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文體聯動豐富 文旅“上海熱”
2025-01-07
來源:央廣網
今年以來,全球刮起中國旅游風,上海當仁不讓成為“中國入境游第一站”。據上海邊檢統計,截至11月30日,今年上海口岸入境外國人數量超過400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入境外國人數量位居全國空港首位。同時,在各類榜單中,上海經常成為境外游客入境TOP1目的地。2025年伊始,滬上文旅市場呈現活力四射、持續繁榮的景象,入境游客與上海市民共同開啟上海新年旅游市場“開門紅”,解鎖文旅新體驗。
隨著中國不斷優化免簽政策、提升入境效率、完善移動支付,絕大多數景點實行免預約,“China Travel”吸引力持續提升。在滬上景區和街區,“打飛的”來短期旅行的國際游客明顯增多。
政策紅利,讓境外游客更愿意來中國。攜程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超130%,前十大主要客源國中,除了美歐之外,還有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其中,享受免簽入境政策的泰國、馬來西亞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4倍多,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同比增長2倍多。
攜程集團數據顯示,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我國入境游整體訂單同比翻倍,其中來自韓國、日本的入境游訂單分別同比增長215%和145%。上海是入境游客最偏愛的跨年目的地之一。
在線下,各部門也攜手打通信息“最后一公里”。位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從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等方面為外籍人員提供便利化服務。與之相距不遠的上海旅游咨詢服務中心,中文、英文、韓文、日文等多語種指南手冊持續更新,將最新的文旅資訊提供給剛入境的旅游者。
在海外社交平臺上,上海有個很有意思的標簽:“最適合外國人去中國的‘新手村’”。原因有二:一是上海的服務便捷,“新手”容易“上手”;二是上海魅力無限,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體驗。
在服務上,上海本來就很國際化,而且不斷堅持優化完善。去年新增布設3.6萬臺外卡POS機,今年7月地鐵新增行李自助寄存服務,9月浦東機場啟用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為境外旅客提供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等服務……
在內容上,上海的經典和個性路線豐富多彩。從大數據看,外灘、豫園、陸家嘴“三件套”是境外游客心中必去的景點,特別對首次來滬或者時間并不充裕的游客來說。此外,朱家角古鎮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景點,讓境外游客可以感受現代化城市和傳統文化古韻的有機融合。
中國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滿意度專項調查顯示,超六成受訪者將體驗中國文化作為來華旅行的主要目的,美食、保健、購物等也是來華游客的主要體驗內容。
不僅是傳統旅游觀光景區,博物館、科技館、藝術和復古市場以及那些能體現上海乃至中國高速發展的資源都將迎來更多游客。與游客“雙向奔赴”的是,上海文旅資源供給持續豐富。“上海國際中轉旅客半日游”項目自2024年上半年啟動以來,已接待超過4000名外國游客,超九成游客給出了“非常滿意”評價。多用途預付費卡“Shanghai Pass”推出,其支持的文旅場景日益增多。上海旅游節、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1)中國大獎賽等文體旅商展活動,吸引游客紛至沓來。上海全新升級的一日游、兩日游乃至六日游線路及產品,精準滿足不同客群需求。
上海還與多地開展合作,聯袂呈現中華傳統文化。自2024年9月20日至2025年1月3日舉辦的“何以敦煌”敦煌藝術大展吸引海內外游客達30萬人次,實現文創收入突破千萬元。
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紹,自2025年元旦至春節期間,上海有百余項非遺體驗活動將拉開帷幕,遍布16個區,預計各類文化活動會進一步豐富,滿足中外游客不同文化“味蕾”。
“一座好的旅游城市,首先經得住本地市民日常的審視。”此輪“China Travel”中,入境游客呈現旅行方式散客化、目的地小眾化、體驗內容生活化等特點。游客眼里的風景,與本地居民的真實生活狀態密不可分。
在上海市中心的烏中市集,整齊碼放的鮮果鮮肉攤位、飯香四溢的小吃店,讓國外游客沉浸在溫馨的“煙火氣”中,還能使用現金支付。
徐家匯書院的少兒區裝飾色彩明快,孩子們圍著放滿書的矮柜席地而坐、愉快閱讀。少兒區外的過道上,拖著行李箱的國內外游客輕輕經過,用手機、相機留下圖書館精妙的建筑設計和斑駁光影,跟隨志愿者了解上海徐家匯區域的“前世今生”。
打造100個兒童友好城市閱讀新空間、新增30座城市公園24小時開放、新建改建60座口袋公園、完成100個公交站臺適老化改造、新增30個社區長者食堂、升級改造80家標準化菜市場……這些既是2024年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也從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海內外游客的“City Walk”選擇、提升他們探索城市便利度。外國人“邂逅”本地百姓生活,看到一座“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養老服務,年輕人能有更多發展機會”的朝氣蓬勃的城市。
與此同時,上海這個璀璨靚麗的“東方明珠”,為游客提供了很多適合“曬”的場景。今年首屆上海國際光影節舉辦,那些美輪美奐的建筑,霓虹閃爍的“一江一河”,讓境外游客紛紛“曬”到網上。海外社交平臺一下子多了很多上海流光溢彩的照片和視頻,獲贊無數。翁瑾認為,能否拍出炫酷的照片,是人們在社交媒體分享與否的關鍵。上海恰恰是個“很出片”的城市。以城市為舞臺,為游客創造各種“打卡”場景,就能吸引更多人來上海看一看。
對境外游客來說,到了上海,只是邁出探索中國的第一步。上海國旅加入國際商旅聯盟,為在滬外國人開發都市旅游項目,上架了多條線路,既有上海一日游,還有到舟山、杭州的線路。這些探索,讓上海這個“入境第一站”,源源不斷引流給“下一站”,從而進一步帶火中國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