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繪就嘉興城鄉共富新圖景
2025-06-20
來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嘉興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為軸心,依托“幸福e卡通”項目,精心編織三條精品專線:“水韻古塘”、“湖山禪茗”、“潮涌探源”。這三條脈絡串聯起20個城鄉打卡點——既涵蓋南湖景區、月河歷史街區等5個城市地標,更輻射15個美麗鄉村,從鳳橋永紅村的無人機基地到西塘的古鎮風情,形成“左手都市、右手田園”的獨特格局。
每條專線都是一部流動的地方志。在新時代“重走一大路”航線上,游客自南湖會景園啟程,經獅子匯渡口復建的春波門城墻,抵達湖心島紅船。船艙內,“水上微黨課”將革命歷史娓娓道來,船舶化作移動的紅色課堂。2021年6月至今,該航線已吸引500余批次團隊、超2萬名游客在此感悟初心,更入選國家首批交旅融合典型案例。而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嘉興全市水上客運量達25.78萬人次,超越疫情前水平154.8%,成為交旅融合最生動的注腳。
“中國古鎮看嘉興”的品牌號召力,在城鄉融合中釋放出巨大能量。烏鎮、濮院等古鎮游客的“溢出效應”,直接激活周邊鄉村。桐鄉橫港村緊抓機遇,布局“東坡研學”、木工手作等親子項目,2024年春節游客量暴增十倍,民宿一房難求;海寧梁家墩村則借力鹽官觀潮客流,以獨特的“交叉潮”資源發展農家樂,村民梁詠剛的餐館開業首年即回本,家庭收入翻了三倍。
鄉村自身也在華麗轉身。南湖區鳳橋鎮聯豐村曾因養豬業飽受污染之苦,如今水質達Ⅲ類,透明度0.8米,王祥浜變身生態景觀帶。村民陳凱樂的“村口咖啡館”假日單日營業額突破6000元,隔壁鎮居民專程坐公交前來打卡;秀洲區勝豐村以農民畫非遺為引擎,打造糖糕館、船匠工藝館,年均吸引游客超10萬人次。2024年,全市97個3A級景區村莊接待游客2040萬人次,其中過夜游客58.49萬人次,旅游收入13.05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4.57億元——文藝與鄉土碰撞出真金白銀。
“幸福e卡通”的智慧內核,讓城鄉暢游無縫銜接。游客通過“嘉興社保 我的嘉興”微信小程序,即可獲取“卡卡護照”電子集章本。漫步至南湖煙雨樓前文創館、永紅村黨群服務中心等打卡點,社保卡輕輕一刷,電子印章即刻收錄。集章達標可兌換嘉興特色禮品,數字化體驗貫穿全程。
鄉村新業態在數字賦能下蓬勃生長。“村口咖啡館”、“鄉野音樂茶吧”成為標配,消費券與門票互通推動“半日游”轉向“過夜游”。2024年春節,海鹽縣發放消費券拉動旅游消費5115.2萬元;全年鄉村休閑游接待量達4850萬人次,營收5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32.1%。而在人社部門推動下,專業運營力量注入鄉村:2024年評選出10個運營示范村和10名金牌運營師,干四村引入藝術院校資源開發“鄉村劇本殺”,昔日默默無聞的小村莊變身網紅打卡地。
2025年5月28日,城鄉融合的“嘉興樣板”邁向更廣闊舞臺。嘉興聯合上海、蘇州、宣城等長三角城市,在子城遺址啟動“幸福一卡通”文旅融合專線。簽約儀式上,一紙協議打破省域壁壘:長三角居民憑本地社保卡即可跨城享受交通優惠、景區折扣、商戶特權,真正實現“一卡在手,同城待遇”。
近2.4億長三角居民由此步入“一卡暢游”時代。嘉興的三條精品線路成為區域聯動示范——游客上午在蘇州園林品茗,下午持社保卡暢游嘉善北鶴村的桃花島;上海的退休教師憑電子社保碼在海鹽豐山村體驗戰國編鐘演奏,城鄉與城際的雙重邊界在此消融。
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生命力,根植于市場化運營的創新。嘉興推出《和美鄉村運營“雙百雙十”行動方案》,培育專業力量:秀洲區勝豐村嚴格執行“二八法則”——外來業態不超過20%,80%由村民自主經營,民宿收益八成歸農戶,保障村民成為發展主體;桐鄉洲泉鎮馬鳴村打造“漾舟湘溪”水上線路,村支書談文洪化身運營代言人,對接酒店、旅行社,燒烤與露營項目持續引流。
文化IP的挖掘讓鄉村經濟活力倍增。海鹽豐山村結合“國遺滾燈”開發藥膳體驗,平湖馬廄村借賽艇小鎮吸引青年群體;非遺傳承人韓鳴華的紅船船模作坊,從農家院落走向英國倫敦市政廳,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政策全年為其減負3萬余元,反哺研發與研學項目拓展。2024年春節,全市農家樂接待游客281.7萬人次,營收2.45億元,民俗市集與主題燈會的火爆,印證了“有景看、有人來、有錢賺”的良性生態已然成型。
社保卡滴答作響的瞬間,城鄉的界限悄然隱退。南湖革命紀念館的紅色基因與永紅村共富工坊的無人機基地,月河街區的古橋流水與潘家浜村的千年梓樹,被20枚電子印章串聯成一條沒有割裂的風景線。2025年的嘉興,4850萬人次的鄉村游足跡與53.9億元營收,不僅書寫了“千萬工程”的升級答卷,更印證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所指明方向:“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當長三角的居民手持一卡,自由穿行在都市樓宇與田園棧道之間,共同富裕的圖景,正化作槜李花香里的每一次掃碼、集章與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