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助推智慧景區提質升級
2022-09-26
來源:金臺資訊
山東省青州市的桐峪里民宿沒有淡季。9月22日,桐峪里民宿所在的桐峪溝村,綠樹環繞這古樸典雅的民俗,秋風拂過山林撫摸著靜謐的山村。村民韓紅艷一早就來到桐峪里民宿,打掃衛生,收拾雜物,2020年起,她成為這里的民宿管家。
韓紅艷今年35歲,嫁到桐峪溝村將近10年。剛結婚那會,她在村莊附近的超市工作。后來,桐峪里民宿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她應聘來到這成為民俗管家,民宿開發公司給繳納五險一金,月收入3000多元。在家門就業,照顧老人和孩子非常方便!這日子,笑在臉上甜在心里!
近年來,山東注重將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群眾獲得感結合,圍繞提升百姓生活質量的目標,創新打造文化旅游業態,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多個項目成為文化旅游幸福產業標桿。
金秋時節,桐峪里民宿天天爆滿,有不少游客已經預訂了十一的民宿。
“我們依托原有桐峪溝老村落及九龍峪景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打造了民俗旅游。”山東九龍峪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邊永勝介紹說,近年來,公司投資1.6億元,按照“觀山水之景、親田園之樂、做自在之事、享人生之趣”的設計理念,在保持原真性的同時,深入挖掘傳統老村文化內涵,融合民宿、康養、休閑、農事體驗、生態觀光等多種元素,把閑置的、破舊的老村打造成為極具鄉土特色的桐峪里中高端民宿。目前共建設精品民宿60套,年收入達1200萬元。
如今,山東鄉村旅游已從初級農家樂時代轉向高品質的鄉村民宿休閑度假時代,山東的鄉村旅游產業已經崛起,鄉村旅游新業態遍地開花。
根據二十四節氣和地方文化特色,齊魯大地持續舉辦了“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系列品牌聚會活動,聚力打造鄉村旅游節會品牌,全面增強鄉村旅游品牌影響力。
同時,山東大力培育鄉村旅游休閑目的地,優化民宿發展環境,豐富旅游休閑業態,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引導鄉村慢生活方式。今年以來,山東省56個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291個村入選第三批省級景區化村莊。截至目前,全省規模化開展鄉村旅游的村莊已達3500多個,景區化村莊860個,7個典型鄉村旅游案例入選“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和“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今年7月,在濟寧泗水成功舉辦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研討會。
此外,山東創新證照辦理方式,探索推行由公安、消防、文化和旅游等多部門聯審聯批運行機制,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公安廳、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的通知》,切實幫助旅游企業紓困解困,推進旅游民宿消防安全許可、特種行業許可等證照辦理。濟南、日照、臨沂率先建立民宿證照辦理聯審聯批機制。
山東還在全國率先開展旅游民宿集聚區創建,發布《旅游民宿集聚區創建導則(試行)》,指導34家山東省旅游民宿集聚區創建單位建設。舉辦山東省旅游民宿設計案例評選,共征集建設設計類、產品開發類和運營管理類等三大類180多件作品。
走進位于煙臺市老城區的朝陽街和所城里歷史文化街區,仿佛穿越了幾個不同的時代。
漫步于朝陽街,干凈整潔的街面,櫛次鱗比的歐式建筑,都顯示著曾經的繁華和歷史的訴說。朝陽街自煙臺1861年開埠以來開始興建,各國把領事館、商號、洋行等建在這里,成為了煙臺最繁華的商業地段。來這里旅游,看的不僅僅是景,償的不僅僅的是海鮮,留給你更多的是歷史足跡。
所城里是煙臺城市最早的發祥地,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衛所城池之一。穿行在其中,仿佛置身明清的炮火之中,防侵抗倭、保家衛國的民族精神在文字和建筑上閃現。
這是煙臺市用新時代文旅融合理念、賦能城市發展的重要舉措。該市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延續城市文脈、推動城市更新,創新打造了朝陽街、所城里兩個精品旅游項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過去兩年,山東組織開展全省景區和度假區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景區沉浸式小劇及文旅演藝創作、景區露營地建設與運營、數字科技在景區應用等內容,推動景區和度假區運營機制創新,豐富產品供給。
截至目前,山東相關景區已創新推出一批主題娛樂、劇本殺、沉浸演藝、研學產品和數字文創,打破門票經濟依賴,黃河口旅游區生態研學產品、蓬萊閣景區實景劇本殺產品、沂蒙紅嫂家鄉旅游區“沂蒙四季”沉浸式情景劇和紅嫂故事沉浸式小院、泰山景區數字文創產品受到公眾喜愛。
山東積極做好智慧旅游景區建設。落實“限量、預約、錯峰”開放要求,加快智慧景區建設,提升旅游景區服務質量、促進景區景點有序開放。視頻監控方面:全省237家4A級(含)以上景區,有236家接入省平臺;客流數據方面:全省186家4A級(含)以上非完全開放式景區,167家景區已與省平臺對接數據。
山東大力實施旅游景區、度假區提升行動。微山湖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省5A級旅游景區達到14家。邀請專家對威海市好運角旅游度假區、煙臺金沙灘旅游度假區和青島奧帆海洋文化旅游區進行現場指導,對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可以提質升級部分提出專業指導意見,助推景區、度假區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黃河口生態文明研學基地吸引了大批中小學生。
美麗的黃河口生態旅游區令人神往,因此而推出的具有黃河口特色的研學課程讓人沉浸其中。依托旅游區內的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天然柳林木棧道、鳥類科普園、遠望樓等資源,針對中小學生的不同需求,東營市重點打造了一至三天的精品研學旅行課程。讓孩子們在旅游行中了解黃河文化,在體驗中學習和研究,對黃河有了更深的認知,對人與自然共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其中,《行走黃河口 生態大課堂》課程獲評山東省首批黃河流域優秀研學課程。
為推動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兩部門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戰略合作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全力抓好生態旅游區創建,培育提升生態旅游活動品牌,推動生態保護成果創造性轉化,推進全省生態保護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同時,山東推動研學旅游創新發展。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會同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第四批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及優秀研學課程遴選推薦工作,引導文博場館、鄉村旅游、海洋旅游、工業旅游、非遺傳承等文旅資源單位申報中小學生研學基地。
推動文旅資源單位打造主題研學場景,發布12個“黃河自然課堂”生態研學旅游產品,發布“文化長城——打卡館藏文化,探尋齊長城品格”等3個主題39個“研讀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研學推薦場景。推動青島、東營、濟寧、臨沂積極打造旅游研學旅游目的地,指導青島舉辦2022年“青島研學旅游節”活動。
引導城市休閑旅游深度發展。山東文旅部門推動城市拓展旅游休閑功能,提升游客“微度假”“微旅游”體驗,開展“城市漫游”計劃。組織開展國家級、省級旅游休閑街區主題推介,春節期間,推出《城市漫游“春節檔” 逛“街”攻略》。引導各市完善城市休閑設施、業態和產品,梳理城市休閑空間和現代休閑業態,濟南、青島、煙臺等市向游客推出城市休閑旅游目的地,濟南推出“CITY WALK漫游泉城”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