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在线一键获取精彩内容-麻豆国产-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麻豆人妻随时随地观看-麻豆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河南許昌:文旅融合助力公共文化建設

2019-06-20

來源:環球網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三國文化是河南省許昌市最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如今,在許昌將三國文化活態化的曹魏古城每天游人如織。

許昌曹魏古城。

自2018年2月8日許昌市曹魏古城南大街開街迎客以來,曹魏古城景區接待游客逾400萬人次,最多一天接待游客9.8萬人次。這座古城不僅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服務,而且成為具有濃郁三國風情、民俗特色的文化街區和旅游名片。

“全國300處三國文化遺址中,許昌占了80處。名揚四海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120回中有51回172處涉及許昌?!辈芪何幕芯克L王海升教授介紹,在河南許昌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三國文化以其厚重底蘊、磅礴氣勢和深遠影響,鐫刻在一代代許昌人的記憶里,成為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成就了許昌今天的文化優勢。

“抓一把就是三國故事,踢一腳就是漢磚魏瓦?!痹S昌市魏都區位于許昌市中心城區,三國文化資源更是得天獨厚。關羽挑袍辭別的灞陵橋、秉燭夜讀的春秋樓、建安大道、灞陵路、華佗路……一條條道路、一處處建筑,三國歷史文化浸潤其中,引領人們穿越時空隧道,回望那金戈鐵馬、群雄逐鹿的歷史煙云。

為了讓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從“沉睡”中醒來,2016年許昌市委、市政府因勢而謀、乘勢而上,把曹魏古城作為傳承三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和“三國游”龍頭項目來謀劃,作為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開發旅游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決策來推進。經過艱苦努力,如今展現漢魏風貌、彰顯三國韻味的曹魏古城已經成為許昌的人文形象名片,屹立在中原大地。

在全力推動曹魏古城修復建設的同時,許昌市還對曹魏古城的業態運營常抓不懈,先后培育了“魏都夜宴”“漢風古韻荷花節”“古城好聲音”等品牌活動,基本做到了周周有主題,月月有節慶;并采取置換、回租等形式收回南大街臨街房約2萬平方米,科學引導業態集聚。漫步曹魏古城的中軸,從“關圣春秋”到“曹魏演繹”,從“魏武天下”到“銅雀花苑”,“一軸串起十八景”把許昌市的文化資源和旅游產業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據許昌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宏陽介紹,曹魏古城通過對歷史文化資源的“活態”傳承,吸引八方游客體驗三國市井人文生活,拉動住宿、餐飲消費,延伸全域化旅游產業鏈條,2018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000多萬元。

曹魏古城的繁華只是許昌市“曹魏古城—智慧之旅”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許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游業發展,深入推進“美麗許昌、全域旅游”發展戰略,著力打造了“曹魏古城—智慧之旅”“神垕(音同“厚”)古鎮—體驗之旅”“宜居花城—休閑之旅”三張旅游名片,文化旅游快速融合發展。

神垕古鎮—體驗之旅,在泥與火的交淬中,鈞瓷走出原產地河南許昌禹州市神垕,成為一張享譽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名片。歷經千年的神垕古鎮,爐火不絕,不僅保留有古街、古民居、古窯址,而且形成了鈞瓷市場、古玩市場、手工作坊街等購物體驗場所,被譽為全國唯一“活著的古鎮”?,F在,重塑后的神垕古鎮古色古香,美景美食美宿,別有一番風味。

許昌禹州市神垕古鎮。

宜居花城—休閑之旅,依托河南許昌市鄢陵縣生態花木資源,著力發展康養旅游產業,中原花木博覽園、五彩大地、花都溫泉景區、金雨香草溫泉等4個4A級景區,與散布于綠樹鮮花之間的花溪溫泉、鶴鳴湖風景區、建業綠色基地、唐韻櫻花園等景點一起,形成了風景絕佳、體驗豐富、適宜康養的旅游度假區,向世人展示了“花都”的特色和魅力。

“按照以文促旅、以旅養文的思路,許昌市搭上了迅速前行的旅游快車,并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全力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許昌市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稱。

為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許昌加大投入力度,相繼建成了群眾藝術館、許都大劇院、博物館、圖書館、塔文化博物館等一批大型文化場館。在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建成7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310個農家書屋、6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和2223個基層服務點,實現了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的全覆蓋,打通了連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許昌博物館內。

除此之外,許昌還積極推動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由“政府端菜”向“百姓點菜”轉變。不斷加大文化惠民工程投入力度,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形式,每年開展舞臺藝術送農民演出3500多場、農村電影放映25380場、“周末百姓劇場”演出50場,送文化下鄉進社區10多次,受益群眾達500多萬人次。

特別是已經連續舉辦十三屆的三國文化旅游周,每年舉辦的上百場豐盛的文化盛宴,吸引著大批外來游客,累計數百萬名學生、市民參與征文、書畫展、藝術演出活動,三國故事中蘊含的智慧與誠信深入百姓心中,為三國文化名城的打造與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今年的三國文化旅游周期間,許昌還依托古琴弦歌文化,舉辦了中國首屆(古琴)弦歌大會,使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其他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