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 助推文旅邁上新臺階
2024-04-10
來源:工人日報
智慧旅游讓傳統景區多了新玩法,文旅資源活了起來,豐富游客體驗的同時景區管理更加高效有序。?
“開張嘍!”夜晚,從黃鶴樓公園南門走進園區,伴隨一聲吆喝,《夜上黃鶴樓》在鵝池拉開了光影演藝的序幕。借助鵝池現有景觀元素,演出再現了蛇山上辛氏酒樓的喧鬧。
近年來,數字技術與文旅空間深度融合,催生了諸多智慧旅游新場景。發展智慧旅游,不僅成為各地豐富游客體驗的重要途徑,也讓許多傳統景點多了新玩法,文旅資源逐漸“活起來”。
讓游客從看景到入景
《夜上黃鶴樓》是由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武漢文旅集團聯合黃鶴樓公園共同打造,集實景化、行浸式、體驗型于一體的文化旅游演藝。這一項目通過激光投影、激光動畫、高壓水霧等高科技光影技術,融入藝術表演方式,打造武漢市地標夜游新體驗。
離開鵝池,伴隨兩千多年前的節奏走近詩碑廊,再沿著步道走向崔顥壁和擱筆亭,辛氏沽酒、崔李題詩、岳飛點兵、仙子起舞等沉浸式故事場景一一展現在游客眼前,讓游客從看景到入景,身臨其境地感受黃鶴樓的歷史淵源和雋永意境。
自2022年7月1日起,《夜上黃鶴樓》將原視覺沉浸觀賞升級為游園互動娛樂體驗。園區新增各類限時美食文創市集、互動情景劇等,并根據節慶熱點設計互動內容。
和《夜上黃鶴樓》一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景區發力智慧旅游,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投影等沉浸式體感仿真技術,為游客豐富旅游新場景,解鎖沉浸式視聽新體驗。讓文化資源活動起來,讓旅游場景生動起來,讓游客感動起來,是智慧旅游在推動文旅資源活化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數字技術讓文博場館“活”起來
如今,文博場館也紛紛應用數字技術,讓文物從束之高閣走向“觸手可及”,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敦煌研究院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依托國內文旅行業內首個基于單目視覺SLAM(同步定位與建圖)的AR眼鏡導覽方案,基于AI引擎、圖片識別、3D場景展陳等技術,重現千年敦煌的絢爛文化。
游客為何會有穿越時空之感?通過視覺識別和語音交互,AR眼鏡會自動感知游客眼前的文物和環境,觸發播放AR全息內容,并與現實環境疊加。游客如同穿越時空一般,領略壁畫‘活化’后的鮮活與震撼,在數字科技的賦能下更精準、更清晰地了解洞窟背后的故事及文化內涵。
戴上AR眼鏡,數字導覽員“敦敦”會帶領游客走進莫高窟,指引游客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智慧旅游讓景區管理更高效
近年來,不斷涌現的智慧旅游新產品、新業態,讓游客的體驗更加豐富。如何精準掌握游客需求、監測景區動態、優化參觀體驗?針對這些問題,智慧旅游也在“出招”。在全國許多地區及景區,游客僅需通過一個APP或小程序,就可以實現“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服務。
智慧旅游不僅優化了游客體驗,還讓景區管理更加高效有序。隨著“云上都江堰、數字青城山”智慧景區管理服務體系的打造,游客在人像采集終端處購買門票后,無需身份證或紙質門票,即可“刷臉”直接進入景區;一旦游客在景區發生財物遺失等意外情況,北斗定位、視頻監控、無線對講等平臺能就近指揮調度一線人員進行處置并全程追蹤。
如何通過智慧服務持續優化游客體驗?除了在前臺創新旅游產品、構建沉浸式數字文旅空間外,景區還應打造數字化的商業分析系統、智能化決策體系及營銷傳播平臺。此外,還應通過運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自身供應鏈、運營管理等方面降本增效、優化流程,提升游客體驗。
智慧旅游已經成為文旅業創新發展的新趨勢,也將成為實現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文旅企業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術,構建與文旅企業本身相適應的智慧旅游發展新模式,打造強勢的智慧旅游平臺,助推文旅轉型升級邁上新臺階。
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智慧文旅建設、全域旅游運營及旅游大數據研究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注重“智慧文旅”應用創新,運用云計算、物聯網、VR/AR、AI、區塊鏈等技術賦能文旅行業,目前已擁有二十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系統及軟件著作權產品。科技賦能文旅創新成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