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三亞中廖村吃上“旅游飯”
2019-09-03
來源:北國網
海南三亞中廖村美麗鄉村游學季正在進行中,這是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體驗“美麗鄉村”的一扇優美窗口:由廢棄民居改造而成、充滿書香氣息的村上書屋,大力神、椰殼怪、檳榔族等卡通形象繪制的涂鴉墻;由原有黎族舊宅改造而來的黎錦閣等民宿掩映于椰林之中;主打黎族農家菜的“先有雞根據地”土菜館有原汁原味的舌尖鄉愁;極具海南黎族特色黎陶制作體驗的非遺學堂;或是來到木屋工坊,體驗黎族特色木藝制作;在黎家小院、中和湖上演的等黎家歌舞表演更是游客不能錯過的精彩節目——身穿傳統民族服飾的歡樂舞者,他們都是中廖村的黎族村民。在過去,這些表演以往只有重要的節日才能見到,而現在,他們有更多的展示自己民族特色的舞臺。華僑城的到來,不僅帶給他們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也讓他們在自家門口就能吃上“旅游飯”。
中廖村身穿傳統民族服飾的歡樂舞者
匠心獨運,實踐鄉村美學
中廖村,是華僑城以“文化+旅游+城鎮化”模式重點開發的一個少數民族村落。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網站公示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中廖村入圍其中。這不是中廖村第一次榮獲美譽,作為三亞首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先后獲評“2016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等稱號。
華僑城美麗鄉村項目中廖村
文化是“人化”與“化人”的過程,看似匱乏實則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需要匠心獨具的開發運營,缺乏文化內涵的美麗鄉村不可持續,華僑城集團將海南當地世代形成的風土民情、鄉規民約、民俗演藝等進行深度發掘,讓人們可以體驗到農耕活動和鄉村生活的美好,鄉村中的一段溪流、一座斷橋、一棵古樹、一處老宅、一塊殘碑都有訴說不盡的故事。
鄉味、野趣是游客走進中廖村的第一印象,這鄉野味道已經嫁接融合了本土文化特質和現代生活的時尚舒適:精品小酒店的設計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室內裝飾材料采用海南最常見的火山石和竹子,很有海南風味;帳篷客房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在椰林之中能夠仰望星空,有設計的美感,又趣味十足;14公里長的彩色騎行綠道滿足各個年齡的騎行愛好者,沿途的田園風光以及豐富植被讓騎行旅途變得美不勝收,處處體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人與自然相處的和諧。
這就是華僑城集團對美麗鄉村匠心獨具的運營,創想為根,因地制宜進行布局產業,挖掘區域傳統文化,探索民族的特質和風采,在中廖村深度挖掘黎族歌曲、舞蹈,還有黎陶、黎錦等傳統民族手工藝,通過一系列的梳理整合,展現出中廖村新的黎族風尚、新的文明精神,從中挖掘出能打動人心美麗鄉村的記憶,構建美麗鄉村的真諦。
黎錦傳統民族手工藝制作
實踐美麗鄉村全域旅游模式
“以前村子可以說是‘臟亂差’,圍墻破破爛爛,村民隨地吐痰、亂丟垃圾。”中廖村村民蘇深耀曾這樣感嘆。2017年4月,華僑城集團與三亞市吉陽區中廖村委會就產業合作開發達成初步意向,并簽訂《美麗鄉村產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兩年來,通過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廖村不僅環境面貌得到大幅改善,村民的精神風貌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如今,行走在中廖村內,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綠樹繞岸、碧水潺潺……竹籬笆和檳榔樹環繞的黎家小屋,富有海南特色的黎族圖騰、色彩絢麗的文化墻相得益彰,鄉村的恬靜風景如詩如畫。
富有海南特色的黎族文化墻和身穿傳統民族服飾的黎族村民
通過房屋合作出租、村民優先安排務工、深度合作股權分成等形式,不僅給予村民施展才藝的舞臺,還讓村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產業興旺”的真正內涵。現在,在黎家小院內,黎家阿哥阿妹們身著傳統服飾傾情演出,一邊勞作一邊歌舞,展現黎族人民多彩多姿的日常生活,阿叔用鼻蕭演奏獨特黎族音樂,已過花甲之年的黎族阿婆席地而坐織黎錦。村口的阿婆自家的綠皮雞蛋、山蘭酒、中廖鵝、百香果、咸菜等產品也成為了“中廖黎物”系列特色農業產品,深受游客和食客們的喜愛,供不應求。
在中廖村土生土長的蘇英暖在兩年前還是三亞一間超市的收銀員,聽聞家鄉的“蛻變”后,決定回鄉并成為了一名講解員,而村民蘇深耀不僅成為了央企員工,更是在工作之余自學繪畫,把這好山好水好情懷畫成了簸箕畫,成為了游客喜愛的靚麗風景。中廖村很多年輕人在家鄉找到了自己發展的位置,為鄉村永續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因此,當華僑城遇見三亞這片熱土,關于創想的畫卷,便從三亞中廖村的黎鄉椰韻出發,逐漸在三亞馬嶺村的海洋風情,三亞文門村稻田哲學,三亞南山村的禪修生活,海口潭豐洋的萬畝濕地;在云南烏龍古漁村的遺址保護、宜良九鄉的喀斯特地質奇觀、騰越傳統古村落核桃園、景宏小普希的基諾民族文化村等鋪展開來,如一道星光劃過夜空,點亮了美麗鄉村的華僑城版圖。
華僑城文化旅游節 美麗鄉村的歡樂綻放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建設最廣袤、最基礎的部分,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依托于“美麗鄉村”打造的文旅產品,將歡樂和自然進行深度鏈接,內容豐富,在四川黃龍溪古鎮旁邊的“歡樂田園”,創新打造了川江草海、錦城花島、古佛花溪、武陽茶谷、七彩森林、大河梯田、鹿溪牧場等七大主題區域,讓人們在歡娛中“認識鄉村”、“探索農業”、“享受田園”,是對整個川蜀田園文化生活的全景體驗。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的“小涼帽農耕文化節”正在進行中,在耕種的辛勞與樂趣之間,體會客家人“耕讀傳家”的理念;還可以了解繪本、木工、非遺體驗-皮影、面塑的制作過程,體驗傳統手工藝與傳統文化的魅力;在7都116的巷子市集,活字印刷、手磨豆漿、手工印染、草帽涂鴉的知識點和趣味多多,豐富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藝術想象力。
另外,在深圳光明小鎮·歡樂田園繼向日葵花海刷屏后,15萬平方米的稻田藝術景觀即將于9月驚艷亮相。同時,匯聚全球頂尖的現代農業種植技術,引進眾多田園體驗項目,對不同年代的“鄉愁”記憶進行重塑。
深圳光明小鎮歡樂田園
華僑城秉持創想精神,不斷探索符合發展美麗鄉村的全域旅游模式。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美麗鄉村”文旅產品為人們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歡樂圖景,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將現代與復古、傳統與新意、民族與國際相融合,為游客們展現出富裕的、有文化特色的、精神面貌不一樣的當代中國美麗鄉村。讓游客感受到鄉野的氣息,文化的滋養,又能享受現代生活的便利,歡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