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樂山處處是景
2019-01-15
來源:樂山日報
井研縣研溪濕地公園成休閑旅游新亮點 記者 龔啟文 攝
璀璨的燈火與奇妙的光影,將三江夜空點亮,兩岸的流光溢彩勾勒出一幕幕山水景觀;紛揚的白雪與變幻的云海,將峨眉仙山裝點,游人舉目之處是一幅幅銀裝素裹的壯美之景;雄奇的山脈與特色民居,將金口河美名傳播,徜徉峽谷或村落可感受一處處神秘又秀美的風光……
過去的一年,樂山以“四篇文章”為抓手,加快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聚智聚力推動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
如今,點開樂山旅游“版圖”,各類旅游線路、旅游產品、旅游業態多點開花,結出累累碩果——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近57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近9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和16%。
推進全域旅游,樂山各地大有可玩
寒冬時節的周末,樂山天氣濕冷,但市中區依然迎來了許多對樂山充滿向往的游客。
游人在樂山大佛景區,感受千年大佛的雄偉壯觀;在嘉州長卷·天街,邂逅古嘉州的風情和民俗文化;在張公橋好吃街、嘉興路美食街,搜尋樂山味道讓舌尖來一次狂歡;在游船“大佛號”和“凌云號”上“夜游三江”,沉醉于五光十色的山水夜景中;在樂山大佛景區附近的酒店或民宿內,小憩感受樂山慢生活……
多種游玩選擇,吸引著不同膚色和不同口音的國內外游客來到樂山;多個旅行產品和線路,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選擇;游山、游江、游城的旅行,打破樂山留不住客人的瓶頸。
“現在耍法多了,嘉定坊、嘉州長卷·天街、‘夜游三江’等項目,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選擇。”去年12月23日,在樂山游玩的外地游客蔣先生告訴記者。
同樣,在峨眉山市,每逢節假日,一輛輛外地車輛涌入當地,一批批游客搭乘高鐵來到峨眉山腳。登峨眉山、訪羅目古鎮、徒步農夫山泉景區觀光體驗、徜徉峨秀湖欣賞湖光山色……多個特色資源的融合,讓峨眉山市從昔日的“一山獨秀”向“全域旅游”發展。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作為樂山旅游的龍頭與重點,市中區和峨眉山市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編制旅游規劃,制定配套實施方案,完善專項規劃體系,全面提升峨眉山、樂山大佛兩大核心景區品質。隨著峨秀湖國際度假區、嘉州綠心公園、“夜游三江”等項目的打造,兩地旅游業態越來越豐富,讓廣大游客有了更多游玩選擇。
兩大核心景區持續發力全域旅游,結下碩果累累,樂山各地也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制定旅游發展規劃,不斷發掘旅游“寶藏”,打響當地旅游名片。
犍為縣依托嘉陽·桫欏湖、羅城古鎮、犍為文廟等景點,推出文化懷舊體驗之旅;峨邊彝族自治縣依托黑竹溝風景區、彝家新寨、周邊旅游小鎮等特色資源打造神秘生態探險之旅;沙灣區依托大渡河國家濕地公園、沫若故居、世外花鄉等旅游景點推出濱水休閑之旅;夾江縣依托千佛巖—東風堰景區、天福觀光茶園等景點打造山水休閑之旅;金口河區依托大渡河金口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大瓦山濕地公園等特色景點推出魔力山水探秘之旅;沐川縣依托沐川竹海、醉氧天街、桃源山居等旅游景點打造生態休閑之旅。
近年來,為提升旅游吸引力,樂山不斷強化景區質量提升,扶持和支持各地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和旅游度假區。
2018年,農夫山泉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全市2A級景區新增3個。目前,全市國家A級景區總量達到35個,省級旅游度假區3個。其中,5A級景區2個,4A級景區12個。
品牌突出、數量充足、類型多樣的景區、度假區和各具特色的旅游線路不斷豐富成熟。全市旅游產品從以傳統觀光產品為主,向觀光、度假和專項旅游多元化方向發展。
豐富產品供給,樂山更具吸引力
