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不只為追憶 文旅融合振鄉村
2019-06-19
來源:華聲在線
----東安蘆洪市樹德山莊發展見聞
端午前夕雨菲菲,追思先賢不成篇。撐一把青傘,著輕裝長袖,跟隨友人的步伐,近日,記者來到東安縣蘆洪市鎮趙家井村的樹德山莊。耀祥學子,朗朗讀書之聲不絕于耳。青磚鋪地,園林建筑曲徑通幽處極為悅目。佇立八角亭向外眺望,遠山如黛,電塔勾勒輪廓;近河秀美,阡陌縱橫如畫,好一幅水乳交融的鄉村振興圖。
“唐生智將軍是著名的愛國將領,也是國民黨中,唯一未與共產黨作過戰的一級上將。他曾經三次反蔣,但最終與蔣介石和好如初。在南京保衛戰后,長期閑居在家,并在山莊旁邊創辦耀祥書院,教書育人,研究佛學、哲學?!睒涞律角f講解員聲色并茂地講解起唐生智將軍的生平故事,引領著我們再次追憶起他那不平凡的一生。
革命斗士 波瀾壯闊極一生
唐生智(1889-1970),字孟瀟,湖南東安蘆洪市人,1911年加入同盟會,1914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唐生智將軍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反對封建帝制,進行民主革命斗爭,參加了辛亥革命、“討袁”、“護法”運動。北伐戰爭時期,贊成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曾先后擔任北伐軍第八軍軍長、前敵總指揮、湖南省政府主席,抗日戰爭時任南京衛戌司令。
唐生智于民國16年(1927年)回鄉修建樹德山莊,1938年至1949年回鄉居住,樹德山莊成為民主革命聯絡地點,為參與組織、策劃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重大貢獻。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山莊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后,唐生智歷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政協湖南省委員會副主席(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國防委員會委員以及民革中央常委(三、四屆)等職務,1970年4月因病逝世,終年81歲。
六字校訓 建校樹德重品行
1938年,正值抗日戰爭烽煙乍起之時,在鄉居住的唐生智聲援抗日救亡運動,在山莊右側的東山町創辦湖南省立耀祥書院(現為耀祥中學),不但招收貧困子弟,予以減免學費,而且招收女學生,男女混合招生從此在東安開了先河。
唐生智將軍做人非常注重德行,在當時的抗日救國運動中,唐生智確定耀祥書院的辦學宗旨是“樹人第一、植道德為大本”,提倡固有文化,培養社會中堅人士,強調“好學、力行、知恥”六字校訓。要求做人應誠實、正心、修身、齊家;做事則應治國、平天下、有利于國計民生。
他說:“一個人的成功,百分之三十是靠學校所學的知識,百分之七十是靠為人處事”,因此德關系到一個人的成功,民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存亡,德字十分重要,所以唐生智將軍將故居取名為樹德山莊,并刻意將“德”字少寫一橫,目的是為了告戒子孫后代不斷的將“德”字做到完美。
文旅融合 鄉村振興展宏圖
樹德山莊占地面積2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是我國20世紀初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中國傳統民居對稱布局和序列的特點,是文化旅游經濟的一座資源寶庫,是唐生智先生光輝歷史的形象再現,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科學、藝術價值。
而樹德山莊所在的蘆洪市鎮趙家井村,S217、洛湛鐵路穿村而過,東距永州市區15公里,南望東安縣城44公里,全村共19個村民小組,2573人,耕地面積4000余畝,與永州市最大的投資項目--神華國華永州電廠隔河相望。
近年來,東安縣委、縣政府秉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不斷加大對唐生智故居的保護力度,把故居的維修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設列入縣重點工程項目,深入挖掘樹德山莊歷史文化底蘊,建設樹德山莊文化旅游展示區,力爭將樹德山莊建設成為集建筑藝術觀賞與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于一體的文物保護和旅游觀光綜合性旅游產品。
同時,縣里以建設神華國華永州電廠為契機,在此高標準規劃和建設了美麗田園體驗綜合體示范區,將神華火電工業文明的“火”文化與蘆江生態旅游“水”文化完美融合,打造“水火交融、魅力應陽”為主題的美麗鄉村“一帶八景”旅游觀光帶。其中,樹德山莊文化旅游展示區就位于觀光帶建設核心區,與片區的永電新村及東安雞美食館、蘆江河自然風光帶、趙家井美麗鄉村交融互動,規劃總面積為1550畝,總投資約5.2億元??h里以加快建設全域旅游示范縣和把樹德山莊建設成“國家AAA級景區”為目標,圍繞樹德山莊、生態火電廠和美麗田園綜合體,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創建一個“游名人山莊、賞田園風光、品特色佳肴”的融人文欣賞與生態休閑于一體的文化旅游品牌。
目前,樹德山莊所在的趙家井村,東安縣已投入建設資金1.2億元以上,高標準建設“一縱四橫”路網,新建特色鮮明的永電新村和風味獨特的東安雞館,打造風景秀美的蘆江河沿岸風光帶等,趙家井村已成為東安縣重要的鄉村振興示范區。農村變社區,村民變市民,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