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在线一键获取精彩内容-麻豆国产-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云南以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2022-08-15

來源:陽泉日報

近年來,云南注重挖掘、傳承提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依托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節慶文化、古村落古建筑文化等,打造鄉村旅游產品和線路,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一系列穩增長、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以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協奏曲”在云嶺大地奏響。

“拉祜拉祜拉祜喲,快樂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斌艋鹩臣t人們的臉龐,來自江蘇無錫的少年樂隊隊員被村民的歌聲打動?!霸鷳B的民族音樂真有生命力!”13歲的鼓手劉雙元說。

這是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老達保村的日常一幕。老達保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彭娜兒介紹,全村114戶475人中,就有9位非遺傳承人,其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3位,“我們有原創拉祜民歌300多首,吉他200多把,一個村子就是一支樂隊!”

“我們把插秧、播種、采茶的場景融入舞蹈,編排了100多套舞蹈動作。”39歲的致富帶頭人、拉祜族村民李娜倮說,《快樂拉祜》就是她創作的。老達保村村民組建的“達保兄弟”等演出組合,先后參加多場民歌大賽、旅游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并受邀到北京、上海、廣東等地以及日本、希臘等國家演出,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595元。

“達保村寨好風光,有千萬種蔬菜讓你饞,這里的青山最青,綠水更綠……”今年4月22日,老達保園藝作物博覽園開園。開園儀式上,李娜倮為游客演唱自己創作的新歌《幸福的時代》。一邊欣賞拉祜族特色歌舞,一邊感受百花芬芳、瓜果飄香的園藝作物,各地游客被老達保園藝作物博覽園吸引。博覽園占地70多畝,有14類500多個品種的蔬菜、水果,是政府支持建設的農業觀光旅游項目,帶動了22戶、100余名群眾務工,每人每月可增收一兩千元。

“村民們將冬閑地打造成園藝作物博覽園、彩色稻田,開發‘省內游’‘周邊游’產品,探索農文旅融合新業態?!睘憸婵h委書記劉繼宏說。

以老達保村為示范,瀾滄縣立足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以少數民族非遺項目傳承保護為抓手,在全縣161個村委會(社區)都組建了文藝隊,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創作基地,推出《擺出一個春天》《牡帕密帕》等原生態歌舞,以特色文化吸引游客,助力鄉村振興。

“歡迎各位家長和小朋友來到鹽道馬幫體驗中心,咱們今天體驗的主要項目內容有走鹽馬古道、野炊、登山、田間課堂……”近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羊岑鄉興文村,村民趙宗銘一邊介紹當天的活動內容,一邊喜笑顏開地招呼著前來開展親子夏令營的游客們。

“在這里可以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傳統文化、體驗民族風情,孩子們都很喜歡?!眮碜詮V東佛山市的吳女士一家四口都參加了今天的活動,談到這次的旅游體驗,吳女士和丈夫都表示很值得。

距離興文村10多公里外的大佛殿村,是一個充滿彝族風情的美麗鄉村,這個以鄉村觀光休閑和探險旅游吸睛的彝家寨子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從彝寨大門而入,沿著觀光道路一路前行,就到了返鄉創業青年楊祿森開辦的開心彝棧。伴著潺潺流水,位于溝箐一側的這所農家樂恍若山間仙境?!斑@兩天我兒子不在家,兒媳婦在村里管理著另外一家客棧,我們家的農家樂主要請了親戚來幫忙照管,我也幫忙做著管理菜地、烤苦蕎粑粑、烤洋芋等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睏畹撋哪赣H今年71歲了,但看上去身體硬朗、精神矍鑠。這位彝族老阿媽每天接待客人,忙得不亦樂乎。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做好鹽馬古道、方壺山等境內特色旅游文化資源的挖掘和保護工作,不斷提升旅游精細化管理水平,以農文旅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展望發展前景,羊岑鄉黨委書記張振基表示信心滿滿。

夏日的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青山蒼翠,綠樹成蔭,潺潺溪水從村中流下,一幅七彩稻田畫在田間鋪展,不時有游客在寨門前拍照留影。

