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在线观看高清视频播放平台-麻豆91-免费麻豆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青海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名片

2022-10-08

來源:青海新聞網

金黃的向日葵、藍色的鼠尾草、五顏六色的格桑花……漫山遍野的花兒匯聚成花的海洋,令人流連忘返。每年夏秋時節,上山莊花海吸引著眾多游客,帶動村里的各項發展。上山莊村的變化,就連村民都覺得像是一場夢。

位于土門關鄉的中臺山,陪伴著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村民。村民們沒想到的是,這座荒山,有一天會改變整個村莊,成為全區、全市乃至全省的網紅打卡地。

多年前,為改變上山莊村的貧困現狀,村黨支部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通過利用本村土地和自然資源,以“黨支部 企業 合作社 貧困戶”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制定了符合上山莊村的扶貧方案,為上山莊村規劃了一條持續穩定的發展道路。

2016年,生在上山莊村、長在上山莊村的周玉財懷著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的決心,返鄉牽頭成立青海祥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600萬元開發了鄉村生態旅游項目,將花海旅游作為上山莊村的定位,用鮮花鋪滿曾經的山坡,用旅游經濟帶動村民增收。

得知山上要種花,很多村民表示不解,種花既不能吃,又沒有經濟效益。對此,當時的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沒少做村民的工作。

一切準備就緒后,公司開始規劃建設,流轉土地,先后種植各色各類花卉27種,打造千畝花海景區及大型生態園、花市、休閑木屋、游客服務中心、木棧道和石道、觀景臺、觀景長廊、山頂帳篷旅游休閑區、兒童娛樂區等,并完善了景區各項基礎設施。

海祥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將荒山成功打造成花海,引來了大批游客,還成為了“2017年全國最美花海”。那幾年,鄉村花海遍地開花,周玉財和村民又集思廣益,衍生了“上山莊花藥谷”的想法。2018年,景區再辟出1200畝荒地,種植了大黃、桔梗、丹參、金銀花等多種中藥材,不但極具觀賞性,而且能增加花海旅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花種、香包、枕頭等產品深受游客喜愛。

為了帶動村民一同致富,青海祥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不僅鼓勵貧困戶種植果樹、綠化樹、觀賞苗木。同時,景區為上山莊村及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64個,上山莊村剩余勞動力實現就業115人,根據年齡大小和工作崗位不同,月收入在800元至4500元不等。

旅游旺季,青海祥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專門給貧困戶建設“貧困戶創業街”,免費提供了25個經營攤位,支持村民在景區道路兩旁設小吃攤位;支持小吃、土特產經營等商戶40多家,個體經營者年收入高的可達5萬多元;村集體則通過將300萬元扶貧資金投入公司,每年可優先獲得30萬元的股息分紅,在全鄉率先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

同時,景區也增添了吃農家飯、游田園景、享休閑樂等活動以及蔬菜水果采摘、民俗文化探訪、鄉村風情體驗等文旅主題活動。公司也幫助村民在景區周邊開辦農家樂。

花海打造之初,村民溫欣梅是第一個擺攤賣小吃的農戶。溫欣梅說,當時周玉財給她做思想工作,讓她在家門口賣狗澆尿等小吃,起初她不太愿意,覺得這賺不了幾個錢,后來家里蓋了新房,開起了農家院,每年的收入達6萬元。

如今的上山莊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的2400元左右增長至2萬元以上。去年,上山莊花海景區收入7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40萬元,全村近一半農戶從事鄉村旅游業。

花海火了之后,到上山莊村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成了西寧市民周末游、自駕游、短途游的必選地之一。火爆的花海也吸引不少村民回鄉創業,為培養和吸引更多人才回鄉,上山莊村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村民的培訓,提高村民的旅游創業就業能力,幫助更多村民吃上鄉村旅游飯、走上致富路。

村民魏金德是青海祥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創業早期的員工之一,他主要負責在景區種花、養花。經過兩年多的艱苦試驗,魏金德為“花海”遴選出33種適地適種鮮花品種,還不斷總結經驗,采收入庫可復種的花種。

“花海更像一個大家庭,只要你愿意來,就能得到一份工作。”魏金德說,比起在外打工的過往,現在的他,收入穩定了,日子也越過越舒心。

“全國最美花海”“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上山莊花海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達百萬人次,特別是景區以戶外旅游度假為主題,結合怡人的自然風光和鄉村人文景致贏得了游客的贊美。

荒山變花田,家園變公園,上山莊村經濟的向好發展,吸引了許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發展,鄉村的空巢化、空心化,以及留守兒童、老人無人照顧的情況,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如今的上山莊村,已發展成為集旅游、餐飲、娛樂、住宿、療養于一體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從此荒山的路不再曲折,上山莊的山不再荒涼。

延伸閱讀:鄉村旅游點成展示青海形象亮麗名片

經過十多年發展,我省鄉村旅游逐步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點和特色品牌,許多昔日偏僻的鄉村,迅速成長為新興旅游目的地,為全省旅游業注入了強勁動力。目前,全省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33個、重點鄉鎮3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80個,鄉村旅游接待點2325個。

十年來,我省鄉村旅游從單一的觀光旅游向度假、康養、休閑、體驗旅游轉變。形成了“公司 農戶”“公司 合作社”“能人帶戶”等多種發展模式,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一帶一品牌、一鎮一特色、一村一景區”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逐步顯現,富民增收效果明顯。全省鄉村旅游從業人員達10萬人,年均接待游客2000余萬人次、收入30多億元。

累計整合安排財政資金7億元,在250個村實施鄉村旅游項目,推動一批特色古鎮村落、景區建設、旅游廁所等項目有效落地,鄉村旅游服務環境不斷改善,游客滿意度持續提升,游客服務中心、休憩休閑、餐飲娛樂等配套設施日趨完善。

培育形成了一批鄉村旅游精品。推出一批內涵豐富、主題鮮明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了一批以西寧、海東為主的鄉村旅游示范帶,開發了一批精品民宿、自駕露營、康養運動、休閑度假等產品,一批特色鄉村旅游點,成為展示青海形象的亮麗名片。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