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鄉村旅游帶熱旅游產業
2022-08-30
來源:群眾新聞網
“早聽說張家河鎮八廟村是避暑勝地,所以我就帶著一家老小過來了,這里山清水秀,清涼怡人,是個避暑的好地方。原計劃我們待上一兩天,現在孩子們都玩得不想走了,打算再待兩天。”游客王女士說。
走進漢中市勉縣張家河鎮八廟村,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翠綠的山峰、清澈的流水,一座座便攜式帳篷沿河而立。游客們三五成群,伴著習習涼風,或乘船觀景納涼、或親子戲水游玩、或燒烤烹飪美食,肆意感受著沁人心脾的涼爽,輕松愜意。
近年來,張家河鎮八廟村緊緊抓住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期,以“兩山理論”為指導,破解地理區位劣勢難題,依托秦嶺自然景觀,培育鄉村旅游業態,相繼投資300余萬元,逐步打造了以八廟河為中心集水上樂園、農耕體驗、餐飲民宿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項目。該村成功入選2022年陜西省25條夏季休閑農業和鄉村游精品線路,實現了“涼資源”向“熱產業”的華麗蝶變。
“今年游客相比往年確實增加了不少,游客沒間斷過,特別是節假日,村委會周邊都停滿了車。之前我都是每隔一小時進行一次安全巡查,現在基本上都得時時刻刻關注著。”安全員張林說。
距離鄉村旅游綜合體兩三百米的兆寶農業合作社,門庭若市,停車場爆滿。合作社餐飲部負責人劉志林,正跑前跑后忙著接待游客,協調游客們住宿、餐飲等事宜。廚房菜品擺放間里,天麻燉土雞、天麻燉臘豬蹄、泡兒饃、糖漬天麻絲、玉米粑粑、涼拌蒲公英等特色農家菜,香味四溢。
“這幾天游客特別多,客房供不應求,很多游客沒有提前預訂,只能待上一天就走了。”劉志林說。
兆寶農業合作社是該村黨支部培育的龍頭企業,主要承擔鄉村旅游開發及運營管理,年利潤達30余萬元。該合作社成立以來,累計投資220余萬元,開發精品民宿、農特產品,通過房屋入股、土地流轉、農產品收購等形式,將農戶手中的閑置資源變成優勢資產。目前,該合作社建成民宿客房30余間、農耕體驗區200余畝、開發特色農產品30余種,年分紅達4.5萬余元,為村民發放勞務工資13萬余元。
將綠色經濟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八廟村運用“黨建 合作社 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讓村民盡享鄉村旅游發展紅利,實現抱團發展。據統計,今年夏季,八廟村累計接待游客1.3萬余人次,游客人數同比增長400%,旅游創收達60余萬元。
近日,2022年陜西省旅游特色名鎮、鄉村旅游示范村名單出爐,漢中三地入選,分別是漢臺區武鄉鎮,略陽縣徐家坪鎮朱兒壩村,鎮巴縣小洋鎮魯家壩村。
武鄉鎮位于漢臺區北部,為蜀漢時期諸葛亮封侯之地。武鄉鎮東接城固縣文川鎮,素有“文川武鄉英雄地,廉泉讓水禮儀邦”之稱;北靠“陜南第一名山”天臺山,是距中心城區最近的國家級3A景區。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旅游資源得天獨厚。轄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一般文物保護點24個。
朱兒壩村依山旁水,風光秀麗,森林覆蓋率達75%,村內有“漢三頌”之一《郙閣頌》碑刻原址、略陽古八景之一“白巖樵唱”、女兒洞、天池山紅葉,以及田園觀光、溫泉康養、休閑民宿為一體的郙閣田園綜合體。朱兒壩村是嘉陵江秦蜀古道(陳倉道)生態文化旅游帶上的重要接點,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囑的徐家坪鄉村振興楷模區重點規劃村之一。
魯家壩村位于鎮巴縣小洋鎮南部,屬典型的高山溝谷地貌,東西兩邊為高山,土地主要集中在中間河谷兩岸,村內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達75%,生態優美,空氣清新,水資源、林特資源豐富。瀑布、溶洞、峽谷、草甸景觀均有分布,年平均氣溫13.8℃,年平均降水量1250余毫米,是發展中藥材產業、觀光農業、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
下一步 漢中市會在政策、資金、市場、人才等方面加強對省級旅游特色名鎮、鄉村旅游示范村的支持,充分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全面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