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非遺項目文創講述陜西故事
2022-06-28
來源:文旅中國
一個是面塑作品,一個是版畫藝術;一位是非遺傳承人,一位是21歲的在校大學生。不久前,在陜西西安大唐市金市廣場上的西安市非遺項目文創研發展示活動現場,一位來自西安美術學院多位學子的作美術作品受到廣大市民和游客的關注。所有作品不僅展示了青年畫家對于非遺的觀察和理解,同樣成為傳統手藝的當代宣傳畫,頗具觀賞性及廣告價值。
這也是近年來西安各地活化非遺及文物資源,用青春賦能創意、時尚講述陜西故事的縮影。
“這次與雷俊老師合作的非遺剪紙項目讓我受益匪淺,從一開始對剪紙簡單的了解,到深入了解剪紙古老的歷史和意蘊,我的作品內涵變得更為豐富。”就讀于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第三工作室的學生蔣子安表示,通過這一次的表示,她第一次嘗試了模仿剪紙的語言去創造畫面,對構圖、內容及畫面的直接觀感都有了新的體會。
近期,由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與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深度合作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項目,為西安非遺文創設計帶來了新思路。經過非遺傳承人與藝術院校專業學生歷時4個月的探討與設計,藝術院校學生們對西安市挑選的西安剪紙、魚化泥叫叫、長安泥塑、閻良皮影、鄠邑區民間布藝老虎、戲劇盔帽、關中禮饃、面塑、秦腔戲劇臉譜制作技藝等12項非遺項目進行了二次拓展研究,這也為后期文創產品實物的設計制作奠定了基礎。
郭潤雨是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插畫工作室一名大三學生,因為喜歡插畫,選擇了這個專業,并且想今后在插畫文創設計領域有所研究和發展。這幾個月來,她跟隨陜西省非遺項目易蟄酵母制香技藝傳承人、易蟄香坊第五代傳承人趙軍觀察學習制香技藝,收獲頗豐,并創作出眾多精美、有趣的繪畫作品。
“我了解到東方和西方香道的歷史與發展,并對各自的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從制香工藝到制作流程,為繪畫創作找到了素材和靈感。這次課程對我幫助很大,希望有更多人通過對非遺的了解,更好地傳承非遺技藝。”郭潤雨說。
“舉辦‘非遺文創研發展示’活動,旨在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非遺與現代生活的密切連接。”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位負責同志表示,非遺傳承人與專業藝術院校、青年學子間的親密合作,促進了傳統工藝的轉化利用,使產品更具現代感與時尚性,從而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服務大眾。
夏天到來后,陜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馬俑文創雪糕頗受歡迎。看著肅立威嚴的兵馬俑變成了略微發福、萌萌又可愛的雪糕。眾多游客買到文創雪糕后不是吃,而是拍照。“我拿著不同口味、不同顏色的兵馬俑雪糕,不停地拍照留戀,直到雪糕快融化時才舍得吃下。”游客小趙說。
事實上,陜西眾多文博單位都推出了可以吃的“甜味拍照伴侶”。比如,陜西歷史博物館“靈獸”系列文創雪糕“糕”調出道,它們以鎮館之寶“杜虎符”、“金怪獸”“鑲金獸首瑪瑙杯”和“舞瑪銜杯紋銀壺”為原型,并配有不同口味,造型精美,還原度高,讓人愛不釋手。
此外,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了大雁塔系列“長安冰酪”,還有集顏值與美味于一身的“燈籠酥”“團扇酥”等,西安城墻景區推出了12款造型獨特的“城墻味道”冰淇淋,盔帽甲胄的“大唐羽林軍”、高髻圓臉的“唐仕女”等卡通形象出圈,成為網紅冰淇淋。
文物與美食的創新結合,讓藝術和商業更好地結合,讓歷史體驗與現代審美完美交融,拓展了西安文創產業的發展思路,尤其受到廣大年輕人的喜愛。
對于這種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將文創與美食結合,擊中了年輕人的興趣點,激發起年輕人對歷史的向往,讓他們有興趣去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喚醒共同的歷史記憶。“如今舌尖打卡成為博物館新時尚,博物館以更接地氣的姿態融入生活,再通過線上文物故事等方式,推陳出新、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習慣和年輕人的需求。”陜西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員方海韻表示。
五光十色,夜夜生輝。伴隨著夜幕降臨,西安大唐不夜城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燈光、演出、美食、文創,叫好聲、歡呼聲,游客流連忘返在不夜城,也“叫醒”了夜經濟。作為首批全國示范步行街之一,大唐不夜城用心打造夜景,從石頭人和扮演兵馬俑的網紅,到分布其中的文創店、非遺展位,體現出西安的文化特征,傳播著古城的文化魅力。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自2019年以來,大唐不夜城著力推動“文創 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將文化創意植根于地方文化土壤。小鏡糕味道香甜、口味濃郁;糖畫師傅的攤位前擠滿了饞嘴的小孩兒,拽著爸爸衣角非要再來一個;造型各異的秦腔戲劇臉譜擺放在“陜西禮物”小店里,招攬著過往游客……在不夜城中,特色小店讓游客吃到嘴里、拿在手中、穿在身上,體驗西安的“味道”。
此外,在西安的眾多景區內,文化創意的展示應接不暇,文創產品的選購觸手可及。比如,在西安華清宮景區內,華清文創服務中心是集游客服務、文化展示、休閑體驗、旅游購物于一體的旅游綜合購物中心。2017年一經開放,就憑借著2500平方米的超大面積,成為西北第一大文創中心。作為可以帶走的華清宮記憶,百余件華清文創的紀念品具有濃厚的唐代文化元素,體現不同文化內涵方面的創意設計,兼具藝術性、代表性和紀念性。
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游客服務中心西北側的大明宮“宮里東西”文創旗艦店,空間采用現代下沉式建筑構架,大面積運用了玻璃幕墻,營造出時尚通透的感官體驗。旗艦店由共享大廳、零售空間、咖啡茶室、精選產品區、特別活動空間5個功能分區構成,充分利用體驗式、沉浸式場景營銷,為游客提供優質的購物體驗,滿足不同游客對大明宮文創產品的需求。在這里,不光能滿足買買買的欲望,更能品味滿滿的“大明宮文化”。
調查顯示,年輕群體是文創產品的購買主力。利用創意俘獲年輕觀眾的心,無疑是各景區、博物館最想做的一件事,大家都在通過各種方式貼近年輕觀眾,在傳承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用產品贏得市場。