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下放飛“紫色夢想”
2024-08-12
來源:國際在線
第四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8月9日至11日舉辦,展會匯聚了來自多個國家的421家參展商。
在“中國葡萄酒·當驚世界殊——好酒源自好風土”主題下,葡萄酒生產商和愛好者齊聚一堂。國際葡萄和葡萄酒組織總干事約翰·巴克、全球葡萄酒旅游組織主席何塞·安東尼奧·比達爾等知名人士也參加了博覽會。
第四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大賽暨第二屆布魯塞爾“馬瑟蘭”國際葡萄酒大賽同時舉行。各國專家對1200多款葡萄酒進行品評,創下了參賽葡萄酒數量的新紀錄。
昔日曾是荒漠的地方,如今已建成中國規模最大的葡萄酒產業。戈壁灘變成了葡萄園,旅游、生態和就業也隨之蓬勃發展。
寧夏地處中國西北,位于黃河中上游,面積6.6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近年來,寧夏依托自身地理生態優勢,著力打造更多年輕化、時尚化消費場景,讓旅游產品更具活力。
短短40年間,寧夏就成了亞洲葡萄酒的主要產區,當地目前已建成酒莊130家,每年生產約1.4億瓶葡萄酒。
寧夏產的葡萄酒在國際大賽中獲得過1700多項大獎,出口到約4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寧夏與世界對話的“紫色名片”。在拉美社記者走訪的幾家酒莊,釀酒師們展現出對釀造完美的高端葡萄酒的渴望。
而作為葡萄酒與旅游業協同發展的一部分,寧夏的酒莊每年會接待約300萬游客,帶來約400億元人民幣的綜合產值。
在賀蘭山另一端的圖蘭朵葡萄酒小鎮,依托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核心產區的區位優勢,探索出一條文旅融合的發展之路。小鎮打造“葡萄酒+”全業態體系,發展形成從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到葡萄酒文化旅游度假的全產業鏈,與賀蘭山巖畫、鎮北堡西部影城、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等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項目形成聯動,深度融入傳統文化及旅游特色,與周邊酒莊共同促進賀蘭山東麓區域打造成為國際葡萄酒文化體驗度假勝地。葡萄酒小鎮團結各族村民同致富,全年展藤、采摘、埋藤、綠化用工約1萬人次,為周邊村民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石炭井位于寧夏賀蘭山北段腹地,轄區面積35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7.6平方公里,素有賀蘭山“百里礦區”之稱,是寧夏煤炭工業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隨著中國能源戰略重心轉移,石炭井常住人口急劇減少,但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學校、醫院、商店、街路、火車站等“全國少有,寧夏唯一”的完整工礦行政區遺址得以完成保留,為影視拍攝提供了最具真實感的場景,是拍攝現實主義、軍旅生活、懷舊年代、未來科幻等影視劇的“富礦”。
以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為主的精品旅游線路,持續吸引游客前來體驗,年接待人超過20萬。影視產業成為石炭井“化腐朽為神奇”的筆,助力新時代老礦區“涅槃重生”。
影視基地與葡萄酒小鎮的崛起,是寧夏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通過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寧夏正逐步構建起以文化旅游為核心的新型產業體系。這一轉型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經濟效益,更促進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升了城市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