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一键获取精彩内容-麻豆免费在线观看-麻豆乱淫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河口全域旅游破繭成蝶

2023-04-18

來源:云南網

巍峨的古炮臺遺址,百年歷史的滇越米軌鐵路,令人向往的跨境旅游,瑤族風情濃郁的盤王小鎮……殷實的文旅“家底”,繪就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一步一景、文旅融合的山水畫卷。

隨著中越口岸在今年初全面恢復通關,來河口探歷史、賞美景、品美食的游客絡繹不絕。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資源豐富、生態宜居的邊境小城文旅復蘇、人氣飆升,日益成為中越兩地游客心目中的詩與遠方。

近年來,河口縣積極搶抓“國門文化形象”工程項目建設機遇,立足邊境游和跨境游,不斷提升旅游度假環境和文旅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1月8日,河口口岸全面恢復通關業務。3月15日,河口口岸正式恢復辦理赴越南出境團隊旅游業務,由當地旅行社組織的3個旅行團共110人從口岸順利出境,河口按下旅游經濟“復蘇鍵”。

“河口文旅事業發展必須依托區位優勢,不斷增強旅游景區承載力、接待力和品牌力。”河口縣文旅局局長韋榮坦言:“我們地處邊境地區,‘邊’就是最大的特色,用好‘邊’的優勢,充分發揮‘邊’的特色,就是河口旅游事業最大的亮點。”

2018年,河口縣以紅河州“國門文化形象”工程項目落地為契機,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壯大基層文化人才隊伍,使邊境文化活動日益豐富多彩。中越跨國春節聯歡晚會、中越詩歌朗誦會、中越“兩國一賽道”國際自行車賽、邊交會等一批文體經貿交流活動,打造了邊境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同頻共振,河口縣與越南老街黨政部門、群團組織間的交流交往也不斷深化,在與老街市結為“國際友好城市”基礎上,橋頭鄉老卡村和苞茅寨村、南溪鎮田房居民小組和龍堡村三坪壩小組與越南相鄰村寨先后結為邊境友好村寨,有力推動全域文旅事業破繭成蝶。

河口作為國家一類口岸,文旅產業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作用。在推進文旅事業發展過程中,河口縣將鄉村振興、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等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出一批獨具特色的邊境旅游項目,使邊城文旅提質增效。

今年3月18日,“八條半 憶光年”鄉村旅游項目正式運營。該項目以“生態宜居”邊境旅游度假村為突破口,以環境治理、文旅融合為關鍵抓手,積極打造美麗宜居、產村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示范項目,預計年接待游客將達3萬余人次、為村集體經濟創收將超過10萬元。

“我們村的鄉村旅游項目正式營業后,不僅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增收,村民還可到景區就近務工或自由開發農家樂,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條全新思路。”八條半村民小組長林貴東說。

在邊境旅游發展規劃中,河口縣將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作為旅游項目新亮點進行重點打造,開發了河口鎮城郊村八條半小組、南溪鎮龍堡村三坪壩小組、橋頭鄉紙廠小組等一批邊境村寨特色旅游線路,使鄉村旅游成為全縣旅游新熱點。

如今,各柑橘采摘基地、釋迦果采摘基地、少數民族村寨游客絡繹不絕,旅游人數創歷史新高,紅紅火火的鄉村游讓群眾吃上了“旅游飯”、賺上了“旅游錢”。

“發展鄉村旅游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一條好路子,要把節日辦到鄉村去,讓城市人回歸鄉村。”南溪鎮鎮長柳思辰說,老百姓把自己種養的農特產品借著舉辦節日的契機拿出來賣,通過節日和鄉村旅游的帶動,能有效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工作中,河口縣堅持以文化為抓手,不斷強化非遺傳承人及各類人才培訓培養,依托春節、瑤族盤王節、苗族花山節、布依族牛王節等民族傳統節慶,大力推廣本土民族文化,打造河口民族品牌,以文化為基礎提標擴面,推動文旅產業提速增效。

百年前,滇越鐵路為河口帶來了繁榮與生機;百年后,中越國際班列、復興號動車貫通21世紀南方絲綢之路;在河口老火車站,陳舊的站臺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河口起義紀念館里銹跡斑斑的文物記錄著那段為自由而戰的歷史;海關舊址、郵局舊址、河口對汛督辦舊址,則讓人憶起百舸爭流的繁華……伴隨時光變遷,河口故地煥新,口岸文化絢麗多彩,成為全縣厚重的文旅資源中一張張亮麗的名片。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兩者兼收并蓄、融合發展,可以讓文化走向“遠方”、旅游也會更有“詩意”。

今天的河口,文化與旅游正在源源不斷產生奇妙的融合疊加效應,轉化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新動能,讓這座口岸城市闊步邁上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征程。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