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新引擎” 凸顯順慶吸引力
2024-08-23
來源:南充新聞網
張瀾紀念館、羅瑞卿紀念館提檔升級,清暉閣開門迎客,李家鎮李花節、西山電音啤酒節等系列文旅活動多點開花……據有關部門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順慶全區共接待游客981.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9.69億元。
區委七屆八次全會提出實施文旅產業升級賦能行動,將深入實施景區建設改造提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特色文旅品牌塑造、市場主體活力激發、文旅消費釋潛擴容、文旅服務提質增效、要素保障集聚支撐系列攻堅行動,不斷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塑品牌凸顯文旅產業吸引力
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擦亮綠色這一鮮明底色。順慶區清泉壩橋下的“嘉陵綠浪”風景綠道,混凝土橋墩被繪上了個性化彩繪,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一邊是嘉陵江岸優美的自然風光,一邊是橋下彩繪的大海、浪花、天空等場景,沿著長廊往里走,足球館、籃球館、乒乓球館、滑行區、攀巖區等映入眼簾。
“嘉陵綠浪”從建設初期便吸引了大量市民關注,開放以后迅速成為了網紅打卡點。清泉壩橋下空間以體育健身設施、場地為主,兼具臨江停靠及游憩功能。“嘉陵綠浪”是嘉陵江風景綠道順慶段的一部分,也是宜居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嘉陵江風景綠道順慶段全長19.5公里,按照“環山、順水、沿城、連景”設計理念,打通斷點,連接城市景觀。全線按照地理環境分為都市休閑、親子活動和臨江游樂段。設計融入青春創意、體育健身、節慶活動、文化感知、消費場景、兒童游樂、生態體驗七大功能,植入江畔旅游、綠道騎行和燈會三大引爆點。
推進嘉陵江風景綠道建設是南充市建設國家文化旅游度假區的重要抓手、有力支撐,是順慶區貫徹落實市委相關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更是實現順慶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綠道全線打通后將在文旅融合、生態環境保護、城市品質提升、社會民生改善、區域協同發展、城市品牌塑造、健康生活推廣等提升城市軟實力和競爭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不僅為南充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添磚加瓦,也將大大提升城市品質和市民幸福指數。
強提升打造文旅產業“新引擎”
西山風景區位于南充城市西部,西山諸峰綿延,宛如一道綠色屏障,環抱市區西面,西河從山腳緩緩流過,形成山水城相依的良好自然景觀。
隨著西山風景綠道投入使用,市民多了一個享受“慢”生活的好去處。西山風景綠道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進行改造的項目。項目總長6.5公里,借用原有道路和原規劃的森林防火通道,形成環繞開漢樓景區的綠道,并與西河邊市政綠道系統相連。可從城區沿西山綠道行至山頂,俯瞰南充主城區,如畫城市美景盡收眼底。
西山風景區作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也是“三國文化探源游”的目的地。去年以來,西山風景區實施了“雙創”補短板項目,項目建設包括萬卷樓景區展館布展、修護開漢樓、生態停車場建設、智慧景區綜合平臺整合提升、景觀建筑(小品)維修翻新等。
萬卷樓四面有門,門門有聯,聯聯有韻。三個展館,分別以陳壽生平、《三國志》主要內容及其影響、三國文物精品和藝術珍品為主要內容。館內收集史料2000余條、藏書1萬余冊、文物500余件。四壁為彩繪的十六幅以《三國志》史實為內容的三國壁畫,南北廊軒中是以《三國演義》故事為內容的仿漢代拓片型的線刻壁畫,以及各地書法名家為萬卷樓創作的書畫楹聯。
沿萬卷樓梯步而下,陳壽舊居庭院低回,望樓高聳。舊居摸擬了魏晉時期耕讀型家庭的室內陳設,展現了陳壽家世,以及陳壽在家鄉二十七年勤學敬業、篤志修身的生活情景,是三國文化尋蹤探源的必覽之所。與陳壽舊居相望的譙公祠,是為紀念陳壽的老師譙周而修建的祠堂,有大門、廊軒、正殿等,占地300余平方米,殿宇軒昂,綠樹掩映,古樸莊重。
而開漢樓位于石材山頂,既是南充歷史文化富集區,又是登高望遠、鳥瞰南充城市全貌的觀景臺。據了解,開漢樓高40余米,共6層,全框架塔形結構,漢代風格,屋面采用青灰色琉璃瓦,樓面逐層收分,每層均有走廊環道,木作門窗,底層漢白玉欄桿相圍。樓前紀信將軍雕塑英武神勇,廣場全青石地板和青石欄桿。
促融合解鎖文旅產業“發展密碼”
帳篷、野餐、燒烤……聽鳥叫和蟲鳴,享受愜意戶外生活。順慶區新復鄉七坪寨景區的露營地里,星星點點的帳篷、天幕在草地上錯落排開。帳篷邊的折疊桌椅上擺放著熟食、水果、飲料等。除了七坪寨景區,順慶區搬罾街道的漁耕源農場也成了市民體驗鄉村生活、親近自然的另一選擇。離開七坪寨景區,行駛半個多小時就抵達漁耕源農場。
觀光農業是一種新型農業發展模式,不僅可以從傳統農業產業延伸拓展出采摘和科普等項目,還可以成為學生們的勞動教育基地。漁耕源農場緊鄰順蓬營一級公路,占地面積320畝,著力打造具有農村特色的休閑度假區,除農產品種養殖區外,園區還配套建設有兒童游樂區、農耕文化教育區、團隊拓展區,活動項目包括燒烤、垂釣、CS等,是集休閑、教育、采摘、體驗、度假于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綜合體。
七坪寨、漁耕源農場只是順慶區深度挖掘鄉村振興潛在資源的縮影。近年來,順慶區始終堅持產業打底、農旅融合,突出以“三村兩園”為代表的特色農業項目打造、品牌創建,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體驗式農業,培養壯大具有持久市場競爭力的現代農業園區和特色產業基地,進一步增強內生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以產業支撐作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后盾,文化影響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供給力、產業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
順慶區共建成了搬罾漁耕源、錦繡田園、漁溪現代蔬菜產業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15個,其中創建市級園區2個、區級園區5個,培育在建省級園區1個,園區集中連片發展產業5萬余畝,年綜合產值超5億元。順慶區還先后被確定為“國家首批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范區”等。通過持續升級文旅設施,挖掘旅游資源,順慶文旅產業發展一定能夠迎來生機勃發、欣欣向榮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