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鮮花美食城市新IP
2024-04-03
來源:昆明信息港
昆明的食花文化不僅豐富了當地居民的飲食生活,也成為一種經濟資源。在本土小有名氣的鮮花美食,如今通過互聯網的傳播被更多人熟知,吸引八方食客紛至沓來一嘗究竟。雖熱度不小,但當前鮮花美食還未形成招牌,如何將昆明的“鮮花美食”打造成城市IP,成為下一個淄博燒烤、哈爾濱凍梨或天水麻辣燙?
花餅等花卉制品已成為昆明的一大特色產業,這些花卉制品不僅在當地市場受到歡迎,還遠銷國內外,成為昆明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鮮花菜肴有待推廣
云南花卉菜肴烹飪技藝非遺傳承人陳生合現場制作了櫻花蛋干,將新鮮的黃瓜洗凈切絲,再將雞蛋干切到合適的厚度,最后加上爽口的櫻花,呈現出一道既美觀又美味的菜肴,頗受歡迎。
在社交平臺搜索“昆明鮮花宴”等關鍵詞,不乏瀏覽量數十萬的視頻,市民、游客紛紛留言要前往品嘗。本地餐館“巔·敬食”餐廳主打高端鮮花料理,推出石斛花燉雞湯、金雀花蟹肉蛋餅、玉荷花洋芋脆殼等既有本地特色,又兼具色香味的鮮花菜肴。
雖小有名氣,但昆明的鮮花美食尚未形成城市IP,并未成為宣傳城市、發展文旅的有力助手。不少鮮花菜肴做法較為單一,只是傳統地炒一炒或拌一拌,在口味和美觀度上還需提升。
鮮花美食尚未打響名氣,一是受限于鮮花食材的季節性因素,如有的食材10天前還有,10天后可能就下市了。二是受限于食材供應量少,不少食材被外地餐館購買,讓本地鮮花食材價格偏高。此外,鮮花食材多數味道清淡或帶有苦澀味,不一定符合外地游客的口味,因此要在口味上下功夫。在美觀度上,要提高廚師的專業水平,通過食材搭配、擺盤等方式提升觀感。
多舉措打造鮮花美食城市IP
民以食為天,用美食來撬動流量,往往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淄博如此,天水亦如此。
當鮮花美食具備“色香味”,也就有了“內核”。昆明如何用好流量這一“種草機”,打造昆明鮮花美食城市IP?
目前鮮花美食的傳播更多的是餐館、美食博主、市民等民間力量在推動,要形成規模化傳播,還需政府的統籌推進,要結合本土的歷史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等,講好鮮花美食故事。當前昆明的鮮花美食較為分散,可考慮打造鮮花美食一條街,根據季節推出不同的鮮花宴。要從全市的層面進行統籌,挖掘鮮花美食文化,制造營銷話題,整合“官方媒體+自媒體”資源,持續營造話題熱度。
野生花產量有限、分布受限、季節體驗性強,建議在鮮花集中上市的春季打造百花宴、百花節,推出昆明鮮花宴推廣菜式,塑造昆明新的“美食地標”,可以極大方便外地游客尋味時打卡,也能促進昆明鮮花宴烹飪工藝傳承創新與服務優化,進一步提升昆明鮮花宴的知名度、美譽度。
另外,啟用昆明鮮花宴LOGO,加強對昆明鮮花宴形象的塑造,從品牌戰略到品牌視覺設計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豐富鮮花內涵,提高城市文化辨識度,打造“賞花在昆明、買花在昆明、吃花在昆明”的“花卉+美食”“花卉+旅游”新業態,體現城市活力和產業活力。
當下社會已經進入城市IP營造時代,如何在千百個城市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產業思維,更多的需要從城市IP塑造入手,打造與城市關聯的IP形象,塑造一座城市的核心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