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做受麻豆-国产麻豆-麻豆电影让您尽情享受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爭創天府旅游名縣

2019-10-24

來源:南充日報

共話蓬安文旅產業發展,開啟文旅融合新征程,全力推動文旅經濟持續壯大。日前,蓬安縣文旅發展大會暨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動員大會召開,對該縣文旅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實施路徑進行再明確、再細化,動員全縣上下鼓足攻堅干勁、增強行動自覺、凝聚工作合力,積極建設文化強縣、旅游名縣,全力爭創天府旅游名縣。

A“家底”豐厚深挖文旅資源

“清晨,我在油房溝村觀百牛渡江奇觀,看牛兒們結伴游過嘉陵江,到太陽島和月亮島上啃食青草;傍晚,我與家人攜手同游周子古鎮,走過青石板街道,看漁民晚歸,品嘗麻花、鍋盔等特色美食。”今年國慶期間,重慶游客張虎和家人在蓬安度過了一個歡樂悠閑的假期。

同樣在國慶假期,定居成都的蓬安人李曉帶著外地朋友,游覽蓬安紅豆村、嘉陵第一桑梓等景點,親近大自然、自由充實的旅程讓大家特別滿意。

蓬安的文化底蘊厚重、旅游資源富集,是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悠遠厚重的歷史文化,詩畫田園般的優美生態,孕育了蓬安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

蓬安之美在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綠色生態,是蓬安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優勢。嘉陵江蜿蜒蓬安89公里,把最柔美的身段留在了這里,嘉陵第一桑梓國家4A級景區山水城相依相融,百牛渡江生態奇觀享譽全國。北緯30度線上中國最典型的方山丘陵地貌上,大深南海國家水利風景區幽深靜怡、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宛若天然氧吧、相如湖國家濕地公園充滿野趣,大江大山、森林丘陵、濕地江島一應俱全,既適宜觀光度假,也適宜康養休閑,能夠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

蓬安這座千年古城、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司馬相如這個獨一無二的超級文化IP,相如故城人文厚重,周子古鎮依山傍水,運山古城古風猶存;蘇東坡、吳道子、周敦頤等古代文化大家游歷蓬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漢賦文化、愛情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交匯融合,既具有濃郁獨特的巴風蜀韻,也展現出開放包容、熱情浪漫的人文精神。

這是蓬安豐富文化旅游資源的一角,更是魅力蓬安長卷中的幾筆。

近年來,蓬安堅持把文化旅游作為第三產業龍頭來培育,出臺政策措施,聚集資源要素,加快培育100億生態旅游產業,組建國企相如旅游開發公司,設立3000萬元旅游發展專項基金,推動文旅產值節節攀高。統計數據顯示,蓬安游客接待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增幅,其中2018年接待游客447.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6.6億元,2019年有望突破60億元。

B高位推動按下文旅融合“快捷鍵”

“蓬安,山清水秀,人杰地靈!”“這樣美的地方,好想踏遍蓬安的每個地方。”……日前,《尋夢相如·心歸故里》宣傳片一上線,便在朋友圈、各大媒體平臺上刷屏轉發,并持續掀起熱議。大家紛紛討論起宣傳片里出現的相如故城、百牛渡江、周子古鎮等旅游景點,表示發展文化旅游,蓬安優勢獨特、潛力巨大。

獨特的資源優勢,良好的融合態勢,以及近年來旺盛的文旅消費升級趨勢,“三勢”疊加,給蓬安文旅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

當前,蓬安正處于加快建設生態宜居江城、歷史文化名城、融南發展新城的關鍵時期,蓬安把文化和旅游發展放在“三城”建設的大格局中來謀劃,把文旅產業作為綜合性、引領性的大產業來認識,把工業、農業、城市資源都視為旅游資源,不斷催生復合型新業態,走出一條文旅相融、旅產互動、旅城一體的旅游發展新路子。

文旅融合,蓬安一直在路上。今年上半年,蓬安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掛牌成立,文旅產業融合駛上提速發展的快車道,進入跨越崛起的新時期。同時,蓬安縣委、縣政府立足當前、面向長遠,積極抓好頂層設計,繪好規劃藍圖,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決策部署,科學合理編制《文旅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蓬安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蓬安縣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工作方案》等各類專項規劃,對城市旅游形象、結構布局、產品開發、要素集聚、市場拓展及支撐保障等作出全面清晰的安排,以科學完善的規劃體系引領文旅產業健康發展。

當前,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文化旅游事業迎來了黃金期、爆發期,蓬安也正以精品化、多元化的文化旅游探索,按下了文旅融合“快捷鍵”,讓“詩”和“遠方”融合一體。

C“文旅+” 促進業態全面融合

金秋時節,微風拂面。筆者在相如鎮塔子山村產業園內看到,漫山遍野的柑橘樹錯落有致,樹上果實掛滿枝頭,很是喜人。“今年上半年,我們產業園柑橘成熟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來體驗采摘樂趣。”塔子山村黨支部書記付勇介紹,該產業園的柑橘品種大多是晚熟品種,目前栽種面積達3800余畝,年產量能達到500多萬公斤。

“努力做好農旅結合這篇文章,積極協調并配合相關部門,完善配套設施建設,讓游客住農家院、吃農家飯,享受勞動果實,真正讓柑橘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說,該園區依托近郊優勢,按照3A級鄉村旅游景區標準,推動園區變景區、家園變公園、農民變股民,成為集產業發展、脫貧奔康、農事體驗、城郊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融合發展產業園。

再看相如鎮油房溝村,具有川東北特色的農家民宿錯落有致,別有一番韻味。國慶期間,前來這里休閑旅游、住宿的游客絡繹不絕。近年來,當地群眾依托“百牛渡江”這一生態奇觀,發展鄉村民宿、特色餐飲、旅游超市等多種業態,該村已發展農家客棧18家、農家民宿15家,旅游超市、便民店等也相繼入駐,帶動200余名農戶就近就業創業,實現戶均年增收2萬元左右。

一業興帶動百業旺,這是蓬安持續深入推進“文旅+農業”,給當地帶來的巨大變化。近年來,蓬安深度挖掘鄉土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農事節慶文化等,打造一批田園綜合體、生態農業莊園和星級產業園區,培育一批五星級鄉村酒店、星級農家樂和特色民宿,巧妙融入“觀光采摘、牧耕垂釣、養生休閑”等元素,大力發展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農村療養等新業態。

一直以來,蓬安堅持將文旅產業打造成為縣域經濟增長“第四極”,緊緊扭住文化產業大發展、旅游產業大振興、相關產業大融合態勢,努力構建“文旅+”的良好發展格局。堅持“文旅+服務業”,聚焦旅游細分市場,進一步拉長旅游產業鏈條,推動“吃住行游購娛”向“商養學閑情奇”拓展,精心包裝嘉陵江船工號子、水龍、荷花龍、川北婚俗等地方民俗和非遺文化,大力開發地方特色旅游商品、老字號特色餐飲、文化創意產品,豐富游客體驗項目、互動項目,讓游客在蓬安慢游慢轉、玩得舒心,特別是要根據游客夜間消費旺盛的實際情況,加快打造“鳳求凰”5D光影秀,合理布局夜游項目,積極推動形成“夜賞一臺戲”“夜觀一江景”“夜宴一條街”等“夜色經濟”品牌;堅持“文旅+康養”,積極挖掘濕地、森林生態資源,開發森林康養、中醫藥康養、戶外運動、避暑休閑等旅游產品,發展養生健身、保健康復、醫療養老、修身養性為核心的康養旅游產業。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