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風景 一村一幅畫……”五彩農村路,繪出焦作全域旅游高顏值
2019-04-17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春天的焦作鄉村大地上一片綠意盎然,樹木吐出青翠的新芽,彩色村莊、彩色護欄、彩色路沿石、彩色護坡等特有的生態公路美學吸引了大批自駕、騎行的游客。”4月15日至16日,大河網記者在焦作采訪時看到,一條條農村公路不僅盤活了焦作市各地的旅游資源,還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路在綠中穿 人在畫中行
在春光明媚的午后,沁陽市紫陵鎮居民尚女士特別享受騎行到范村扶貧產業游園的近3公里路程。那是一段她喜歡的綠道,春天有櫻花,秋天有銀杏。
“休閑廣場、健身設施、游玩步道都讓人眼前一亮。” 尚女士說。
沁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原玉東告訴記者,像這樣的節點游園在沁陽有36個。 節點游園就是要“以人民為中心”,為村民提供便民服務、教育培訓、休閑娛樂等功能。
2018年以來,沁陽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綱,完成了113.3公里的創建任務,新建50座公交港灣站,投運40輛綠色電動新能源車輛,全市329個行政村全部通客車,成功創建省級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試點縣。尚伏路、沁五線、沁倉線等示范樣板路與53個過村提質路段攜手,打造出“一路凈、一路綠、一路美、一路順、一路通”的沁陽特色。新植的60萬棵苗木正在以蓬勃的生機點綴“一條暢潔公路,兩道綠色長廊”的生態通道。
沁陽正在書寫“路在綠中穿、人在畫中行”的美麗畫卷。
沁陽市委副書記劉明勝表示,沁陽通過農村公路把所有農村工作串聯起來,帶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生態環境全面提升,真正把農村公路建成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一路一風景 一村一幅畫
站在大定南路與移民大道十字路口向東極目遠眺,平坦的機動車道、紅絲帶般的步行道,筆直地伸向遠方,不遠處節點游園一輛通村客車剛剛停下腳步……這是孟州市農村公路上的一處風景。
2018年,孟州市創建“四好農村路”130公里,在保障農村公路最基本的暢通功能的前提下,依托廣大農村的大好天地,不斷提升公路承載力。驛站節點、公交站亭、充電樁、慢行系統等提升出行品質的設施設備應運而生。如今的孟州,農村公路建設已初具規模。一路沿著農村公路,采摘果園、旅游觀光、休閑游園等項目琳瑯滿目。
不僅如此,孟州市更是以河南省首批“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試點縣(市)”建設為契機,先后投入2500余萬元,購置新能源客車62輛,開通城鄉線路15條,實現了全市所有行政村“兩公里”范圍內通客車。
說起下一步規劃,孟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蘇瑞君告訴大河網記者,四好農村路不僅要建設好,更要發展好。以道路全覆蓋支撐“農村公路+”發展延伸無死角,最大限度發揮農村公路的社會效益,讓老百姓從中受益,讓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美!
一鄉一村一路一策確保民生實事做實做好
農村公路是公路交通的“毛細血管”,是基層群眾交通運輸獲得感、幸福感最直接的來源之一。
焦作市把創建“四好農村路”作為實施鄉村振興、助力扶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提升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王小平為政委、市長徐衣顯為指揮長的高規格創建指揮部,全市形成了“黨政主導、交通牽頭、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良好格局,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營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努力實現農村公路通行環境“一眼凈,全域凈”。
2018年,焦作完成精品創建任務1054公里,農村道路新改建及白轉黑路面修整182公里,路肩培護及邊坡修整填土221萬方;路域環境整治拆除違建16.7萬平方米,過村路段墻體美化提升81萬平方米;修建節點游園124個;公交港灣修建及站牌安裝290個;道路兩側綠化3.25萬畝……
2019年,焦作市繼續以創建全域“四好農村路”示范市為目標,積極開展“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和“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長效機制,打造網絡化、標準化、品質化的村村通客車“升級版”。2019年,焦作市擬創建“四好農村路”2865公里,其中縣道491.06公里,鄉道916.38公里,村道1458.484公里。同時實施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31公里,改建提升44公里,推進農村公路進一步向自然村(組)延伸。按照“一鄉一村一路一策”的思路,注重交通與沿線環境相結合,串聯“山水林田湖、城鎮鄉村景”,做到農村公路修建到哪里,產業就落地到哪里,旅游項目就跟進到哪里,綠色廊道建設就推進到哪里。
“焦作市通過全域示范市的創建,實現農村公路全暢通、交通脫貧全實現、所有行政村全通車、管養責任全明晰、過街路段全美化、公路兩側全綠化、道路環境全域凈。” 焦作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樹人說,將農村公路打造成高質量的黨建路、脫貧路、產業路、生態路、文化路、旅游路、休閑路,用交通促進脫貧攻堅、支撐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