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影院|麻豆二区精选视频分享-麻豆社区-麻豆久久久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潛山市搶抓發展機遇 開辟“旅游+”新玩法

2024-10-24

來源:金臺資訊

金秋的潛山,遍地斑斕,滿目皆景,游客紛至沓來,文旅市場十分熱鬧。今年“國慶”假日期間,潛山市共接待游客近44.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20.81%30.84%。潛山文旅交出的答卷也十分亮眼,1-9月該市共接待游客1274.5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00.9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15%20.23%

去年以來,潛山市搶抓“大黃山”發展戰略機遇,實施“文旅登高”行動,不斷豐富產品供給,積極培育文化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全面激發文化旅游市場消費活力,讓潛山文旅“吸睛”又“吸金”。

開辟“旅游+”新玩法

在大黃山建設的新起點上,潛山市積極營造旅游發展新場景,開辟“旅游+”新玩法,助推旅游市場蓬勃發展。

930日,2024國際生態拉力杯(中國站)2024大黃山國際生態汽車拉力賽安慶賽段正式比賽在潛山市舉行,80名國內外知名車手駕駛國產新能源汽車,從天柱山地質博物館出發,經美麗的環天柱山線路,到達皖水余井大橋終點,競技全程70公里。

開賽前夜,潛山市還舉辦了文旅產品推介會,向參賽車手及嘉賓推介潛山,把賽事活動的“流量”轉化為文體旅產業的“留量”和“增量”。近年來,潛山市持續開展“跟著賽事去旅行”系列活動,成功舉辦各項國內國際賽事,打響了潛山市高端體育賽事品牌。同時,豐富多元的體育賽事活動,也推動了山地越野、攀巖漂流、高山滑雪、低空飛行、長板速降、滑板運動、溯溪越野等蘊含運動元素的旅游新業態不斷涌現,吸引了更多人從“參加一場賽”轉向“玩遍一座城”。

作為潛山市的龍頭景區,天柱山景區也在不斷推出新場景、打造新玩法。隨著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天柱山作為游戲中的重要取景地之一,受到了廣大游戲玩家和游客的熱烈關注。國慶假期,天柱山景區推出了“黑神話悟空”主題角色扮演互動活動,活動精心挑選了《黑神話:悟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角色他們以生動的角色扮演形式與游客們近距離互動,讓游客仿佛置身于游戲世界中。該景區還推出了夜游天柱山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國慶假期,天柱山風景區接待游客21萬人次,門票收入1540萬元,同比增長16.8%55.75%

重點景區人氣爆棚,鄉村旅游也備受青睞,尤其是藏匿于青山綠水間的“村咖”,更是成為了“頂流”。“國慶假期,日均游客達2.5萬人次,總計營收22萬元。

這些開在稻田里、山谷間的咖啡館,也為鄉村帶來了流量,推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發展。國慶假期,在潛山市王河鎮,田野咖啡打卡點日均游客達2000余人次,其旁邊的大楓樹、舒景佳園民宿日日滿房,國慶期間餐飲民宿收入超30萬元。在水吼鎮天柱村萬山民宿集群,根號咖啡和暮遲樂隊入駐民宿群綜合配套服務中心,為游客增添了新的休閑業態。國慶假期,萬山民宿集群入住游客爆滿,一房難求。

潛山市按照“微景區、小投入、聚流量”思路,用一杯咖啡連結鄉村與城市,會同鄉鎮打造南北咖啡痘姆(喜州版)、王河(巴厘島版)、鹿鳴谷、大地茶咖等鄉村旅游打卡點。這一獨特的鄉村新業態也正成為鄉村旅游的新亮點和文化消費的新寵兒。

多元融入大黃山建設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強調,要加快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作為“大黃山”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潛山市將聚力文旅“登高”,做強全域旅游,建設全景潛山,力爭全年留宿游客增長30%以上。

潛山充分整合境內旅游資源,以天柱山為核心,以潛河、皖河為兩翼,以“高山流水”風景廊道為主線,著力打造環天柱山鄉村旅游綜合度假圈。天柱山文旅集團,統籌開發全市文、旅、鄉、林資源。聚焦文旅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啟動龍潭河景區、環天柱山鄉村旅游度假區、天柱山入口片區、皖水流域綜合開發、和美舒州、天寧寨-龍井巷歷史文化街區等系列重大項目,續建、新建和計劃開工項目共34個,總投資額超100億元。以天柱山為龍頭、輻射全市173A級以上景區和58個景點的“大天柱山”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加速形成。

潛山強化國際視野、對照國際標準,打造天柱山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形成引領區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核;同時,結合四宜特色村莊理念,在水吼、天柱山、龍潭環天柱山景區的民宿集群,大力發展休閑康養度假配套業態;在痘姆等鄉鎮按照“微景區、小投入、聚流量”思路,圍繞休閑度假、生態康養、文化體驗、現代服務等,邀請專業機構對區域進行整體策劃,推出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推進數字游民社區建設,營造鄉村旅游濃厚氛圍;在城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圍繞夜游、夜購、夜娛、夜食、夜練、夜讀等夜間消費體驗活動,加快推進天寧寨-龍井巷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培育多元化夜間消費業態,實現“日游天柱、夜游皖城”。

潛山將依托大黃山帶來的大IP、大機遇,搶抓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實施“文化、科技、金融、生態”賦能,促進“文旅、鄉旅、林旅、山城”融合,做精產品、做足特色、做優服務、做大規模,全力推動潛山文旅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