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呼圖壁縣:全域旅游全面開花
2019-06-18
來源:環球網
陽光燦爛的六月,在呼圖壁縣園戶村鎮十三戶村30畝樹狀月季地,連片的粉色月季讓游客徜徉花海;在被稱之為“城市會客廳”的呼圖壁縣世紀園,音樂噴泉里五彩的燈光與水柱交織在一起,讓游客流連忘返……
截至今年5月底,呼圖壁縣旅游人數達85.9萬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旅游消費14.7億元,同比增長10%。旅游區新業態新產品層出不窮,鄉村旅游、城市周邊游、節慶民俗游等持續升溫……如今,呼圖壁縣全域旅游從“點上發力”到“遍地開花”,跑出旅游發展“加速度”。
補短板 提質量
“環境特別舒適,項目也豐富,孩子們玩得很高興。”6月14日,在呼圖壁縣國家級苗木交易市場馨天地藝文空間智能化溫室體驗館里,來自烏魯木齊的游客帕提古麗·阿不都專程帶著家人來游玩。
走進體驗館里,不僅有童趣十足的袖珍兒童古堡、卡通景觀雕塑,還有家庭園藝中心、國學藝術長廊等景觀,吸引了不少游客來這里開展親子活動。
馨天地藝文空間旅游項目負責人陳星星介紹說,馨天地藝文空間是呼圖壁縣打造的集餐飲、休閑、文創、旅游購物為一體的旅游綜合體和文化體驗性平臺。自2018年運營以來,馨天地藝文空間以“花園+多業態運營”的方式,先后舉辦了新疆鋼琴藝術節等20多場文化活動,吸引了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阿勒泰等地游客前來體驗。
近年來,馨天地藝文空間、大唐西域葡萄酒莊等景區,開展服務質量提質升級工程,努力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提升旅游綜合服務功能,成為春季賞花一日游精品線路的重要元素,對呼圖壁縣全域旅游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呼圖壁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張弘鶯告訴記者,呼圖壁從南北部觀光探險區、中部田園休閑度假體驗區入手,對旅游區進行提檔升級,著力打造精品景區景點,不斷提升旅游業“硬實力”,旅游業品質得到持續提升。
“為給游客提供更優質的基礎設施服務,提升旅游體驗,呼圖壁縣逐一破解停車難、加油難、通信信號不暢等制約旅游業發展的瓶頸,旅游業還將迎來更大發展。”張弘鶯說。
“旅游+”構建新格局
6月14日,走進二十里店鎮二十里店村,村口“閩疆生態文化村”紅色標識十分醒目。巨幅笑臉墻上,二十里店村村民“全家福”照片顯得格外喜慶。俯瞰整個村莊,新修的“四縱一橫”柏油路、淺黃色民居、深褐色圍墻、圖文并茂的文化長廊,將整個村莊裝扮成一幅美麗的油畫。
呼圖壁縣按照“田園呼圖壁周末根據地”的鄉村旅游形象定位及“一村一特色”的要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培育出了一批像二十里店村一樣叫得響、傳得開、能留人的特色旅游示范村,助推全域旅游發展。如今,二十里店村農家樂、養殖合作社、打馕合作社悄然興起,優美舒適的環境、獨具特色的美食吸引周邊游客前來“打卡”。
“旅游+”是實現全域旅游的關鍵。張弘鶯說,近年來,呼圖壁縣不斷涌現“旅游+農業”“旅游+鄉村”“旅游+工業”“旅游+文體”等模式,為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增添了不竭動力。
圍繞“旅游+”模式,呼圖壁縣將傳統的旅游業態向景城一體、產業一體、城鄉一體的全域旅游轉型升級,構建起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業發展新模式。目前,呼圖壁縣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3000多人,帶動相關產業就業1萬多人。
精品旅游促農民增收
城郊四五公里處的園戶村鎮三工湖村,新建的棟棟農家小院在藍天白云下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其中,人氣較旺的當屬金氏古榆農家院。
“我經營的是三星級農家樂。”6月15日,金氏古榆農家院負責人張秀梅指了指一旁的特色農產品對記者說,“雜糧餅、肉辣醬都是我們的熱銷產品。這里的農戶給我們提供家養的畜禽、自種的果蔬,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張秀梅的農家樂已經經營了5年。5年里,張秀梅的農家樂從原來200平方米的平房發展到600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成為集吃、住、游一體的休閑農家樂。與此同時,距離張秀梅的農家樂不遠處的大海子國家濕地公園,也成為游客休閑度假的必選之地。
近年來,呼圖壁縣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環境美、精神美、產業美的美麗鄉村,點燃了村民在家門口創業的激情,三工湖村就是其中之一。
截至目前,三工湖村共投資2000多萬元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如今的三工湖村,道路整潔、平整,農家樂發展至25家,其中星級農家樂2家,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
“在發展農家樂的基礎上,我們將發展旅游觀光農業。”三工湖村黨支部書記馬良蒼說,“今后,我們將打造千畝葡萄采摘園、特色水果蔬菜采摘園、千畝花卉觀光園,做到讓農民有事干、有錢掙,日子越過越紅火。”
“為加快全域旅游品牌建設,呼圖壁縣依托濕地資源,把旅游和生態保護、農業發展結合起來,帶動了周邊農家樂、牧家樂的發展,促進了農牧民增收。”張弘鶯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呼圖壁縣已建成農家樂、牧家樂125家,其中星級7家,為促進農牧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