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2022-10-17
來源:封面新聞
9月23日,國慶大假前一周,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擬命名縣和候選縣名單公示。德陽綿竹市等7個區縣,擬命名為四川省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這是綿竹繼獲評“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后,又將增添的一張文旅新名片,也是近50萬綿竹人民拼搏奮斗的成果。
文旅上的“拼”,只是管中窺豹見一斑。十年發展,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疫情挑戰,綿竹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拼搏奮斗、行穩致遠。拼工業,打造“中國鋰都”,擦亮“酒鄉”名片;拼民生,鄉村振興強產業,村美民富喜在心田。
國慶期間,如果從成都或者綿陽前往綿竹旅游,走成萬高速定是優選之一。從成萬高速什地收費站下站,進入國省干道連接線(什地至漢旺段),沿馬尾河而上。眼前,青山漸近,國省干道連接線(什地至漢旺段)最終在漢旺鎮與綿茂公路接駁。此時,你可以選擇直入清平,或者從漢旺進入沿山旅游帶。
秋日的清平,青山蒼翠,偶有紅葉點綴其間,花朵盛開在馬尾河畔。昔日以采礦為生的山村小鎮,依托豐富自然景觀資源,“拼”出轉型后的4A級熱門旅游景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游覽觀光。
今年國慶假期,清平鎮“德華人家”民宿老板劉代蓉,忙著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5·12”地震前,劉代蓉和丈夫在清平一家磷礦企業工作,礦山關閉給生活帶來不小的壓力。但隨著綿茂公路的建設,乘著鄉村旅游東風,夫妻倆將家里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
“旺季時,民宿每月收入上萬元。綿茂公路馬上就要通車了,會有更多的人來清平玩,以后我們的生意也會更好。”劉代蓉笑著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始終貫穿在綿竹市、清平鎮發展拼搏的全過程。據悉,清平鎮打造以“金色清平”為主題,集納親子游樂、研學旅游、康養度假、文創體驗等項目,建設綜合性旅游目的地,實現了“礦區變景區、家園變花園、顏值變產值”的華麗蛻變。
截至目前,該鎮群眾從事餐飲、住宿等產業達1000余人,興辦農家樂、民宿達200余家,年游客接待量達60萬人次,高峰期日接待游客量達1萬余人次。
同樣是行駛成萬高速,如果從與什地收費站相鄰的綿竹收費站下站,汽車駛入高速公路閘道,便可以看到綿竹年畫村。走進年畫村景區,五彩騎游道寬闊整潔。路旁林立的川西民居墻上,刻畫著胖娃娃、仕女圖、門神等色彩鮮艷的綿竹年畫。
近年來,年畫村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深入挖掘年畫文化、年俗文化、德孝文化、農耕文化底蘊,建立起一套年畫產、供、銷的全產業鏈模式。老百姓也紛紛在村里建起了跑馬場、花博園、游樂園、民宿、農家樂等配套服務設施,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目前,綿竹市已建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3處、國家4A級旅游景區3處。2020年,綿竹市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今年9月底,四川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擬命名縣名單公示,綿竹再添“金字招牌”。
綿竹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以來,綿竹總計投入3000余萬元,實施景區提升、宣傳推介、智慧旅游等共計10個大項143個小項目,為推動全市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工業綿竹,以酒立名,酒業是綿竹工業的“半壁江山”。川酒五朵金花之一的劍南春在此享譽全球。雖然是國慶假期,但劍南春集團的釀酒車間內,仍是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劍南春集團公司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影響。2022年1至7月,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135.1億元,同比增長16.23%;入庫稅費48.5億元,同比增長29.79%。
奮力拼出的發展擴能之機,被綿竹酒業人緊緊攥著手中。集團公司的大唐國酒生態園(二期)釀酒工程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大唐國酒生態園(二期)釀酒工程項目建設跑出了加速度,建成投產后,將新增年工業總產值100億元以上,新增年稅收20億元以上,無論是產量還是銷量,劍南春將再創歷史新高。”劍南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鄧曉春信心滿滿地說,到“十四五”末,預計公司將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實現“再造一個劍南春”的奮斗目標。
工業綿竹,以“鋰”知名。綿竹市委、市政府搶抓轉型發展機遇,引入致遠鋰業等企業,拼搏“鋰電”紅海,實現高質量發展。
走進四川致遠鋰業有限公司,各條生產線“火力”全開。2015年,該公司入駐綿竹。僅用了7年時間,便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蛻變為業內知名、擁有領先技術能力的綜合性新能源鋰電基礎材料制造企業。
四川致遠鋰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米永強說,今年公司訂單快速增長,僅上半年就實現出口5.01億元,同比增長922.7%。未來,公司將全力提升工藝水平,增強與國內外龍頭企業的粘合度,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積蓄持續發展新能量。
進入10月,在德阿工業園、綿竹高新區等各大園區里,處處可見繁忙的施工場景。
“自3月22日項目動工以來,建設方搶抓工期,服務專班協助解決建設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現在項目建設一天一個樣,大家都干勁滿滿。”今年2月,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項目正式落地四川。項目負責人田有洪說,項目達標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14億元,為打造“中國鋰都、千億園區”貢獻企業擔當。8月底,世界清潔能源大會在德陽舉行,綿竹的“拼勁”吸引到磷酸鐵鋰等優質項目。
十年來,綿竹工業總產值從2012年的315.6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690.5億元,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秋雨過后,綿竹市獼猴桃現代農業產業園里的優質紅心獼猴桃喜獲豐收。當地海江村村民劉國瓊,從山牧農業公司承包了41畝獼猴桃林,她負責日常管理,年收入可達7萬多元。
無論是水果種植還是旅游接待,綿竹鄉村的發展,抓住了鄉村振興的核心——產業。以特色農業產業為例,綿竹市通過建設示范基地、培育龍頭企業等方式,強化政策扶持、技術下鄉、金融服務、品牌打造,不斷推進農業產業有機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目前,綿竹全市共有登記注冊家庭農場4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37個,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49家。同時,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積極培育糧油、生豬、獼猴桃、玫瑰、早熟梨、茶葉“六大農業園區”,“一帶一心四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推進“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過程中,綿竹市積極推動特色產業發展,以產帶村,以村促產。目前,全市已創建“美麗四川·宜居鄉村”100個。
近年來,綿竹還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又一場硬仗,按照“1 1 6”的工作思路,全力推進農村廁所、垃圾、污水及彩鋼棚整治“四大革命”,大力實施村莊清潔、村容村貌、農村基礎設施“三大會戰”,全市鄉村環境面貌明顯改善,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目前,綿竹新改建農村戶廁26292戶、鄉村公廁93座,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97%。
今年初,綿竹市被評為2021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清平鎮棋盤村、麓棠鎮玫瑰新村獲評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清平鎮鹽井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廣濟鎮云蓋村、九龍鎮清泉村、清平鎮棋盤村獲評“全省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