地處中心城區的嘉州綠心公園,讓市民在家門口便可賞美景;驅車到郊區的市中區悅來鄉荔枝灣村,美食美景足以讓人卸下城市的疲憊;在生態之縣沐川,夜觀大型山水實景劇《烏蒙沐歌》;在峨邊底底古村,感受彝家新寨的迷人風情……
如今,在國內知名旅游APP上,除了兩大核心景區外,樂山各地的特色景點也越來越多的受到游客關注。
隨著全域旅游的深入推進,全市加快產業融合,各地深度挖掘旅游潛力,使得旅游產品不斷豐富。從景區到城市,從城市到鄉村,“處處皆景、處處是景”的景象越來越清晰——嘉興路美食街、張公橋好吃街、報國寺美食街等特色餐飲街區匯聚了樂山地道美食,俘獲無數食客的心。
山水S酒店、三江悅度假酒店、一笑新移動旅居酒店、約卡吧自駕車營地……星級賓館、精品酒店、特色民宿亮相樂山,豐富游客體驗的同時,也提升了樂山度假住宿品質。
一個個功能全面、內容豐富、布局合理的特色村鎮,讓市民和游客在鄉村小道與田間地頭間,體驗濃濃的鄉愁和民俗風情。據悉,2018年全市列入統計的鄉村旅游點共接待游客2649.08萬人次,同比增長11.82%;實現營業收入33.54億元,同比增長11.51%。
去年以來,我市先后舉辦第五屆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第三屆中國茶鄉峨眉山國際茶文化博覽交易會、2018樂山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第三屆樂山·峨眉山佛光花海音樂節等活動。豐富的會展、賽事、文化等活動,促進旅游多層次融合發展。
為提升景區文化內涵,去年由著名導演王潮歌率隊打造的大型實景演藝中心——“只有峨眉山”順利施工,該項目的打造將豐富景區產品供給,讓峨眉山更具吸引力。
2018年,樂山通過會展營銷、目的地營銷、新媒體營銷,充分推廣展示樂山資源,有力提升了樂山知名度。
完善服務,不斷提升游客滿意度
日前,在樂山大佛景區旅游的小陳,用手機連接上景區的免費Wi-Fi,并使用微信掃描景區二維碼后,輕松獲取了景點介紹以及周邊美食、娛樂等信息。
景區的貼心服務讓小陳連連稱贊:“景區主要景點都有免費Wi-Fi,隨時隨地都可以拍照發朋友圈、查找旅游信息,逛起來太方便了。”
小陳的體驗,是樂山不斷提升旅游服務的一個縮影。
過去的一年,在推進全域旅游過程中,樂山兼顧旅游硬軟件服務建設,推進旅游要素全域整合。
——大力發展智慧旅游。推進旅游集散中心、重要景區景點、主要公共區域等公共場所免費Wi-Fi全覆蓋。同時,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客戶端、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實現電子導游、自助購票、實時動態信息、互動體驗等功能。
——暢通旅游交通。成綿樂城際鐵路客運專線、西成高鐵、樂自高速樂山城區連接線(繞城高速)、樂沙大道、井樂快速通道、成昆鐵路成峨段、景區直達旅游公交專線等項目的開通和建成,提升了交通通達性,更方便游客出行。
——持續推進“廁所革命”。2018年,市旅游體育委加快推進全市A級景區、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等景區景點廁所建設,全市新改建景區景點廁所77座。
——加大市場監管。針對拉客攬客、購物投訴、黑車黑導等旅游市場頑疾,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保持旅游市場監管高壓態勢。發布相關管理辦法,規范導游講解行為,提升服務品質。落實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確保旅游秩序安全平穩。
——加大自然生態保護。實施《樂山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立法。
全域旅游的深入推進,讓游客游玩得方便和舒心,也讓貧困群眾的腰包鼓了起來,更多群眾走上旅游脫貧、旅游致富的路子。據統計,2018年全市貧困地區接待游客超過5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超過30億元,帶動貧困群眾人均增收1300多元。
2018年,樂山全域旅游發展闊步前行,各地旅游多點開花,處處皆景,成果惠及游客與市民。
目前,市中區、峨眉山市、犍為縣分別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積極爭創“天府旅游名縣”,通過創衛創文工作,提高全域旅游發展品質和旅游惠民水平,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樂山旅游邁向優質發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