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文化加快融合 實現“0到1”創新
2024-09-02
來源:大眾日報
茫茫微山湖,正成為濟寧轉型發展的一張“王牌”。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微山縣游客接待量超過50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0%。微山湖旅游區晉升國家5A級景區以來,微山文旅面貌煥然一新,不僅好看、好吃,還更好玩。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一直以來,以“紅、綠、古”著稱的微山湖文旅如歌中所唱,自帶“文雅”氣質。8月24日夕陽西下,微山湖一改“靜悄悄”的“角色設定”,水岸之間躍動起青春的氣息——一場歡活動在微山島溝南村的草坪上熱鬧開場。電吉他代替了土琵琶,新曲風吹走了老旋律,年輕人以自己的方式親近自然、致敬經典,潮派新流融入清風,在平靜的湖面上蕩開層層微波。
年輕人是文旅消費的新動能,要想抓住他們的心,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體現為創新發展各種旅游業態。微山湖自然風光和文化融合步伐在加快,這是“0到1”的創新。微山湖區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孕育了叱咤風云的鐵道游擊隊,而且是抗日戰爭時期華中到延安的重要交通站點。在微山島中心位置,建設了鐵道游擊隊紀念園,成為當地標志性旅游景點。此外,借力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微子文化苑。微子是殷紂王的同母庶兄,微子墓位于微山島,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微子文化苑坐落在微山島東部微子中路,園內有三仁殿、望湖塔、目夷君墓,和微山湖生態荷園在一條中軸線上,登上望湖塔,可以一覽大湖風光,俯瞰舟楫如梭的運河盛景。這樣在一個微山島上,歷史人文、自然風光、休閑娛樂要素“富集”,文旅融合嚴絲合縫。
長了“玩心”的微山湖變得更加不拘一格。中國風的油紙傘披上了西式白紗,濃香撲鼻的摩卡配上了地道的荷葉茶,剛剛出水的湖鮮擺上了燒烤架……走進島上一處名為“大舍小瓦”的民宿,各種“混搭風”中透露著股股新鮮氣息。“端莊賢淑中多了一份俏麗活潑。”一墻之隔的一把馬扎上,美術專業在讀研究生吳佩軒一邊寫生一邊自語。畫板上,湖中荷花呼之欲出,落日余暉灑下,為之增添了些許韻味。
不否定原有風格,不推翻本來氣質,而是換一種方式更好地表達景區主題,讓更多人愿意來玩、玩得暢快。立足景區特色,從游客需求出發,以更新的方式表達微山湖的美。今年以來,微山縣舉辦微山湖荷花節明星演唱會、環島馬拉松、機械未來水世界超級音樂節、清微“醉”有約city音樂節、炫彩歡樂跑等542場文旅體活動,帶游客玩轉微山湖。
新思路吹來新風氣。如今在微山湖旅游區,游客可以把漁家菜擺上游船,劃入藕花深處,邊親水賞荷,邊品湖鮮、喝啤酒;可以帶孩子到紅色征途體驗區,化身小八路,體驗壓蘆席、踹豆扁、唱紅歌、渾水摸魚等趣味項目;可以乘小火車在13.14公里的環島路上暢快兜風,享受大湖獨有的浪漫;還可以躺進“漂”在湖面的船塢客房,夜觀星河、蟲鳴入夢,與生態美景融為一體。
游客的松弛感背后,是管理服務上的緊張弦。一方面,微山縣成立假日旅游工作機制,公安、交通、文旅、市場、執法等13個縣直部門常態化開展聯合執法,建立投訴的快速轉辦機制。縣委常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景區管理運營存在問題,分析游客意見建議,制定改進措施。同時,綜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出“最美微山湖”“云游微山湖”小程序,打造集預約購票、信息查詢、在線咨詢等于一體的“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一部手機游微山”。
文旅康養作為微山縣聚力發展的五大百億級產業之一,是推動微山縣轉型發展的重要路徑。近年來,微山縣不斷建項目、增業態、優服務,以改革創新驅動文旅高質量發展。以微山湖旅游區、南陽古鎮景區為南北支點,以老運河為城市軸線,串聯渭河水街、運河里、獨山島等景點,推出5條環微山湖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構建微山旅游“2 1 N”格局。今年1—7月份,微山縣游客接待量超過50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0%。
微山湖旅游業對魯西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微山湖的文旅融合發展,承擔著為資源型城市發展探路的使命。值得注意的,微山湖旅游發展不是孤例,棗莊臺兒莊古城已經初見崢嶸。環微山湖區域面積大,涉及的范圍和人口廣,文旅融合發展值得期待,打響“微山湖”這張“王牌”,將對魯西產業轉型帶來深遠影響,為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先行區建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