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影院|免费版-麻豆精品国产传媒-麻豆免费视频享受高清的视频资源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文旅融合推動嘉陵打造美麗生態之城

2022-09-30

來源:四川日報

嘉陵江穿境而過,留下最柔美的身段,繪就了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桑梓、嘉陵第一曲流等勝景,由此成就了南充這座美麗的生態之城。

一江嘉陵水,就是一個“大IP”。近年來,秉承保護性開發原則,南充深度挖掘嘉陵江生態、歷史、人文資源,擦亮“嘉陵江生態文化旅游”名片,著力將南充打造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9月25日至26日,四川日報全媒體“江河上游看變遷”采訪報道組來到南充市嘉陵江沿河兩岸,實地感受嘉陵江生態文旅的大變化。

“景色美,心情也舒暢。”9月26日一早,正在嘉陵江邊散步的70歲南充市民王永強告訴記者,自己從小生活在嘉陵江順慶老城,記憶中的嘉陵江岸是荒灘荒坡一片,蘆葦雜草叢生。“現在大變樣了,每當外地朋友來南充,我總會帶他們來這里看一看。”

位于南充市主城區的印象嘉陵江濕地公園,是嘉陵江中一處江心島。2017年起,南充啟動實施“印象嘉陵江”濕地保護工程項目,著力提升灘涂岸線的基礎設施和促進生態系統恢復,打造出一江兩帶、五區八景、二十節點的濱江景觀帶,占地約70%的桑園、森林、芭茅和蘆葦等原生態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劃定的生態水域保育區成了野生鳥類的天堂。

值得一提的是,為保護公園內原有300畝桑園以及數百年歷史的古桑樹,南充市建立了桑樹核心保護區和桑蠶科研教育基地,利用桑蠶資源建設了“絲綢館”“農桑館”“蠶繭館”等三個桑蠶展示館,展現了南充獨有的蠶桑文化,使嘉陵江自然風光與南充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讓嘉陵江的魅力在園區處處綻放。”南充市園林管理處主任陳果說,近年來,園區在細節上不斷豐富嘉陵江文化內涵,全市多次重大節慶重要活動也在印象嘉陵江濕地公園舉辦,“這里已經成為南充展現城市魅力的一張獨特名片。”

溯江而上,在蓬安縣,昔日的荒灘已變為相如湖國家級濕地公園;在南部縣,早前的亂河灘已變成多位一體的復合型廊道;沿江而下,在嘉陵區,曾經的野河灘已打造成嘉陵江流域最大的江灘公園——黃金江岸濕地公園。


嘉陵江畔,一座座別具一格的“城市會客廳”正開門迎客。

9月25日,秋雨過后,記者來到位于南充市高坪區江陵鎮的鳳儀灣濕地公園。坐上景區觀光車游覽其中,道路兩旁果木飄香、鮮花吐芳,湖心小島上芭茅搖曳、野雞成群。

“水患頻發。”回想起以前,景區觀光車司機鐘道全說出了這四個字,“嘉陵江一年漲水好幾次,當時這里全是淹沒區。”

2017年2月,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啟動,拉開了嘉陵江生態保護與農旅融合的序幕,鳳儀灣濕地公園成為該項目主打的核心景區。

秉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生態環保理念,該項目對原有的濕地水系、地形地貌進行筑壩改造,栽植各類花木200萬平方米,修建鋪裝生態旅游觀光道路22公里,建成生態鳥島、濕地自然博物館等。同時,景區打造集智慧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于一體的高品質田園綜合體,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游項目,讓江陵鎮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家門口也能打工賺錢了。”在景區做保潔工作的江陵鎮村民蒲阿姨告訴記者,昔日家門口的水患區如今成了網紅打卡地,她也在新增的保潔崗位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有2000元的收入。

“像蒲阿姨這樣就近就業的江陵鎮群眾有近200人。”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負責人鮮李剛介紹,僅今年以來,中法農業科技園已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00萬元以上。

目前,位于中法農業科技園內的鳳儀灣水鎮項目工程進度已接近90%。“等項目建成后,大部分江陵鎮群眾的家將被改造為精品民宿,屆時將帶動更多群眾就業。”鮮李剛介紹。

激活一江水,南充接連不斷打造嘉陵江IP:高坪區不斷豐富天下曲流文旅內涵;蓬安縣創造性打造百牛渡江生態奇觀;閬中市正加快推進水城建設……

串珠成線,南充市推出以印象嘉陵江濕地公園、凌云山、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百牛渡江、新政德園、滿福壩村、錦屏山、四川構溪河國家濕地公園為主要景點的“印象嘉陵·生態之旅”精品旅游線路。

今年底,2022四川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將在南充舉行,屆時,南充將全面展示“嘉陵江文化旅游走廊”魅力,帶動經濟發展。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