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賦能 “打”出新空間
2024-07-08
來源:南方都市報
7月初,佛山禪城街頭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百余位來自成都、重慶、洛陽等全國多個城市文旅系統的政府、國企、專家和媒體代表如約而至,參與2024年文化和旅游產業賦能城市更新現場交流活動,并在佛山創意產業園、美陶灣、嶺南天地等多個點位進行了調研參觀。
首站走進佛山創產,感受老舊廠區改造升級后的沸騰煙火
各界代表首站走進全國網紅文商旅舊改街區佛山創意產業園,體驗快樂成長文化賦能舊廠區帶來的煙火氣。盡管是工作日的夜晚,佛山創意產業園的大街小巷依然摩肩接踵,舞臺節目精彩紛呈,商家門口大排長龍。在這個文旅部評定的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這些年輕人有的在茶飲店邊打牌邊聽草根歌手街唱,有的在宵夜節里大快朵頤,有的在大牌折扣市集薅羊毛,有的在功夫廣場觀看木版年畫說媒相親,有的在泡泡廣場體驗西瓜龍獅雕刻,有的澤穿起漢服游走在國潮藝術節中……
考察團對此頗感意外,畢竟佛山創意產業園物業是幾十年前的舊工廠,并不是高大上的摩天大樓,并且沒有地鐵和名勝古跡加持,卻能受到如此熱捧,并且客群大部分是年輕人。
而這些場景對佛山創意產業園來講是常態,業態、空間、時間相融合的豐富文旅活動給這個老舊廠區注入了新活力,造就了年輕人的狂歡圣地。
佛山創意產業園位于佛山市中心城區季華四路和佛山大道交會處,由6家舊工廠改造而成,占地約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目前入駐商家、企業1000多家。據第三方統計,當天佛山創意產業園客流量超過8萬人次,穩居佛山商業體榜首之位。
禪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核心承載地。這是一座“能文能武”的城市,千年文脈傳承不息,“佛山功夫”名滿天下。在禪城的發展史上,文化與城市的相融相合、彼此成就從未止步。遠在明清時期,無山無海的禪城成為“四大名鎮”“天下四大聚”之一,靠的是文氣、聚的是人氣,走的就是文商融合的路子。
隨后一天的時間里,代表團還走進了位于佛山禪城的嶺南天地和美陶灣,游人如織的嶺南天地是佛山古鎮活化舊民居的先進代表,美陶灣則遵循尊重歷史遺存風貌的理念,加速將舊廠房、舊倉庫、舊陶工宿舍等改造提升成公共文化設施、文創空間、新業態消費場所等。
7月4日的2024年文化和旅游產業賦能城市更新現場交流活動上,江西省九江市、河南省洛陽市、重慶市渝中區、四川省成都市、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潮州市、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等城市代表分享了各自文旅產業賦能城市更新的探索實踐經驗。
其中,禪城區委書記嚴冰代表禪城區在活動現場作交流發言,用三個“文化”揭秘一個傳統工業城市中心靠文化逆襲的密碼。
第一是以文化之美展開城市新魅力。
把文化作為牽引力從外部推動“三舊”改造,到了這個階段,更多考慮的是“融入”禪城勾勒“一主、兩核、三支、N節點”的嶺南文脈軸線,構建“一老一新”城市框架,把文化嵌入城市肌理,舊城、舊村、舊廠房同步改造,全區75%以上的非工業產業園區由工業遺存改造而來,微藝術空間達到70個。
二是以文化之“潮”喚醒城市新動力。禪城擦亮“十大民俗活動”品牌,承辦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華龍獅大賽、中國陶瓷創意周等國字號省字頭文旅活動,禪南荔合作創建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同時與成都武侯區、長沙天心區、江西景德鎮等國內外城市深化文旅交流合作,禪城非遺文化走向英國和南非。
三是以文化之盛帶動城市新活力。禪城堅持文產融合,佛山造和嶺南風跨界融合,水墨京磚、香云紗“錦繡”瓷磚等收到歡迎,文化軟實力的賦能下,全區高端精密、數字經濟、金融保險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獲評“2023年度活力城區”“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
改革開放后城市迅速發展,作為傳統工業城市的中心區域,禪城面臨很多的挑戰,也有很多機遇,未來的城市更新是否要繼續不斷拓展城市,還是說抓住文產融合的方向,在老舊街區,工業銹帶,古村落等用文化加持去活化和賦能,打造一個新的商業消費場景。禪城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新地方”,未來計劃發展演藝、短劇等6個新賽道,打造4類空間,吸引更多年輕人愛上禪城。
業界如何看待禪城的文旅賦能?佛山創意產業園的茶飲街、25H音樂公園、25H運動公園等產品,構成了一個有生命力的矩陣,把文化產業化,把產業文化化,把文化的力量轉化為商業的流量,這就是佛山創意產業園從舊工廠成長為“當紅炸子雞”的原因所在。
對于禪城一文旅賦能文化更新的路徑,要鏈接更多的未來,不斷更新產品形式、應用模式等,圍繞未來主流的C端的消費群體,結合科技、結合未來尋找與本土文化共生的融合方向。文化讓城市無限可能,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將繼續以文旅賦能,“打”出新空間、煥發新動能、綻放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