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游“火熱” 開創發展新局面
2025-03-06
來源:惠東融媒
濱海旅游一直是惠東縣重要名片。今年春節期間,惠東縣濱海游客高達67.66萬人次。近年來,惠東縣全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惠東全縣接待游客約1756萬人次,旅游收入約92.5億元。惠東縣還入選“去哪兒”大數據高星酒店訂單量最高排行榜前10位。
2025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及惠東縣的項目與工作,其中旅游成為人大代表關注的熱點。為全面推動惠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惠東以濱海旅游高質量發展帶和山區農文旅融合發展帶為抓手,探索農、文、旅、體融合發展模式,全力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力爭2025年,全縣全年接待游客達到180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百億元。
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廣東惠東,依托獨特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資源和區位優勢,近段時間旅游市場也非常“火熱”。惠東縣海洋空間廣闊,坐擁218.3公里的海岸線,海域面積3200平方千米,還有著66個大小島嶼、18處大小海灣,灘涂近4萬畝,深度5米以內的淺海13萬畝……豐富的海洋資源,是惠東縣打造百億級旅游產業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惠東縣濱海旅游快速發展,初步形成巽寮灣、雙月灣、范和灣、考洲洋等四大濱海旅游景區,成功打造雙月灣觀景臺、礁石酒吧、一滴水圖書館等網紅打卡點,吸引了眾多香港、澳門等地游客前來體驗,也帶火了當地的“民宿經濟”。
同時,惠東還著力推動海島風情游、海岸風光游、生態休閑游等產品業態,將濱海漁業文化貫穿于旅游產業各環節,形成了巽寮媽祖文化節、平海文化藝術節、惠東漁歌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
除了優越的自然景觀資源外,以歷史人文為特色的紅色資源,是惠東旅游產業里的一支“潛力股”。作為海陸豐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惠東全縣擁有160多處紅色遺址,均已納入紅色革命遺址名錄庫。其中,列入“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名錄”的紅色遺址有48處。近年來,惠東正著力將紅色資源打造成為精品旅游線路,轉化為增收致富的教文旅產業。
這其中,紅色文旅是就是重要的一方面。“立定‘紅色+’發展模式,加強紅色產業科學規劃,開發紅色旅游景區、精品線路、研學旅行線路,研發紅色文化創意產品,延長紅色旅游產業鏈,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紅色旅游品牌?!被輺|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惠東還將探索跨地區旅游合作,將紅色旅游資源與全市及“海、陸、紫”之間的旅游資源有效整合,形成若干條連線、連片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今年,惠東縣將全力完善旅游配套設施。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海上航道+旅游風景道+城市綠道+休閑游步道”的規劃建設為重點,構建快旅慢游自由切換的旅游交通網絡體系,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場秩序監管和旅游環境整治,規范沙灘和海上管理,加快推進稔平半島擁堵點治理工作,強化旅游行業自律意識,把旅游秩序規范管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持續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交通環境、安全環境和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