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旅游逐漸成剛需 消費進一步升級
2019-01-29
來源:中國旅游研究院
旅游對于中國人來說已成為日常生活剛需。
1月29日,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旅游消費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在滬發布《中國旅游經濟藍皮書No.11》及《中國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下稱“報告”)。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銀聯商務董事長田林及副總裁張靖文、旅游行業內知名企業、中國旅游研究院眾多專業研究員和學者及媒體人士等,共同參加了本次發布活動。
作為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旅游消費大數據合作單位,銀聯商務董事長田林表示,伴隨著中國支付產業發展,銀聯商務旗下的廣泛數據正疊加精準營銷、普惠金融、財務管理等新興科技,助力全球各行業客戶共贏數字化轉型的新機遇。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文化和旅游產業正是銀聯商務長期耕耘和研究的主要行業之一,其多年來深耕支付領域的經驗、技術、數據能力已實現在旅游行業的深層次應用和融合,借助與中國旅游研究院雙方的專業研究成果及資源,將共同推動未來文旅產業的發展。據銀聯商務副總裁張靖文現場介紹,銀聯商務接下來將從鄉村旅游信息化建設、文旅地產行業研究、旅游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咨詢以及城市自主旅游APP品牌打造等方面,助推文旅產業進一步發展。
本次發布的《中國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依托旅游消費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的研究模型,以旅游消費大數據為切入點,以《“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的旅游消費快速釋放的觀點為背景,總結2018年中國旅游消費市場運行情況,并分析近年來旅游消費發展趨勢,全面量化旅游消費與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居民生活之間的聯系。報告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如下:
一、國內居民出游力近三年持續增長,旅游逐漸成剛需
報告顯示, 2018年國內居民出游力指數再創新高,達到17.8%,旅游消費大眾化已成為趨勢。
1、中西部地區出游力指數與東部地區差距有所縮小
從區域分布來看,出游力指數仍呈現東南沿海地區較高、西北地區較低的局面,但中西部地區出游力指數與東部地區差距有所縮小。2018年全國城市居民出游力指數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南京、武漢、杭州、蘇州、廣州、成都、深圳、鄭州。(數據說明:城市出游力指數是指該城市居民旅游消費支出占該城市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2、80后男性旅游消費貢獻最高,年輕游客更偏好省內出游
報告顯示,旅游消費人群中,買單男性多于女性,70后及80后人群為主力消費人群,90后人群數量快速增長。從旅游消費金額來看,80后男性旅游消費貢獻最高,占比超25%。
從旅游消費目的地來看,90后游客省內游占比較60后高出5.4個百分點,帶薪休假天數較短、收入水平有限促使年輕游客更偏好短距離出游。
3、上海為旅游消費貢獻最多客源地,重慶為旅游消費最熱門城市
從客源城市來看,上海居民旅游消費總金額最高;從目的地城市來看,重慶當地旅游消費最熱。
二、旅游消費趨勢:旅游消費進一步升級
1、都市休閑客群快速崛起,旅游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數據顯示,從2016至2018年,都市休閑客群旅游人數增長迅速,預計至2020年占比將達到36.9%;高凈值客群數量也有提升,預計至2020年占比將達到10.4%。從三類客群對消費總金額的貢獻度看,大眾消費客群貢獻近50%的旅游消費金額;都市休閑客群隨人數快速增長,旅游消費金額貢獻度增長較慢,旅游消費潛力待進一步挖掘。
2、消費升級,為“美食、美宿”出游日漸平常
隨著都市休閑客群快速崛起,旅游消費進一步升級。報告顯示,近三年來,游客在目的地“舌尖美食”的消費筆數年增長率超20%,在度假別墅的消費筆數年增長率超30%。
3、假日旅游消費需求旺盛,文化游成熱點
數據顯示,假日旅游日均消費金額及消費人次均超過平日的2倍以上。隨著國家對文化旅游的大力推進,假日期間豐富多彩的各類文化展覽吸引大量游客參與。2018年國慶,重點博物館消費人次同比增長達28.1%。
4、中西北部地區居民出游意愿及旅游收入增長明顯,區域均衡化趨勢顯現。
從旅游客源地來看,近年來,中西北部地區居民旅游消費金額占全國旅游消費總金額的比例均不斷提升,東部地區占比有所收縮,中西北部地區居民旅游消費意愿明顯增強。從旅游目的地來看,近年來,中西北部地區旅游消費人次占比均不斷提高,東部地區主導地位有所削弱,區域旅游呈現均衡化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