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打造全域旅游名片
2023-04-17
來源:中新網
三月的棗陽,花的海洋。在棗陽熊集鎮,一朵朵盛開的桃花拉開棗陽文化旅游帷幕,帝鄉棗陽綻放出春天最美的色彩。據棗陽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市共接待游客145萬人次,同比增長26%。
“開城門……”隨著高亢的聲音,古老的城門緩緩打開,從兩側列隊走出身著漢代鎧甲的兵士,威風凜凜。在氣勢恢宏的朱雀門前,游客們興致勃勃地觀看漢文化表演。
隨著越來越多浸入式、體驗型項目的出現,文化旅游正煥發出愈加迷人的光彩。如何打破旅游同質化競爭僵局,做好“旅游+”融合發展文章,棗陽亮出“漢文化”金字招牌,讓“詩與遠方”觸手可及。
棗陽歷史悠久,是漢光武帝劉秀故里,本地多數旅游資源與漢文化關系密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投資50億元的中國漢城景區涵蓋旅游觀光、影視拍攝、漢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特色美食等功能,還可體驗古法造紙、活字印刷及剪紙、棗陽粗布等20多項傳統技藝。
在中國漢城景區周邊,已入駐商家近500家,就業人數超過8000人。“我們將持續挖掘漢文化精神內涵,打造世界漢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國漢城景區負責人李淵澤表示,今年計劃借助5G、AR、V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漢光武帝傳統項目,實現漢文化的跨載體呈現、跨時空交互。
享有“中國桃之鄉”美譽的棗陽,每年從3月上旬開始,30萬畝桃花由南到北,次第開放,形成百公里桃花長廊。
賞花時節,棗陽以中國漢城景區為核心,串連起白水寺、無量臺、白竹園寺、石雕大觀園等旅游景點,并以人文景點、各式花海為依托,精心設計了帝鄉文化之旅、紅色之旅、賞花之旅等精品線路。
平林鎮四井崗,滿樹桃花,燦若朝霞。游客們在這里賞桃花美景、品農家飯菜,瞻仰新集戰斗紀念碑,參觀新集戰斗陳列館……平林鎮黨委宣傳委員廖成軍介紹,將山鄉生態資源、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全鎮開辦了大型農家樂20余家、小型農家樂50余家,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餐飲消費收入超過1000萬元。
依托美麗鄉村,搶抓最佳花期,做足“花”文章,一場場以“千古帝鄉、花海棗陽”為主題的旅游“盛宴”遍布棗陽城鄉。
3月25日,“大地歡歌·荊楚四季村晚”示范活動“襄十隨神·文旅走親”城市群民間文藝展演暨“千古帝鄉·花海棗陽”漢文化旅游節活動在棗陽市漢城廣場舉行。
來自襄陽、十堰、隨州、神農架林區及河南省南陽市的文藝工作者,用一個個精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節目贏得了觀眾們陣陣的掌聲……
此次活動,棗陽市和隨縣、房縣共同簽訂了《“棗隨房”三地文旅區域協作框架協議》,成立“棗隨房”文化旅游聯盟,三地將進行整體旅游形象推廣,統一宣傳口號,統一旅游標志,共建宣傳平臺探索推出“暢游棗隨房”“惠民一卡通”等服務,在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率先實現“同城待遇”。文旅走親,棗陽趟出先河。
圍繞建設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棗陽市將奮力打造“襄十隨神”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和樣板區,加快文化旅游服務型產業鏈集群式發展,以高品質的文化供給助推棗陽實現“百強進位,千億突破”發展目標。
目前,以中國漢城為龍頭,以境內生態、人文景點為依托的棗陽旅游大格局已經形成,精心設計推出的一系列精品旅游線路,實現了與武漢、隨州、十堰、襄陽、南陽等地線路互推、客源互送、合作共贏。“千古帝鄉,花海棗陽”的旅游名片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