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全面推進智慧景區建設
2022-09-08
來源:九江新聞網
雖已入秋,廬山風景名勝區仍層巒疊翠、綠意盎然,陣陣清涼引得游客紛至沓來。“快跟上,馬上就到了。”在廬山牯嶺,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輕人在到達山上的民宿時,民宿主正在準備客人的接待餐,臉上笑意盈盈。“現在不少游客來廬山都選擇輕松、愉快和接近自然的民宿游,民宿游也成為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該民宿負責人陳女士介紹,民宿是一種新興住宿業態,“民宿+旅游”融合發展更加彰顯旅游的特色化服務和個性化體驗。從2012年至今,她在廬山開了3家民宿,除了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入住,還帶動他人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民宿游是九江市創新旅游業態、推動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縮影。近年來,九江加快提升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實施文旅產業鏈“鏈長制”,出臺《九江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放大優勢資源,圍繞“旅游+”與“+旅游”,推進產業跨界融合,催生新業態、延伸產業鏈,多個旅游景區提檔升級。
十年來,九江市創新推出濱湖度假、溫泉養生、水上運動、商務休閑、山水養老、文化演繹、民宿旅游等旅游新業態,豐富環廬山研學游、沿修河生態游、江湖聯動觀光游、廬山西海康養游產業業態。同時,全市多個旅游景區業態進一步得到豐富后提檔升級,共增加1家5A級景區、23家4A級景區、34家3A級景區,實現4A級景區縣域全覆蓋。
每當夜幕降臨,在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修水縣,該縣的鹿鳴谷景區內流光溢彩。“自正式開放以來,鹿鳴谷景區日均人流量有4000到5000人次,高峰期超過1.5萬人次。”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景區積極開拓市場,開發多元繽紛的沉浸式夜游項目,推廣區域文旅品牌,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去體驗。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品牌形象成為吸引旅游者的關鍵因素之一。近年來,九江市推出“悠然廬山 魅力九江”城市文旅品牌,大力開展宣傳推廣活動,推出“山盟海誓”“信步江湖”“詩書潯陽”三條精品旅游線路,講好九江故事、發出九江聲音,在長三角、珠三角、西北等地重點城市開展宣傳推介、專場招商,穩定和開拓客源市場。同時,鼓勵各地根據地域特點積極構建做優區域品牌,形成了“誕生文化奇才的地方”“天上云居 詩畫西海”“中國最美小城,一座人在畫中的城市”“鶴舞鄱湖 永修人生”“隆平故里 情義德安”“青山好處惟彭澤”“江湖兩色 石鐘千年”“青銅故里 剪紙之鄉”“淵明故里 賢母圣地”等互為支撐的品牌體系。
百花齊放滿園春。全市還做好廬山上下聯動、山城聯動、山水聯動、江湖聯動、文景聯動五篇文章,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在景區(點)特色化提升、品牌形象打造中屢獲佳績。十年來,九江市新增一家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5家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4家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9家省級旅游風情小鎮,5家省級旅游度假區,5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省級實踐創新基地,九江文旅形象進一步拓展。
“以前對有的旅游服務不太滿意,也不知道如何反映,什么時候有個結果。現在好了,景區不僅設有反映熱線,還有旅游仲裁等渠道,保障游客的游玩體驗。”日前,游客李先生對九江的旅游服務感到由衷滿意。作為旅游城市,九江的旅游人次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近年來,九江不斷做優旅游服務,致力破解游客穩步增長與旅游投訴有序趨零之間的矛盾,旅游市場環境日臻完善。
十年來,九江市持續加強文旅行業監管,健全“1 3 N”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實現旅游執法和投訴治理“全天候”和“全覆蓋”。市本級和市(市、區)均建立了旅游消費侵權率先賠付機制并成立了誠信理賠專項資金。深入推進旅游投訴調解與仲裁有效銜接國家試點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運營“一院四中心”(九江旅游仲裁院暨廬山旅游仲裁中心、廬山旅游糾紛調處中心、廬山西海旅游仲裁中心、廬山西海旅游糾紛調處中心),旅游糾紛“行政調解+仲裁調解+仲裁裁決”新模式落地,提升九江旅游行業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九江文旅正全面發力、全域聯動向未來進發。一座魅力之城正編織出大江、大湖、名山、名城的錦繡風華,呈現于新時代贛鄱大地的青山綠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