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出行:景區 騎行的2.0體驗
2019-09-01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當城市里的共享單車漸漸成為大家習以為常的出行方式時,記者最近在浙江杭州西湖、臨安青山湖也看到了共享單車與景區的和諧存在。漫步或騎行在濃蔭遮蔽的綠道上,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重拾“慢生活”的節拍,是共享單車帶給市民和游客的直觀感受,事實上,共享單車一直在前進。在近日舉行的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哈啰出行發布了迭代升級的智慧系統“哈啰大腦2.0”。據介紹,基于哈啰大腦2.0,哈啰出行進入兩輪全業務生態智慧運營階段,在車輛投放智能規劃、車輛智能調度、運維人員智能派單等各環節實現全鏈路運營決策智能化,以達到運力在時間、空間與需求上的最優匹配。
享受景區騎行
在浙江,綠道改善了人居環境,傳播了低碳理念,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習慣。青山湖綠道全線貫通后全長42.195公里,這套與國際馬拉松長度一致的環湖線路一亮相吸引了不少跑步愛好者來此打卡,除此以外,因為青山湖景區引入哈啰出行旗下共享景區車業務進行綠道騎游的統一智慧管理,騎行也逐漸流行起來,且頗受歡迎。現在,綠道入口處和各個觀景平臺附近,一排排帶頂篷哈啰共享單車整齊停放著,有雙人騎行的,也有可供三到四人騎行的,只要輕松掃碼,就能享受到騎行之樂。
“從2018年12月進入景區到現在,青山湖景區游客累計騎行時長已超47836.8小時,騎行超65232人次。”哈啰出行浙江區相關負責人趙云峰說,“我們基于不同的項目類型,會投放不同樣式的車輛,重點是景區親子車(3人)、家庭車(4-6人),未來還會有助力車、游船等不同類型的出游產品匹配不同景區的場景游樂需求。”
不僅是在青山湖,臨安市投資11億元、全長13.2公里的飛云江綠道,自2018年國慶小長假進駐哈啰景區車以來,也形成了政府出資(農村觀光綠道建設) 哈啰出行(智能化、標準化產品服務) 村民人力運維(就業增收 股東分成) 的合作共贏模式。此外,在江西南昌瑤湖郊野森林公園,今年五一小長假哈啰景區車入駐后,僅5月單月騎行收入就相當于景區此前一年的景區騎行業務營收。
截至目前,哈啰出行已進駐全國包括青海湖、香格里拉、神農架、稻城亞丁、仙女山等將近340個景區,覆蓋120余座城市,其中覆蓋5A級景區30個,4A級景區50個。游客年度騎游平均時長已超61.56分鐘,全年景區騎行公里數達640萬公里。哈啰景區出行產品服務,不僅獲得了游客體驗贊賞,更提升了景區的管理效率和品牌形象。在積極倡導綠色出行的背景下,推動景區智慧升級,推動國內全域旅游建設加快落地。
實現即停即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青山湖景區早期也曾考慮引入傳統自行車私人租賃。但因私人租賃點位繁多、雇傭人力成本高,且容易帶來車輛收費不透明、人員管理負擔重等一系列管理亂象,致使景區管理方望而卻步。“與傳統的私人單車租賃模式不同,借助大數據,我們的線路覆蓋面更廣,有利于盤活旅游線路。像周末節假日、節慶這類游覽高峰期,根據熱力圖就可以指揮游客分流,既規范景區秩序又保障了游客安全。通過智能車輛硬件的物聯網技術,藍牙道釘規范停放,現在青山湖景區投入的200輛共享景區車,只需2名人員就實現了在高峰期也能便捷民眾‘即停即景’的騎游訴求。”趙云峰說。
哈啰出行為什么會想到并可以在景區這類文旅市場去開辟這樣的模式和服務,哈啰出行全國景區業務負責人王玉才告訴記者,“因為我們在城市已經有了成熟的精細化運營經驗,所以也具備為國內景區提供綜合出行解決方案的基礎能力。”
而在智慧景區的打造和升級上,王玉才認為,如果僅依賴“門票經濟”,顯然不可持續,“對于90后乃至00后一代的年輕群體,他們需要更多新的符合時代需求的產品、服務、內容來豐富游玩的體驗和感受。除了基礎設施的優化改造,在原有景點、基礎設施基礎上去尋求突破,都是景區需要考慮的事情。”
據悉,哈啰出行之前還曾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首個“哈啰百美村宿騎游節”,幾十輛景區共享單車和雙人車正式入駐“百美村宿”兩個試點村莊:河南省臺前縣姜莊村和河北省淶水縣南峪村,幫助貧困村打造智慧出行的文旅新名片,助力鄉村脫貧事業,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
關注低碳出行
近年來,哈啰出行也會做各類活動來吸引更多的人關注低碳出行。2018年,哈啰出行持續在全國入駐景區持續發起“蔚藍保衛戰·生態騎游”慢行文旅系列活動及路線產品,聯動數十家知名景區、騎游類景區向游客用戶倡導愛護景區資源、綠色低碳出行的公益環保理念,以積極、正面的企業社會責任形象,深化景區合作,為國內景區賦能。活動還特別招募到來自山西、湖北、陜西、江蘇、江西、河南、甘肅的全國高校公益志愿大學生,作為首批體驗官進行了路線體驗,一同參與到活動來。
據了解,“蔚藍保衛戰·生態騎游”慢行文旅路線產品充分采納和參考青海湖景區相關管理方、當地環保達人及牧民的意見建議,針對周邊環境現狀,設計了一條內含圣湖垃圾清理、荒漠化治理、牧民風土人情體驗的環境友好、綠色騎游的全新文旅產品線路。該路線全程依托綠色低碳、智慧輕便的哈啰共享景區車作為游覽交通工具進行串聯。在具體游覽環節的設置上,路線引入有關青海湖演進歷史、景區環境現狀、沿湖生態鏈系統等多個維度的生態知識教育。同時,游客還在本地環保達人的帶領下,參與了生態林樹木種植、沿湖垃圾清理等公益活動,與牧民共交流、同體驗,深刻感受青海人文、生態環境。“不單單是投車,而是要真正賦能景區,這是我們發起并設計生態騎游文旅新產品的意義所在。”哈啰出行景區業務全國負責人王玉才表示。
“我們不僅僅是一家提供技術、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公司,我們也在通過一些品牌、市場乃至企業社會責任的不同方式去賦能各地景區,幫助景區引流和宣傳,更好地配合景區打開、打造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趙云峰告訴記者,“針對游客垃圾、湖泊保護,我們為原生態為主的類型景區在全國進駐的相應景區發起‘蔚藍保衛戰’。今年上半年我們在一些進駐的景區又持續發起了植樹節、紅鼻子公益節等多種貼合進駐景區性質和需求的主題活動,在游客和景區之間做一些有益、有趣的互動,增強景區的好感度,持續加持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