司莫拉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佤族聚居村寨。脫貧之后,為了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司莫拉依托生態環境優勢,按照農旅聯姻、三產融合的思路,以產業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0年6月,司莫拉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成立,以“黨支部 公司 合作社 農戶”的模式,讓每戶村民都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清水鄉副鄉長、三家村黨總支書記趙家清介紹,兩年來,司莫拉啟動了幸福佤鄉綜合開發項目,還原佤族風情,增加民族元素,建成了佤族特色幸福餐廳、大米粑粑廠等?!霸诒Wo民族特色的同時,我們堅持科學開發,最大限度打造留得住鄉愁的幸福司莫拉?!壁w家清說。

去年,司莫拉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0元,比2019年增加7412元?!奥糜伟l展起來了,我做的大米粑粑受到游客們歡迎?,F在我開了農家樂,日子越來越紅火?!贝迕窭畎l順說。

“你身上的彝族服裝好漂亮啊,哪里買的,我也要去買一件。”在楚雄州大姚縣曇華鄉彝族插花節的現場,筆者身穿的本地民族服飾吸引了不少外來游客的目光,也為曇華彝繡商店招攬了一波生意,該鄉普開英開的手工刺繡店一天就賣了一萬多元。

曇華,咪依嚕的故鄉,彝劇的誕生地,彝族風情濃郁。曇華鄉黨委政府繼承傳統、突破創新,以節為媒成功舉辦中國·大姚2022曇華云上彝族插花節,搭建了一個文化立柱、旅游搭臺、經濟唱戲的“云”舞臺,賦能鄉村振興助推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

如何唱好這出大戲,曇華鄉黨委書記李瑛正頗有心得:“我們根植本土文化基因深入實施文化興旅戰略,以云賞春景展示風采、云觀非遺傳揚民俗、云游鄉村推介農特產品等系列活動為載體,宣傳曇華資源稟賦、產業優勢、旅游資源和美麗鄉村形象,節慶綜合帶動效應助推農旅、文旅融合發展新局面。正所謂插下一朵馬纓花,引得外商來,致富一方百姓?!?/p>

近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依托梯田文化資源,發揮農業、文化和旅游疊加、融合的“溢出效應”,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類型多樣的文化旅游產品和作品,讓游客在紅河縣可以盡情感受美麗山水、魅力人文。

“我家客棧一年收入有12萬左右,全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緊鄰撒瑪壩梯田的龍瑪村村民李威高興地說。同村村民李智聰開起了農家樂。這個地道的哈尼漢子燒得一手特色好菜。游客進來了,他做的哈尼蘸水雞、梯田生態蛋、梯田魚、梯田鴨受到大家喜愛,自家梯田里生產的魚鴨蛋米往往不夠賣?!坝慰鸵欢?,經常忙都忙不過來。”李智聰感嘆道。如今,龍瑪村72戶村民中就有鄉村客棧和農家樂4家,全村實現旅游收入穩定在70萬元以上。

通過項目實施,當地以農業產業為基礎,帶動第二、三產業共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生態修復率達58.69%,逐步形成“農業 觀光休閑”“農業 文化傳承”等農業生態旅游莊園。

在發展農家樂和客棧的同時,紅河縣還積極建設滿足不同游客需求的中高端和經濟型精品半山酒店、主題酒店、精品民宿,打造集“云海、森林、梯田、農耕”等多要素為一體的休閑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依托梯田文化資源,發揮農業、文化和旅游疊加、融合的“溢出效應”,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類型多樣的文化旅游產品和作品,讓游客在紅河縣可以盡情感受美麗山水、魅力人文。

“我家客棧一年收入有12萬左右,全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本o鄰撒瑪壩梯田的龍瑪村村民李威高興地說。同村村民李智聰開起了農家樂。這個地道的哈尼漢子燒得一手特色好菜。游客進來了,他做的哈尼蘸水雞、梯田生態蛋、梯田魚、梯田鴨受到大家喜愛,自家梯田里生產的魚鴨蛋米往往不夠賣?!坝慰鸵欢?,經常忙都忙不過來。”李智聰感嘆道。如今,龍瑪村72戶村民中就有鄉村客棧和農家樂4家,全村實現旅游收入穩定在70萬元以上。

通過項目實施,當地以農業產業為基礎,帶動第二、三產業共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生態修復率達58.69%,逐步形成“農業 觀光休閑”“農業 文化傳承”等農業生態旅游莊園。

在發展農家樂和客棧的同時,紅河縣還積極建設滿足不同游客需求的中高端和經濟型精品半山酒店、主題酒店、精品民宿,打造集“云海、森林、梯田、農耕”等多要素為一體的休閑旅游目的地。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