念以農業產業為基礎,與自然高度融合,適合宜居的現代農業特色小鎮。項目整體布局以全玻璃覆蓋式農業園區為特色,配套開發旅游產業、養老產業和農產品深加工業,并形成自身的特色生態體系。 

據測算,大慶宏福現代農業小鎮建成后,每年可供應生鮮果蔬30萬噸,鮮花100萬株,吸引游客100萬人次,接待養老5萬人次,新增就業崗位3萬多個。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