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鄉村旅游實現美麗蛻變
2022-09-19
來源:甘肅新聞網
正是秋高氣爽好時節,位于平涼市崆峒區峽門鄉白家山蘭崆翠英農場,游客三三兩兩坐在帳篷內喝茶、聊天……
今年以來,峽門鄉攜手蘭州大學,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積極打造白家山蘭崆翠英農場,帶熱了鄉村旅游,也實現了美麗鄉村的蛻變和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我是白家山人,在城區做生意,隔三差五約著親戚朋友進山游玩。”看到家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越來越美,市民馬小平打心眼里高興。
蘭崆翠英農場項目概算總投資610萬元,整體規劃包括游客服務中心、民俗文化體驗館、農家樂、游園水系、生態游樂園、觀光花海、農產品銷售等多個板塊,不僅為游客提供餐飲、娛樂等基礎服務,還有森林康養、農事體驗等旅游拓展服務,建成后可以實現“游、養、娛”與“產、銷、加”一體的全鏈條發展。
“項目于8月中旬正式開放,預計年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萬元。”村黨支部書記蘇軍告訴記者,項目還帶動了20戶本村群眾種養殖土雞、蜜蜂和有機蔬菜,25人在家門口就近就業。
近年來,崆峒區“采摘游”不但帶熱了鄉村旅游,還增加了村民增收。
在崆峒區白水鎮打虎村的魯冰花桃園采摘員朱玲芳在桃園工作了9個年頭,桃園實現了她的小康夢,她也見證了桃園的發展。“從前年開始,來白水采摘桃子的游客多了起來,很多家長都帶孩子來體驗。”
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早日脫貧致富,鎮村兩級立足當地實際,經過深入考察研究后,2014年成立白水鎮豐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走特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路子。
“合作社按照‘黨組織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運營模式,共流轉土地225畝,建成236座鋼架拱棚,32座日光溫室,種植‘麒麟西瓜’‘章姬’‘紅顏’草莓和火龍果、香瓜等高產值果蔬產品及各類綠化樹木,目的是打造一個集規模種植、自助采摘、標準育苗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打虎村黨支部書記張永勤介紹道。
劉濤濤是白水鎮大陳村人,為照顧生病的父親,從深圳辭職返鄉種起了火龍果。小小火龍果,不僅讓他脫了貧,還成了日子愈過愈紅火的“吉祥果”。
“火龍果一年能收八九茬,從7月開始能賣到來年1月。去年靠四棚火龍果毛收入35萬元。”劉濤濤說,每年中秋節前后,來采摘的游客多達數百人,國慶長假僅用了兩天時間,四棚火龍果就被采摘一空。
“用不了多久打虎村的名氣會越來越響亮。”面對越來越火熱的鄉村采摘游,張永勤打算再規劃露營、休閑避暑和紅色旅游元素,配套做好基礎設施建設。
清涼避暑、休閑采摘、團建研學、戶外露營、康養度假……在鄉村振興的持續推動下,崆峒區“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越來越多,“農旅融合”融出鄉村振興好風景。
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崆峒區共接待鄉村旅游游客122.387萬人次,實現鄉村旅游收入2.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