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精品精选视频内容-天美传媒精品麻豆-麻豆国产在线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福州掀起農文旅融合消費新熱潮

2023-04-17

來源:東南網

一個是遠近聞名的國家5A級景區福州三坊七巷,一個是銷往大江南北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一都枇杷,當兩者“親密接觸”,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15日,第六屆福州(福清)枇杷文化節在三坊七巷啟動。今年的枇杷文化節采取“一城雙會場”模式,在三坊七巷和福清市一都鎮均設有會場,是枇杷文化節首次“出山”。

作為“福文化”宣傳系列活動之一,本屆枇杷文化節不僅在三坊七巷受到市民游客熱情追捧,還帶動了一都鎮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和鄉村旅游、研學旅游發展的熱潮,探索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在三坊七巷的枇杷文化節現場,臉色黝黑卻一身西裝的果農老陳,忙得不亦樂乎。老陳種植枇杷30多年,頭一回到城里參加枇杷文化節,所以,他精心準備了西裝,一大早就乘車趕到三坊七巷,“真沒想到,枇杷還能這樣賣”。

枇杷文化節現場設置的體驗館里,“早鐘6號”“解放鐘”“三月白”等各式枇杷品種組團亮相,集市區的枇杷汁、枇杷膏等深加工產品引人注目,展示區的枇杷故事頗具創意,讓人大開眼界,吸引游客駐足欣賞。

據介紹,福清市一都鎮枇杷種植面積達5萬余畝,年產量達3萬多噸,其中超六成銷往省外,包括上海、廣東、北京等地。走進三坊七巷辦節慶活動,讓一都枇杷的價格越賣越好。

穿西裝賣枇杷的老陳,親身見證著枇杷價格的上漲勢頭。“過去一公斤4元,現在有的品種能賣到一公斤六七十元,變化太大了。”老陳高興地說,他家里種植的枇杷,目前已采摘上市了兩批,300多斤就已經賣了1萬多元,銷路不愁。

目前,一都鎮引進了“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等白肉枇杷品種,帶動一都枇杷銷售價格繼續提升。據統計,一都枇杷年產值達6.35億元,成為深受游客喜愛的“黃金果”。

以一都枇杷為主角,持續舉辦節慶活動,是產業興旺的“關鍵一招”。

稱重量、測甜度、品口感……枇杷文化節主辦方邀請了福建省枇杷專家,舉辦“一都枇杷”年度品鑒會。最終,在游客們的一片掌聲中,“三月白”“香鐘11號”“東湖早”枇杷分別獲得狀元、榜眼、探花枇杷稱號。

看完了“枇杷PK”,游客們又迎來了以一都枇杷為原型制作的吉祥物“嘟嘟”,可愛的造型迅速成為焦點,大家紛紛爭著與其合影……

這樣的熱鬧場景,一都枇杷年年都不缺席。“我們深入挖掘枇杷文化,連續六年舉辦枇杷文化節,推出系列文創產品,努力讓枇杷文化節成為福清的知名IP和福州市農業節慶的典范。”一都鎮黨委書記俞強介紹。

首次在三坊七巷舉辦的枇杷文化節,專門增加了體驗展,通過福果枇杷展覽、福地一都推介、福厝文化展示等環節,把一都鎮萬畝枇杷豐收的場景搬進了城市展廳,讓游客得以近距離接觸、了解一都枇杷故事,感受“福果”枇杷的獨特魅力。

在枇杷文化節的帶動下,一都鎮圍繞“枇杷強鎮”的發展戰略,形成了以枇杷種植與加工為主、休閑觀光采摘為輔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目前,一都鎮已獲得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等稱號,為枇杷產業發展筑牢更加堅實的基礎。

枇杷文化節集聚的旺盛人氣,為一都鎮推動農文旅融合創造了寶貴機遇。

一都鎮文物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這幾年,通過挖掘“紅色文化”“枇杷文化”特色,一都鎮逐步構建形成了狀元特色文化街區、東關寨、后溪漂流和羅漢里紅色景區的農文旅融合發展大框架。

為了讓一都枇杷徹底“出圈”,一都鎮十分注重枇杷文化挖掘,建成了枇杷步道、枇杷文化館,推出系列枇杷文創產品。今年,還將開展枇杷研學之旅,推出全市首本農業研學手冊。

如今,一都枇杷文化游熱潮涌動,逛古寨、摘枇杷、玩漂流等成為許多福州人周邊游的經典線路。在本屆枇杷文化節現場,推出了“鄉村振興推薦官”福州&一都導游共建計劃,依托萬畝枇杷林、枇杷步道、枇杷展館等,發布枇杷行旅游線路。

此外,一都鎮還發布了全國首張鄉鎮農文旅消費卡“趣一都”,集農產品、景區、餐飲、民宿等消費于一體。據介紹,從4月8日到5月31日的第六屆福州(福清)枇杷文化節期間,依托“趣一都”,將推出“月月有補貼、全季有優惠”農文旅消費促銷活動,為游客準備了百萬元農文旅融合消費金,涵蓋農業現金券和文旅優惠券兩大類,拉動福州鄉鎮農文旅消費新熱潮。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